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课件(共30张PPT)高一上学期数学 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1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课件(共30张PPT)高一上学期数学 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8 21: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5.1.1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体现数学抽象能力(重点)
2.掌握函数零点存在定理,体现数学抽象能力(重点)
3.能结合图象求解零点问题,体现逻辑推理能力(难点)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它们有相应的求解公式,并掌握了这些方程的求解方法而实际上,绝大部分方程没有求解公式.本节我们就利用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判断方程解的存在性,并给出方程近似解的求法.
新课学习
分析下面的例子:
从函数的角度判定方程x2-x-6=0实数根的存在性:
观察函数f(x)=x2-x-6的图象,
容易得出,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f(0)=-6<0,f(4)=6>0,f(-4)=14>0.
由于函数f(x)的图象是连续的曲线,因此点B(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必有一点x1,使f(x1)=0;
同理,在区间(-4,0)内也必有一点x2,使f(x2)=0.因此,方程x2-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新课学习
零点的概念
使得f(x0)=0的数x0称为方程f(x)=0的解,也称为函数的零点. f(x)的零点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实际问题中,大部分函数的图象都是连续曲线
新课学习
零点存在定理的概念
若函数y=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一正一负,即f(a)·f(b)<0,则在开区间(a,b)内,函数y=f(x)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在区间(a,b)内相应的方程f(x)=0至少有一个解.
新课学习
思考一下: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的有什么关系?
1.函数F(x)=f(x)-g(x)的零点就是方程f(x)=g(x)的实数解,也是函数y=f(x)与y=g(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2.如果函数在零点两侧对应的函数值异号,那么称这个零点为变号零点;
如果函数在零点两侧对应的函数值同号,称该零点为不变号零点.如2就是函数f(x)=(x-2)2的不变号零点.
新课学习
思考一下:如果满足零点存在定理的条件,那么方程f(x)=0在区间(a,b)内只有一个解吗?
不一定
如:f(x)=(x-1)(x-2)(x-3),f(0)f(4)=(-6)×6<0,但是该函数在区间内有三个零点x=1,x=2和x=3.即方程f(x)=0在区间(0,4)内有三个解.
x
y
–1
1
2
3
4
–1
–2
1
2
O
新课学习
思考一下:若f(a)·f(b)>0,则方程f(x)=0在区间(a,b)内一定没有解吗?
不一定
如:f(x)=x2,在区间[-2,2]上,f(-2)=f(2)=4,所以f(-2)f(2)>0,但方程x2=0在区间(-2,2)内有零点x=0.
x
y
O
a
b
y=f(x)
f(a)·f(b)>0
新课学习
思考一下:若f(a)·f(b)<0,则方程f(x)=0在区间(a,b)内一定没有解吗?
若函数y=f(x)在闭区间[a,b]上图象连续,则
f(a)·f(b)<0
方程f(x)=0在区间(a,b)内有解
即f(a)·f(b)<0是方程f(x)=0在区间(a,b)内有解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新课学习
例1:方程3x-x2=0在区间[-1,0]内有没有解?为什么?
设函数f(x)=3x-x2,在区间[-1,0]上有
f(-1)=3-1-(-1)2=
f(0)=30-02=1>0,
又因为函数f(x)=3x-x2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所以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方程f(x)=0在区间(-1,0)内有解,即在区间[-1,0]内有解,
故方程3x-x2=0在区间[-1,0]内有解.
新课学习
例2:判定方程(x-2)(x-5)=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一个根大于5,另一个根小于2.
设函数f(x)=(x-2)(x-5)-1,显然有f(2)=f(5)=-1<0.
画出函数f(x)=(x-2)(x-5)-1的图象,如图,观察得,
f(-1)=(-1)×(-4)-1=3>0,
f(6)=4×1-1=3>0
在区间[1,2],[5,6]内分别应用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在区间(1,2),(5,5)内,一元二次方程(x-2)(x-5)-1=0各有一个实数根.
所以方程(x-2)(x-5)=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一个根大于,另一个根小于.
新课学习
例3:如图,对于四边形ABCD,是否存在可将它分两个面积相等部分的直线 若存在,有多少条满足条件的直线 请说明理由.
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0,将四边形ABCD分为两部分,记直线l0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x)(a≤x≤b),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则直线l0右侧剩余部分面积为S-S(x).
设f(x)=S(x)-(S-S(x))(a≤x≤b),函数f(x)在[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
因为f(a)=S(a)-(S-S(a))=-S<0,f(b)=S(b)-(S-S(b))=S>0
新课学习
由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可知,一定存在x0∈(a,b),使f(0)=0,即S(x0)-(S-S(x0))=0
若以顶点C为中点将四边形ABCD逆时针旋转,每旋转一个角度θ.利用类似上面的方法,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得到垂直于x轴的直线l0将四边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由于有无穷多个不同的θ值,因此存在无数条可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直线.
例3:如图,对于四边形ABCD,是否存在可将它分两个面积相等部分的直线 若存在,有多少条满足条件的直线 请说明理由.
此时S(x0)= ,即存在一条可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面积相等部分的直线
新课学习
练一练:
新课学习
课堂巩固
C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B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D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C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D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1
课堂巩固
课堂总结
1.零点的概念
2.零点存在定理的概念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