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5.1.2 等式的性质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标 分 解 课标要求: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 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什么:学习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怎么学:本小节首先给出了关于等式的两个基 本事实,然后借助一个思考栏目,通过观察归 纳探究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 论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到什么程度: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 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内 容 与 学 情 内容 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 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 依据,本课直接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讨论一些 简单的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进一步讨论较 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作好准备。
分 析 学习 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学习 难点 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 程。
学情 分析 对于等式的性质,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阶段 已经初步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具备了进一步学 习的基础和心理准备。
单 元 学习目标 1.经历“对现实问题中的量进行分析,借助用 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即列方程) ”的过程, 了解 一般方程的意义,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提升抽象能 力. 2.认识方程的解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 际意义,检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3.掌握等式的性质,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等 式变形.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法,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使方程逐 步转化为x=m 的形式),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一般步骤和依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提升运算能力和 推理能力.
4.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 一次方程,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讨论解的 实际意义并验证反思 ”的完整过程,能利用一 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 一种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提升模 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 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课 时 作业目标 1.通过作业练习巩固等式的性质,能运用它们 进行简单的等式变形。 2.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策略 探究式,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活动及评价 设计意图 落实素养
一、导入新课 1.问题:观察下列式子: ①2m=10,②7x+2(3x-1)=20, ③ ab,④3×2 = 6,⑤3y+1=5y,⑥ x2 = 1 , ⑦5> π 其中等式有 ________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有_____________.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解答问题。 由此回顾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 观察能否直接得出方程①②的 解,得出对于复杂形式的方程不 能通过观察得出,需要学习怎样 解方程,而本节课等式的性质, 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首先给出关于等式的一般形式 a=b 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 1. 等式两边可以交换 : 如果 a 通过本环节 复习回顾等 式和一元一 次方程的概 念,让学生 体会方程是 特殊的等 式,所以等 式的性质是 解方程的重 要依据,引 出本节课题 是学习等式 的性质,为 后面方程的 解法进行铺 垫。
二、探究新知 = b ,那么 b=a 2. 相等关系可以传递 : 如果 a = b , b = c ,那么 a=c. 师生活动:通过棒棒糖的小活动, 让学生体会验证等式的两个基本 事实。探究一 :观察下面的运算 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 3 3+2 3+2 3-2 3-2 3+a 3+a 3-a 3-a 师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得出等式 的性质 1,并说出符号语言。 探究二:观察下面的运算过程, 你发现了什么?-8 -8 -8×2 -8×2 通过设置课 堂真实小活 动对等式的 两个基本事 实,进行感 知,体会数 学来源于生 活实践和经 验,验证其 合理性,真 实性。并借 此对学生进 行德育渗 透。 通过思考探 究问题,引 导学生将小
三、典例精析 四、当堂练习 -8×3 -8×3 -8a -8a -8÷2 -8÷2 -8÷4 -8÷4 -8÷a -8÷a 师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得出等式 的性质2,并说出符号语言。 例 1: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 明依据: (1)如果 2x = 5—x,那么 2x+ =5; (2)如果 m+2n = 5+2n,那么 m= ; (3)如果 x = — 4,那么 x = 28; (4)如果 3m = 4n,那么 m= ·n 学学过的等 式性质推广 的引入负数 后的情形, 并由数式通 性给出一般 的等式的性 质。 通过例题使 学生初步运 用等式的两 条性质将等 式变形,加 强学生的推 理能力。 练习 1 目的
练习 1.判断下列等式变形是否正 确: (1)若 x=y,则 z+2=y-2 ( ) (2)若 2x=y,则 x=2y ( ) (3)若 ac=bc,则 a=b ( ) (4)若 ,则 a=b c c ( ) 例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 程: (1) x + 7 = 26 (2) -5x = 20 师生活动:教师板书例题,强调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并通过方程 的解x=m(常数)的形式,让学生理 解是解方程的目的,并渗透解方 让学生对等 式变形进行 辨析,进一 步巩固对等 式性质的理 解。 例题2 的目 的是将等式 的性质与方 程结合起 来,有助于 引导学生利 用等式的性 质研究方程 的解法。 通过练习2
五、拓展练习 程的化归思想。 练习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 程: (1) x - 5 = 6 (2)0.3y-45 =0 (3)- x - 5 = 4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反馈。 1.若 a - 7 = 9 - b,则 a + b = 。 2.定义新运算 :aΔb = a 2 + b ,例如:3Δ2 = 32 + 已知4Δx = 20,则x = ____。 3.若 2 a - 1 = 3,3b + 2 = 8, 则 4a + 6b = 。 让学生熟悉 利用等式的 性质解方程 的过程。 通过拓展练 习,迁移知 识,熟练对 等式的性质 2 的运用,并 培养学生综 合解题的能 力。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评 价 设计意图 落实素养
一、基础作业:课本 118 页第 4 题。 二、提升作业: 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 A 、若a = b ,则a - c = b - c; B 、若ac = bc ,则a = b; C、若 则a = b; D 、若a = b ,则 2. 已知 x - 3y = 3 ,求 7 + 6y- 2x 的值. 3.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3x+7 = 2-2x (2) 基础作业: 利用等式的 性质解简单 方程,熟悉 等式性质的 运用。 提升作业: 巩固提高本 课所学知 识,锻炼学 生的综合应 用能力。
作业效果及反思提升
作业目标达成:1.通过作业练习巩固等式的性质,能运用它 们进行简单的等式变形。2.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 一次方程。
教学反思及提升措施
1.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师讲解过多,不能放手让学生思考。 2.讲练结合,时间安排的很合理。 3.分层作业,紧扣课标要求,突破重难点。 4.本节课目标达成,学生收获很大。
板书设计
5.1.2 等式的性质 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例题 3: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1. 等式两边可以交换 : 如果 a = b ,那么 b=a 2. 相等关系可以传递 :如果 a = b , b = c ,那么 a=c. 等式的性质 1: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练习 1 等式的性质 2:如果 a = b ,那么 ac = bc 如果 a = b ,c≠0,那么 c c 练习 2 小结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