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山歌 脚夫调 课件+教案+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放马山歌 脚夫调 课件+教案+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8-26 16:42:23

文档简介

放马山歌 脚夫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学唱一两首作品。
2、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的特点,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舞蹈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让学生区分什么是流行歌曲,什么是民歌?再引入民歌反应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与思想,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歌的天地,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
介绍:民歌的概念、体裁;
打开中国地图教师演唱几个地区的民歌:
如湖南民歌《浏阳河》、湖北民歌《龙船调》等。
活动2【活动】教唱《放马山歌》体验《劳动号子》舞蹈《青春舞曲》
一:听赏云南山歌《放马山歌》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牧民们喊“哟哦”是在干什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唱)“哟哦”这两个字是牧民赶牲口时的吆喝声,表现了牧民欢快、热情、奔放的情绪。在吆喝的过程中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高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
1、创编活动: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声音能替代“哟哦”这两个字。
二:听赏湖南的劳动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1、讨论:船工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呐喊声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强。
2、教唱与互动《过滩号子》
跟随老师的鼓声,用“弱缓—强急”的声音表现船工们遇到不同情况时的喊声。
××
嗨咗
×0

三、学习与表现《青春舞曲》
1、简单的介绍新疆以及《青春舞曲》的曲作者。
2、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3、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4、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
5、学生创编声势动作注意其节奏特点。
(1) × × × ×Ⅱ
拍手
(2) × ×× × ××Ⅱ
拍手 拍肩
6、随乐舞蹈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
教师示范动作
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歌舞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四、回味小结
师: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各族的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递其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我们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繁花似锦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需要更多青年一代去关注、去热爱、去传承,才能让我们泥土的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课件20张PPT。泥 土 的 歌(一)泥土的歌民歌: 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
民歌的体裁:山歌 劳动号子 小调山歌 劳动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劳动号子
与劳动方式和过程密
切结合的民间歌曲,其演
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
音乐多坚毅质朴、粗犷豪
迈,富有律动性! 小调: 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又称“小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天山雪莲香喷喷的羊肉串诱人的葡萄香甜可口的哈密瓜能歌善舞的新疆姑娘、小伙 这 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它是经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先生收集整理的。王老先生是北京人,但他为了民族的音乐,一生扎根新疆,他一生整理搜集创作了七百多首作品,他的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素材。
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旋律
节奏
情绪——优美——明快——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劳动场合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一人领众人合服务劳动鼓舞斗志山间、田野、牧场旋律舒展独唱、对唱抒发感情城镇集市伴奏表演优美抒情用于表演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 民歌是中国
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民歌,是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