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9 09: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24-2025高一上·广东江门·期中)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间隔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DE段 D.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2.(2023-20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3.(2023-2024高一下·广西南宁·期中)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20:00整在中国武汉正式开幕,中国军事五项队男子选手潘玉程以2分09秒05的成绩打破这一纪录,也成为该项目第一个跑进2分10秒的运动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19年10月18日20:00整是时间
B.2分09秒05的成绩是时刻
C.在研究潘玉程如何以完美的姿势跑步撞终点时,不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D.在五项全能赛中的一段直线快速跑的过程中,潘玉程前进的位移就是路程
4.(2023-2024高一上·重庆万州·阶段练习)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加速度是1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加速度是-6m/s2;物体丙的速度是,加速度是2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A点时,物体甲最快,丙最慢
B.通过A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C.通过A点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D.通过A点时,物体乙的加速度最小
5.(2024-2025高一·全国·课后作业)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
B.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
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
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
6.(2023-20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A、B、C三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0~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3-2024高一上·重庆南岸·期中)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速度 B.温度 C.密度 D.路程
8.(2024-2025高一上·福建莆田·期中)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9.(2024-20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地球仪上,P点为赤道与0°经线的交点,Q点为赤道与东经90°经线的交点,一只蚂蚁从P点沿0°经线向北爬行到北极点,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南爬行到Q点,则蚂蚁从P点运动到Q点的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2R B.,R
C., D.,
10.(2023-2024高一·全国·课后作业)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看到这现象的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11.(2024-2025高一上·山西朔州·阶段练习)一物体以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3-2024高一·上海·课时练习)一物体以初速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同向,当a的大小逐渐减小时,则(  )
A.速度和总位移都减小 B.速度减小总位移增大
C.速度增大总位移减小 D.速度和总位移仍都增大
13.(2024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辽宁多地白鹭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白鹭视为质点的是(  )
A.迁徙的位移 B.起飞的姿态 C.着陆的姿态 D.捕鱼的技巧
14.(2023-2024高一上·新疆巴音郭楞·阶段练习)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B.物体速度很大时,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C.物体某时刻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也为零
D.物体加速度变小时,表示速度一定变小
15.(2023-2024高一上·安徽芜湖·自主招生)小船以速度v从河边A处沿河岸划行至B处又返回A处。不计船掉头时间,若河水不流动时往返时间为t,那么河水流速为时,往返A、B一次的时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6.(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小明上午从家门口打车,经过一段时间又乘坐同一出租车回到家门口。车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车号:E-4G580 日期:2022-2-17 上车:8:01 下车:8:16 单价:1.80元 里程:5.0km 金额:11.00元
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 km/h 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
C.小明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20 km/h 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率为0
17.(2023-20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越大,瞬时速度就越大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为零
18.(2023-2024高一上·福建莆田·课后作业)2018年12月28日11时07分,第三架国产大飞机C919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历经1小时38分钟的飞行,于12时45分平稳返回浦东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07分指的是时刻
B.1小时38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机飞行的路径总长度等于飞机位移的大小
D.飞机在空中某位置的运动快慢用瞬时速度表示
19.(2024-2025高一上·福建莆田·课后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却可能不为零
C.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却可能很大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20.(2023-2024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近年来,中国高铁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速度,成为中国一张崭新靓丽的新名片,在国内外迅速上演一场中国的“速度与激情”大片。坐在“复兴号”列车里的王同学观察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时,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乘坐的火车并未开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火车站的地面
B.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相邻轨道的火车
C.王同学比较两列火车运动快慢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D.王同学研究火车车轮转动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三、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21.(2024-2025高一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图甲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
(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变”或“直流”)电源,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C.拆下纸带,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后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2)图乙是某同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D两点间距x= cm,AD段的平均速度v= m/s(保留两位小数)。
22.(2023-2024高一上·广西钦州·阶段练习)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2所示。

(1)滑块的长度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m/s、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 ,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 一些(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解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23.(2024-20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第11~13页,请尝试总结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24.(2024-2025高一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某班级的教室在3楼,每天同学们都要从1楼爬到3楼上课。如图所示,若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m,楼梯的倾角为45°,某同学从楼梯沿折线从大门走到3楼教室门口,他走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同学爬楼过程可视为质点)
25.(2023-2024高一上·上海徐汇·期中)如图所示的圆形大花坛的环形道路半径为r,某人从A点出发以大小为v的速度沿环形道路健身跑。经过一段时间,该人刚好第1次经过A 点关于花坛中心对称的B点位置处。求:
(1)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2)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
(3)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6.(2024-20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一物体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10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的速度向北运动了5s后到达B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D A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A BC BC ABD BC BC
1.D
【知识点】时间
【详解】A.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A错误;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错误;
D.第3s初是指时刻,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D正确。
故选D。
2.A
【知识点】位移的定义、路程与位移
【详解】A.位移为矢量,只看初末位置,则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可能是初末位置相同,但中间时间处于运动状态,故A错误;
B.路程为标量,则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物体速率始终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在直线运动中,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故C正确;
