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
空间结构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说明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
②运用实例和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难点: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导入新课
【思考】两幅图片的景观有何不同 为什么不同
新课讲授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例如,在我国川西平原部分地区,田地紧密围绕在村落住宅的周边。
新课讲授
“画里乡村”、安徽最美乡村、宏村
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村落内部土地利用的一般分布规律:
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合作探究一:
新课讲授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布。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观察诸葛村鸟瞰图和平面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1)根据材料,指出诸葛村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2)说明诸葛村公共设施分布的位置及优点。
(3)分析影响诸葛村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位置:村落的中心和居住区内部。优点:方便就近为村民提供服务。
影响因素: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
新课讲授
功能区: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科教文化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新课讲授
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位于商业区周围。
特征: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出现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新课讲授
商业区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原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新课讲授
特征:不断向城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分布: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距离城镇中心较远。
原因: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捷,降低成本。
工业区
有污染的企业的布局原则:
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若有河流,分布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阅读教材第30页案例“巴西利亚的城市功能分区”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原首都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沿海,曾是巴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60年,巴西迁都至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该城市空间结构呈“飞机”形状,“机头”与“机身”前半部是政府办公区,“机身”后半部由教堂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组成;“机身”两侧的“机翼”伸展出立交公路,沿线是居住区与商业网点,“机尾”是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仪器加工厂、汽车维修处等工业区。该城市各功能区集中与分离相结合,没有传统的市中心,有人评价“好看不好用”。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图。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1)说明巴西利亚居住区与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2)你是否赞同对巴西利亚城市布局“好看不好用”的评价 请简述理由。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1)居住区布局在交通主干道的两侧,方便居民出行;居住区沿湖泊的湖岸分布,环境优良;居住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能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又能减少交通拥堵等问题;工业区位于主城区西侧的“机尾”处,远离主城区,减少对主城区的污染。
(2)赞同。理由:过分强调功能分区,有的居住区与工作地点(工业区、政府办公区)距离过远;主干道不是四通八达,绕行距离远;等等。
【总结】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最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原因: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带来大量消费人群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位置: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减轻对市区污染;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水源充足 居住区 最为广泛的一种利用方式(居民活动时间最长) 建筑质量上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分化,二者位置上往往背向发展 高级居住区 普通居住区
位置:城镇外缘与高坡文化区 原因: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配套文化设施完善;河流上游; 上风向 位置:内城、工业区附近
原因:便于工人上下班
当堂训练
下图是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合理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不同功能区。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依次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B.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工业区 商业区 居住区
D.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2.为满足市场需要,欲在图中选址修建高级居住区,理想的地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当堂训练
(2024·全国新课标卷)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1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2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3~5题。
图1
图2
当堂训练
3.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等高线分布 B.沿溪流分布
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 D.沿公路分布
4.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潮湿环境 B.便于就地取材
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
5.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C
D
当堂训练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采光和防风 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 D.防潮和防盗
7.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灌溉农田 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 D.防御洪灾
B
B
当堂训练
8.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试简述理由。
文教
居住
①
邻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当堂训练
8.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当堂训练
8.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 请阐述你的理由。
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地处河流的上游和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课堂小结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乡村的土地利用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农业经济活动
农业用地和居住
城镇功能区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