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料的燃烧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燃料的燃烧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0: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燃料的燃烧
一、选择题
1.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违规、违法生产引起的。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戴呼吸面具
C.准备好灭火器材
D.通风并严禁烟火
2.有关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烧杯上盖铜片是防止氧气进入水中
C.红磷燃烧与白磷燃烧产物不同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用水浇灭炭火 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
4.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前行
C.高楼着火时,应快速乘坐电梯逃生 D.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交通工具
5.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观察到IXE处门磷燃烧,②③处红磷、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处实验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有隔绝空气
C.对比③④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将④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产生相同现象
7.下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完成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下列提醒图标必须选择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
8.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案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不属于有机物
B.酒精存放处应张贴如图
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适量饮酒不影响开车出行
10.下列有关燃烧、灭火和爆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严禁烟火
C.建筑物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11.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C.煤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防止人中毒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2.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下列标志与森林防火无关的是( )
A.B.C.D.
二、非选择题
13.有关图标分两种,警示标志和禁止标志,带斜线的为禁止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14.爆炸是指可燃物在 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反应。
15.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的失火。
16.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17.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1个即可)。
(2)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其他操作不变, (填“能”或“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7.1燃料的燃烧》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B C B A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D
【详解】煤矿中含有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为了防止爆炸,应严禁烟火,并通风,不能点火。
故选D。
2.D
【详解】A.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还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烧杯上盖铜片是放置红磷与白磷,并使两物质的温度相同,不是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与白磷燃烧的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片上的红磷与白磷都与氧气接触,且温度相同,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C、水汽化吸热,用水浇灭炭火,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符合题意;
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防止发生爆炸,故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防止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B、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有毒烟尘,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小,故高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应俯身前行,不符合题意;
C、高楼着火时,可能会断电,乘坐电梯逃生,会引发更大的危险,符合题意;
D、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交通工具,防止发生火灾,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隔绝空气,故选项A错误;
B、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正确;
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意改变,因此“釜底抽薪”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C错误;
D、由B选项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①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红磷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有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③处白磷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④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将④处白磷换成红磷,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不燃烧,故不能产生相同现象,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通常需要点燃酒精灯等,会出现明火(⑥明火),必须佩戴护目镜(①护目镜),并进行其他容器的加热操作(⑤热烫),实验室利用磷探究燃烧条件,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逸出会污染空气,因此实验室要注意通风(④排风),实验结束后也应洗手(②洗手); 燃烧的条件实验中,没有用到锐器(⑦),也不需要用电(③),必须选择①②④⑤⑥;
故选B。
8.A
【详解】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确保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该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加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可以观察到只有达到着火点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以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
C、通过观察干冷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形成,可以验证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水,该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
D、通过比较热水和冷水中品红颗粒的扩散速度,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该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A。
9.B
【详解】A、酒精化学式C2H5OH,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应张贴该安全标识,故正确;
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故错误;
D、饮酒不能开车,故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符合题意;
B、煤矿的矿井里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
C、建筑物内起火,如果立即开窗,会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火燃烧的更旺,故不要急于开窗,不符合题意;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车胎爆炸,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
B、高层住宅失火时,可能会断电,乘电梯逃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险,不符合题意;
C、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引发爆炸,故煤气泄漏,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符合题意;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有毒烟尘,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A、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森林防火有关;
B、是禁止野外生火标志,与森林防火有关;
C、是火情报警电话,与森林防火有关;
D、是节约用水标志,与森林防火无关。
故选D。
13. 禁止烟火 禁止吸烟
【解析】略
14. 有限的空间内 体积
【解析】略
15. 汽油、柴油,以及木材、棉布等引起 一般火灾、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仅器等物
【详解】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汽油、柴油,以及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仅器等物的失火。
16.保证有充足氧气和保证温度不降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已经有了可燃物,还需要解决的燃烧条件是:保证有充足氧气和保证温度不降到着火点以下。
17.(1)或
(2)通入O2前,乙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O2后,乙中白磷燃烧
(3)能
【详解】(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可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入氧气前,乙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通入氧气后,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通入氧气前,乙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乙中白磷燃烧;
(3)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其他操作不变,通入氧气后,甲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