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城镇化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二节城镇化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1 16: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理解城镇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意义。
②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并总结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
③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的学习,认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城镇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意义。
难点: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
导入新课
思考:1985—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 城镇化的意义
阅读教材第31~33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做好标记。
问题1:城镇化的含义。
问题2:城镇化的主要标志。(理解记忆)
问题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理解记忆)
问题4: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问题5:城镇化的意义。
新课讲授
1.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新课讲授
3.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中
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
工业化
城镇化
新课讲授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新课讲授
4.城镇化的意义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县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及所在县的乡镇转移)的基本单元,也是吸纳人口回流、缓解大中城市压力的重要载体(如下图所示)。目前,县城发展面临众多问题,例如产业竞争力较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治理水平等与大中城市相比较为滞后。广东省新兴县是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2020年新兴县返乡人口规模高于流出人口规模,在周末日均有2万人从乡镇前往县城活动,县城购房成为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方式。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1)指出新兴县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镇景观;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2)说明新兴县推进县城就地城镇化采取的措施。
构建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3)分析新兴县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意义。
减少人口外流,提高本地城镇化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避免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课讲授
世界城镇化进程
阅读教材第34页第一段,回答世界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城镇化水平如何 原因是什么 制作世界城镇化进程表,并展示成果。
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13.3%。
18世纪中叶
19世纪
20世纪
2021年
在18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
新课讲授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读图回答:
①1800—1875年,哪类国家城镇化水平先出现上升趋势
②1975年之后,两类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不同
③2000年,两类国家城镇化水平分别是多少
④目前哪类国家是世界现代城镇化的主体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现在发展水平 所处阶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新课讲授






后期阶段
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年至202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66.16%,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
材料二 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有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1)中国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英国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
(2)大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便利;乡村和小城镇亲近自然,环境优美,环境质量更优;交通发展及私人汽车的普及,缩短了城区与乡村及小城镇之间的时间距离。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3)同意。快速城镇化对地理环境造成诸多影响,如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等;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引发“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房价居高不下、建筑用地紧张等;还会造成农村土地荒芜、留守老人(儿童)增加等社会问题。
或不同意。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城乡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交流,增强区域社会和谐;等等。
当堂训练
城镇化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镇人口数量 B.城镇经济总量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D.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下列属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是(  )
A.交通拥堵 B.噪声污染 C.住房紧张 D.用工紧缺
C
B
当堂训练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图为2014年和2023年合肥市高新区卫星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2014—2023年合肥市高新区(  )
A.农村人口的占比增大
B.人口的流动性减弱
C.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人口的数量减少
C
当堂训练
4.2014—2023年合肥市高新区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
①出现逆城市化 ②热岛效应增强 ③交通拥堵加重 ④环境质量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图为2014年和2023年合肥市高新区卫星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3~4题。
当堂训练
地铁站站牌是公众在乘坐地铁过程中使用最多、感受最直观的配套设施之一。站牌是交通导向标识,也是社会经济的展示窗口,承载了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下表示意深圳地铁站不同类型的命名方式。据此完成5~6题。
命名方式 代表站名
甲 梧桐山南、竹子林、冬瓜岭
公共设施 蛇口港、深大、前湾公园
道路 光明大街、贝尔路
片区 景田、五和
5.甲类命名方式可能是(  )
A.老地名
B.典型企业
C.公园名
D.基层社区
A
当堂训练
6.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地铁站命名造成干扰的人类活动有(  )
①公共设施迁址 ②新增公园绿地 ③道路长度延伸 ④老旧街区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地铁站站牌是公众在乘坐地铁过程中使用最多、感受最直观的配套设施之一。站牌是交通导向标识,也是社会经济的展示窗口,承载了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下表示意深圳地铁站不同类型的命名方式。据此完成5~6题。
命名方式 代表站名
甲 梧桐山南、竹子林、冬瓜岭
公共设施 蛇口港、深大、前湾公园
道路 光明大街、贝尔路
片区 景田、五和
当堂训练
下图为城镇化进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城镇化甲阶段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B.城镇化水平较高,增长趋缓
C.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环境恶化,出现了逆城市化
8.乙阶段是城镇化进程中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再城市化
C
C
当堂训练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192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的增长示意图,图2为1960—2025年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城镇的数量及变化图,下表为1950—202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比例表。
图1
图2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当堂训练
发展中
(1)图1中,虚线代表___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___国家。
(2)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情况如何?
发达
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
当堂训练
(3)说明图2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城镇的数量变化特点。
数量不断增多,且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城镇的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城镇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4)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哪些特点。
起步晚,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
城镇化
含义、主要标志、意义
发展阶段及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课堂小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