8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8 16:4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儿童喜闻乐见,契合儿童思维方式、具有鲜明儿童特点的文学体裁——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想象奇特、情节起伏,《犟龟》构思巧妙,生动有趣,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提供的思维的路径和表达的方法;《小狗学叫》故事性强,结局开放,通过对故事结局独立预测(并说明理由),为本单元习作的续写故事提供了必要的模拟练习和丰富的预测体验。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这一语文要素贯穿了全单元。从在《总也倒不下的老屋》中学习预测的角度和依据,到在《犟龟》中练习预测、及时修正想法,再到在《小狗学叫》中独立预测、说明理由,并与原文作比较,最后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总结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本单元的另两个语文学习要素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旨在学习预测的方法,其后的两篇课文呈现的都是故事的部分内容,重在预测方法的练习;《口语交际》又将这一语文要素从阅读走向表达;《习作:续写故事》除了把故事写完整,特别强调“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将这一语文要素融入到体验式的习作历程中。
单元核心目标:
1.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能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从中发现并体验阅读的丰富情感,享受阅读的无穷乐趣。
2.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8.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暴、凑”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睡、壁”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要读好老屋与不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2.学习边阅读边猜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中的线索,预测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预测的乐趣。
3.感受老屋和蔼可亲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被人需要的幸福,懂得助人助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边阅读边猜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中的线索,预测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预测的乐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暴、哦”等7个生字。 2.学习边阅读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中的线索,预测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预测的乐趣。 3.感受老屋和蔼可亲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被人需要的幸福,懂得助人助己的道理。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阅读单元导语页,分别从文字和图画中了解单元语文要素。 2.自学生字,从《安徒生童话》中选择一则童话,尝试边读边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分类学词,读懂故事 1.谈话导入。 阅读导语页,分别从文字和图画中了解单元语文要素。 2.读懂故事。 学习生字词,特别提醒“暴、孵”的读音,重点分类指导。 (1)读词语,想画面理解词语。 暴风雨 孵小鸡 (2)读词语,说课文内容。 安心睡觉 安心孵化 安心织网抓虫 1.交流前置性学习的内容。 2.自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读词语,想象画面,读词语,抓关键人物说故事内容。 老屋 小猫 母鸡 蜘蛛
二、了解预测,读懂老屋心情 1.了解预测 指导学生从课文的旁批中认识预测。提示:本课和其他课文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文本边上有一些阅读提示语,这就叫“旁批”。 2.判断预测 (1)独立依次读旁批,找到与旁批对应的课文内容。 (2)同桌一人读课文,一人读旁批。 (3)交换读的内容,同桌再次合作读,判断旁批中的预测对还是错。 (4)小结:课文中的胖比都是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推想,这就叫“预测”,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策略。 3.探究依据。 我依据猜测与推想的线索猜测与推想的凭借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老母鸡走了之后,小蜘蛛又来请求老屋。故事中的老屋乐于帮助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
我预测我表达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我想……可能一读到小蜘蛛来请求老屋,我就猜到老屋会同意。一读到……我就猜到……
(1)结合课后习题,借助以上表格,述说预测的内容是怎样得出来的。 (2)鼓励说出不同的预测: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建议模仿书上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如还有:“……是被……吗?”“……应该……吧!”“我想可能……”“一读到……我就知道……” (3)小结: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只要有一定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4)小组讨论其他预测内容的依据,明白预测不是凭空猜想,是要有依据的。 4.品悟人物。 联系插图和课文,说说老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提示:可以从老屋的样子、品质、心情变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如年迈、慈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安到心安的反复等。 1.判断预测 (1)独立依次读旁批,找到与旁批对应的课文内容。 (2)同桌一人读课文,一人读旁批。 (3)交换读的内容,同桌再次合作读,判断旁批中的预测对还是错。 2.探究依据。 结合表格,探究依据,练习表达。
三、总结课堂,练写生字 1.小结:出示单元提示语。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来预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来预测,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2.认读。 书写《习字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