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
战略举例
(第2课时)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地理
导入新课
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走向大洋、探索深海一直是世界各国的梦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自然资源部不断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等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
思考:海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的重要性是什么呢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重要战略地位
海洋资源丰富,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二)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我国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岛屿11 000余个。
(面积、气候、资源、灾害、生态、环境)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二)海洋国情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3)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二)海洋国情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二)海洋国情
(4)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二)海洋国情
海洋污染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三)海洋开发建设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指海岸带;
九区指辽东半岛海域、渤海湾海域、山东半岛海域、苏北海域、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海峡西部海域、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北部湾海域、海南岛海域。
多点指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新课讲授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途径: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口岸、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开发更多资源,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第三,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严格控制海洋污染。
新课讲授
自主探究三: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18 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并从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权益维护三个方面,提出要着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打造海洋经济新格局。阅读教材第115~116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面积、气候、资源、灾害、生态、环境方面,简要概括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2.我国海洋经济开发的分布格局有何特点 属于哪类主体功能区 其核心功能是什么
3.我国海洋经济重点开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1.(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2.“一带九区多点”。属于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3.(1)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开发更多资源,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3)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新课讲授
四、维护海洋权益
(一)海洋权益的概念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新课讲授
四、维护海洋权益
(二)有关海洋权益的概念
大陆架
(200海里,可延伸到350海里)
(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
毗连区
领海
(12海里)
(12海里)
领海基线
内水
陆地领土
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新课讲授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 000多千米,海岛11 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 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
新课讲授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
(1)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
①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2)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
③中国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1.关于南海诸岛
新课讲授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
1.关于南海诸岛
2012年,我国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永兴岛位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东部,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呈椭圆形,是西沙群岛陆地面积最大的岛屿,在南沙岛礁吹填以前曾一直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
新课讲授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
2.关于钓鱼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
属于北半球低纬海区(或亚热带海区)的海岛;地处中国(亚洲)东部,属于太平洋西部的岛屿;(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思考1:钓鱼岛的地理位置特点。
新课讲授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
2.关于钓鱼岛
(1)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2)明代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3)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思考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原因。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四:
我国的海洋权益,不仅包括我国岛礁主权和管辖海域的权益,还包括在他国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依法享有的海域通航、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维护海上安全等权益。维护海洋权益,要构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和沟通协调的新体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支持优势海洋产业与海外合作,以及涉海企业“走出去”,推动建立一批跨国海洋产业园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产业链。推进海上互联互通,主动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秩序的建立维护,健全与周边国家涉海对话合作机制和涉海事务协调机制,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阅读教材第117~118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图中序号①~⑤所代表的概念名称。
2.运用所学知识,阐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依据。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1.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公海。
2.(1)地理依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与琉球群岛之间以冲绳海槽为界。按照国际法中关于大陆架划分等相关规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应属于中国。从地质构造上看,钓鱼岛等岛屿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台湾岛属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
(2)历史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就记载了钓鱼岛等岛屿,当时称其为“钓鱼屿”等。此后,明清时期的许多官方文献、航海 图等都明确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中国版图。
(3)法理依据: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非法割占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日本应将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就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新课讲授
【总结】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当堂训练
2021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约81海里处的陵水17-2气田位置正式授产,标志着我国海工装备进入“超深水时代”。下图为“深海一号”能源站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在陵水17-2气田所在海域享有的海洋权益范围属于(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2.在南海建造“深海一号”浮式平台时,需要克服( )
A.海冰侵蚀 B.潮汐运动 C.超强风浪 D.超低水温
3.我国海工装备不断向“深海”“远海”推进有利于( )
①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 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③解决国家海洋利益争端 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C
B
当堂训练
2022年5月30日,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依托我国最大潮汐发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如图),在潮汐电站库区水面上建设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形成“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场景。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在乐清湾海域所拥有的海洋权益是( )
A.内水权益 B.领海权益
C.毗连区权益 D.专属经济区权益
5.与原先潮汐发电相比,温岭潮光互补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建设难度更小 B.污染排放更少
C.发电量更稳定 D.建设成本更高
A
C
当堂训练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5年,我国开始开发渤海油气资源,2021年6月,我国首个自营1 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南海投入使用,中国逐渐崛起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目前,我国拥有的大型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于渤海和南海。下图为中国近海油气田分布图。
(1)从海洋权益的属性看,渤海是我国的 。相对于南海,简述渤海油气资源开发对我国海工装备制造发展起步的作用。
内水(内海) 浅水海域,技术难度较小;油气开采促进海工装备原始积累。
当堂训练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5年,我国开始开发渤海油气资源,2021年6月,我国首个自营1 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南海投入使用,中国逐渐崛起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目前,我国拥有的大型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于渤海和南海。下图为中国近海油气田分布图。
(2)推测南海某油气田将油气输送到陆地的运输方式,并说出选择该方式的原因。
船舶运输。采用船舶运输,灵活性好,投资少。
我国石油需求量大;近海石油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有利于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可以更好地保障海洋权益。
(3)说明我国加大南海石油勘探开发的理由。
课堂小结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开发海洋国土,维护海洋权益
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