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8-26 10: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艺术来源于生活,20世纪的中国美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学生运用情节、构图、绘画语言等欣赏途径,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变化及主要成就。
3、通过对不同题材和作品形式的赏析,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美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历史的背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对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体会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变化。
2、教学过程以欣赏、发现、讨论、合作为主,提升学生的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是历史与思想的碰撞,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中国美术各门类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及尊重传统、继承传统的价值取向。
2学情分析
1、基于学生对于20世纪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难度适中,学生分析、体会作品的深层思想比较容易。
2、本单元美术门类比较多,学生可以多项选择研究方向,教材调理清晰的从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方面展现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改革成果,小组合作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3重点难点
重点:小组通过对作品的探讨、总结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各门类取得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难点:通过对20世纪中国美术改革发展的了解,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并感受作品中表现形式、审美取向及技法的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连连看”
《连连看》2组连线,难度递增
在大屏幕上有一组连线题,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小组讨论一下,看哪组同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成。
(上述画家都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中国画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意图】选用的作品,都是日常可见到的名作,拉进学生与本课、与画家的距离,而且趣味的连线方式,小组的合作,难度梯度的不同,激发了学生对20世纪中国画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活动2【讲授】启发探究
作品:《群马图》、《桃实图》
1、《群马图》:同学们在第一个连线题中,一眼就认出了徐悲鸿先生的《群马图》,他为什么画马?在中国人的思想中马寓意什么?万马奔腾展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意识?(欣赏视频1,在感受时代的背景时,总结出画作要表达的深层意蕴——百折不挠,艰苦创新的民族精神。)
回到画面上来,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大多是线条,那么这幅作品除了线条之外还有什么语言?体积?色彩?在中国画中为什么会出现西方的绘画语言。(小组讨论回答)
——加入了西方的造型艺术,画作的绘画特点是加入了体积等绘画语言。【板书】
2、马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气象,那“柿子”、“翡翠白菜”呢?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又可以喻指什么呢?那桃子呢?(故事引入)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吴昌硕的《桃实图》。同学们看到的是他晚年的代表作。这幅画作在用色用墨上有什么特点?
这幅大写意用色很深重,源于我们的这位画家擅长金石书法(图)。在《诗书画印》一课中老师提到过:“以书为骨”的理论,所以他的画作中有书法的气韵,“以书意入画意”为传统的大写意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示:学生将《桃实图》与《群马图》相比,学生总结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另一个特点——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发展,而《桃实图》的绘画特点是“以书为骨”【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幅作品的绘画风格以及技法的分析,学生清晰掌握了20世纪中国画改革发展的2大特点以及发展方向。
活动3【活动】体会感悟
作品:《莲蓬蜻蜓》、《流民图》
1、齐白石老人的作品对于同学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在他的画中我们能充分的体会中国画“留白”的意境以及画家“墨分五彩”高深的水墨功夫,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另外一幅作品《莲蓬蜻蜓》。
中国画的表现方式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这幅作品是哪种表现方式呢?同学们可以找一找,哪里是工笔?哪里是写意?通过学生分析这幅作品的特点是——兼工带写(工写结合),提示学生将特点归入两个变革原因中正确的一方。【板书】
2、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形容一下,蒋兆和先生的这幅画作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哪个形象最突出?(视频1,感受画作创作的艰辛历程)
蒋兆和先生受徐悲鸿的影响,也曾经去西方留学。所以在这幅作品中也出现了西方的绘画语言,现在同学们来对比、讨论一下:在这幅中国传统的长卷中都加入了哪些西方的绘画语言?(视频2,再次感受加入西方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所独有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画家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意图】承接活动2,学生尝试自主分析,通过对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以及绘画语言的分析运用,将作品的特点正确的归入20世纪中国画改革发展的两个方向,同时感受画作新的气息以及画家要表达的深层意蕴。
活动4【活动】赏析经典
介绍张大千的传奇经历以及绘画特点:“泼墨泼彩”,提示学生:张大千评价自己的绘画时说“只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点西方的牛奶”,他说的“西方牛奶”是指的什么?
学生通过张大千的画作讨论加入的“西方牛奶”——光、色的绘画语言。
【设计意图】张大千是20世纪享誉国内外的绘画大师,他开创的“泼墨泼彩”是西方艺术融入中国画最好的体现。学生通过张大千绘画作品的欣赏、分析,感受“笔墨当随时代,但前提是借古开今”的绘画理论。
活动5【活动】诗情画意
作品:《记写雁荡山花》、《听瀑图》、《万山红遍》
1、都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根据《听瀑图》同学们品味一下作品,哪一句最为合适?学生讨论。
——我们可以用“诗画同源”中提到的“以诗为魂”来概括画作的特点。【板书】
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样的一张作品《万山红遍》,它是用大面积的朱砂晕染而成,它的作者就是李可染。而画中的“红”似乎就是刹那间的事情。
提问: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作品,判断一下最开始是从哪里“红”起来的?这幅作品的绘画语言都有什么?学生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总结:这幅画作中也加入了“光、色”语言。
【设计意图】前者是“诗画同源”后者是加入了西方艺术的“诗情画意”,本活动通过“温故”运用七八年级所学的美术知识,“知新”加深了20世纪中国画的改革、发展特点和方向。
活动6【测试】甄别理解
作品:林风眠的《仕女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本节课分析的方式以及所学,自主探讨:林风眠的《仕女图》与屏幕上的古代仕女图《捣练图》在绘画风格、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这幅作品应该属于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画改革发展原因的哪一方面。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自主分析、总结的活动,学生通过对比画作语言的不同点,结合板书上的内容,做出总结——“学以致用”,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自信心。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1、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畅游了20世纪的艺术长廊,其中你最喜欢哪位画家,还是说你有自己喜欢的画家?并完成单元评价。
你认为20世纪中国美术总体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试着说出一两点。
2、拓展延伸
除了本节课我们看到的画家之外,其实在20世纪还有很多画家例如:黄宾虹等,因为时间限制就不一一展示,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把你喜欢的画家的资料进行整理。因为每个画家都是一段动人的传奇。下次课我们将共同交流“我喜欢的画家”。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并用单元评价的形式落实自己的想法。通过板书以及对本课的回忆,学生能自己总结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画的改革、发展特点以及方向。在“我喜欢的画家”的拓展活动中,给学生留出了自主研究、探讨的空间,也将本课学习目标进一步的深化、拓展,也为学生的审美构建塑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