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大单元任务发布:隐身书海去串门儿
任务二:书海串门儿方法多
活动一:逛逛老玩具大院《竹节人》
活动二:探秘宇宙生命馆《宇宙生命之谜》
活动三:走进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任务一:穿越时空去串门儿
活动一:开启串门儿之旅
开启单元任务
任务三:制作串门儿纪念册
活动一:复盘阅读方法——语文园地二
活动二:展现美好生活——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位置
阅读策略
三上第四单元
提高阅读速度
提问
预测
四上第二单元
五上第二单元
同学们,你们最近在阅读什么书?
读书的时候你们一般采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
单元策略:
有目的地阅读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访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拍打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
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三年级
“预测”
这个单元要学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理解策略”,如预测、提问等,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阅读目的进行方法匹配策略的学习。
“提高阅读速度”
五年级
“提问”
四年级
“有目的地阅读”
六年级
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阅读内容,避免无关材料的干扰,迅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学习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单元策略:有目的地阅读
根据阅读目的,明确阅读任务
根据阅读任务,确定阅读内容
根据阅读内容,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目的
内容
方法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问题。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
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宇
宙
生
之
谜
命
第一课时
任务一:关注旁批,梳理阅读方法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明确阅读任务—解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的疑问。
3.快速浏览课文的旁批,说说这些旁批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蟠桃 分析 辐射 轨道 土壤 陨石 猜测 起源 氧气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沙漠 磁场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养
pán
xī
fú
guǐ
rǎng
yǎng
bān
mò
cí
yǔn
yù
cāng
sù
沧海一粟
我会读
我会读
谜
倾
漠
磁
尚
素
揭
斑
氧
mí
jiē
bān
shàng
yǎng
qīng
mò
cí
sù
燥
zào
盗
培
péi
dào
思考:探究“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这个问题需要分解成哪两个问题?
(1)问题一:生命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问题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
寻找中心句
浏览了这一段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
浏览内容法
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圈画关键词
这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知道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提取关键信息
前面排除了那些不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行星,这一段提示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关于火星的内容很重要。
对 比
近年来科学家在对火星的研究中可能有了新的发现。
查阅资料
这些旁批帮我们了解到“有目的地阅读”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的:
先浏览文章,过滤掉跟自己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
再用各种阅读方法仔细阅读有关系的部分,获取重要信息
最后对信息分析比较,并借助查到的资料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
任务二: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
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
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这一段和解决疑问有关系吗?
浏览了这一段以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
浏览内容法
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或者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
段 落 关 键 词 句
2
3
4
5
6
7
8
9
关键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也可能在中间。
“至今尚未找到”是因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范围有限,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寻找中心句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你能找出关键词吗?
画出关键词,让我们明白本段围绕生命存在具备的条件展开。
圈画关键词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先找出关键句,再提取关键信息,你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这些星球上不存在生命
提取关键信息
这篇文章提供的材料只到1975年,距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果想了解最新的探索和研究情况该怎么办?
查阅资料
核实材料中的数字是否准确
核实材料中的例子是否真实
对比材料中的研究成果
段 落 关 键 词 句
2
3
4
5
6
7
8
9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天体上有生命生存必备的四个条件
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浏览全文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查阅资料
宇
宙
生
之
谜
命
第二课时
任务三:探究生命的存在
如果你探究下面这些问题,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浏览全文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查阅资料
阅读方法
1
2
3
4
5
8
9
10
6
7
提出猜测
分析排除
观察探测
再次猜测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浏览全文,该重点关注哪几段?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适合生存的温度,-50℃至150℃
01
必要的水分
02
适当成分的大气(氧气\二氧化碳)
03
足够的光和热
04
解密生命存在条件
默读第四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行星信息卡”。
行 星 信 息 表 名称 水星 金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有无生命存在
如何得出结论
行 星 信 息 表 名称 水星 金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有无生命存在 无 无 无
如何得出结论 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符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缺氧、缺水,有着浓厚的云层,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极高,不符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水分、大气条件。 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不符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排除了以上行星,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火星”名片。
“ 火 星 ” 名 片 和地球相似之处
表面特征
气候
土壤
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
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
非常干燥,水汽含量极少;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含量极低;表面温度很低;没有磁场,没有臭氧层
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6
7
8
9
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
近距离观测
根据因素推论
着陆取样分析
层
级
表
科学家先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再根据理论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接着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然后根据因素推论和着陆取样分析,得出火星也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的判断是一步步进行排除的,有先后顺序和步骤。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浏览全文,聚焦第五至八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圈出关键旬和关键词。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对照表。
必要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表面温度很低
水汽含量极低
氧气含量极少
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否
否
否
否
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 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
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阅读
内容
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浏览/筛选
查找资料
勾画中心句
段意概括法
提取关键信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探究结论
宇宙生命之谜
存在条件
未解之谜
适合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的大气成分
充足的光和热
探索生命之谜
激发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