D.位移为矢量,只看初末位置,则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故D正确。
故选A。
3.C
【知识点】时间、位移的定义、路程与位移、质点
【详解】AB.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而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2019年10月18日20:00整是一瞬间,表示时刻,2分09秒05的成绩是完成该项目经历的一个时间段,表示时间,故AB错误;
C.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当需要研究物体的细节时,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所以在研究潘玉程如何以完美的姿势跑步撞终点时,不可以将他视为质点,故C正确;
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在五项全能赛中的一段直线快速跑的过程中,潘玉程前进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二者不能等同,故D错误。
故选C。
4.B
【知识点】加速度的定义、速率与速度
【详解】加速度和速度的符号只代表方向,不表示大小,则
ABC.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物体甲最快;物体乙的速度是2m/s,乙最慢,选项B正确,AC错误;
D.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加速度是1m/s2,加速度最小;物体乙的加速度是-6m/s2,物体乙的加速度最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5.D
【知识点】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详解】
AC.其最短路程分析可知: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面CDFG展开,如图所示

连接A与G,AIG的长度就是最短路程
故AC错误;
BD.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知识点】速率与速度
【详解】AB.由图可知,A、B、C三物体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故三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而所用时间也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可得
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可知,A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返回,而B、C都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因此A物体的路程最大,B、C物体的路程相等,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可得
故CD错误。
故选A。
7.A
【知识点】标量与矢量
【详解】速度既又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温度、密度和路程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
故选A。
8.C
【知识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区别
【详解】AB.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与速度变化无关,与所用时间无关,故AB错误;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9.C
【知识点】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详解】地球仪为一个均匀的球体,蚂蚁从点沿经线向北爬行到北极点,路程恰好为四分之一圆周,即
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南爬行到Q点,路程为
整个过程中的路程为
从P点运动到Q点的整个过程位移大小等于P、Q两点间距离,由几何关系知
故选C。
10.C
【知识点】已知参考系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详解】A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故我们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如果时间在清晨,飞机向东飞行,飞机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乘客看到太阳仍从东边升起,若向西飞行,会看不到太阳升起。故AB错误;
CD.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我们看到的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乘客要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必需在傍晚,并要求飞机相对于地球向西运动,飞机自东向西飞行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C
【知识点】加速度的计算
【详解】先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
木板倾角增大前后,物体在末的速度分别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故选C。
12.D
【知识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详解】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题中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即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大小减小,但是方向没有变,其仍做加速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所以位移也在变大。
故选D。
13.A
【知识点】质点
【详解】A.研究迁徙的位移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将白鹭视为质点,故A正确;
BCD.研究起飞的姿态、着陆的姿态和捕鱼的技巧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BCD错误。
故选A。
14.B
【知识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区别
【详解】A.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快,但瞬时速度可以很小或者为零,故A错误;
B.物体速度很大时,其加速度可以很小,比如以较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物体某时刻加速度也为零,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加速度变小时,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但速度会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5.A
【知识点】速率与速度
【详解】水不流动时,小船通过的路程为二倍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即
故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
若水速为v0时,则顺水速度为v+v0,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
若水速为v0时,则逆水速度为v-v0,从B点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
水速为v0时,往返时间为
故选A。
16.BC
【知识点】速率与速度
【详解】AB.小明从家门口出发又回到家门口,故位移为0,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错误,B正确;
CD.由车票信息可知,小明全程的路程为,用时,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可知,小明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7.BC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详解】A.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瞬时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故B正确;
C.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平均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C正确;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比如物体匀速运动一周,故D错误。
故选BC。
18.ABD
【知识点】时间、瞬时速度、位移的定义、路程与位移
【详解】A.11时07分指的是起飞所对应的时刻,故A正确;
B.1小时38分钟指的是飞行所经历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飞机飞行的路径总长度等于路程,一定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的,故C错误;
D.飞机在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对应的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ABD。
19.BC
【知识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详解】A.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与时间无关,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却可能不为零,因为加速度与速度无关,B正确;
C.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却可能很大,因为加速度与速度无关,C正确;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若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它的速度增大,D错误。
故选BC。
20.BC
【知识点】质点、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判断参考系
【详解】AB.王同学看着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时,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是以向前开动的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为参考系,故A错误,B正确;
C.比较两火车的快慢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火车车轮转动时,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BC。
21.(1) 交流 BDAC
(2) 2.70 0.09
【知识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速度
【详解】(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只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8V左右的交流电;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并穿好纸带,然后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拖动纸带进行打点,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再取下纸带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故上述步骤的顺序为BDAC。
(2)[1][2]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D间的距离为
根据题意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故AD段的平均速度为
22. 4.45 0.89 1.48 3.93 平均速度 减小
【知识点】光电门测量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详解】(1)[1]由图2可得,滑块的长度为
(2)[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3]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3)[4]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4)[5][6]根据可知,当越趋近于0时,所求的平均速度越接近于瞬时速度。所以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23.见解析
【知识点】质点
【详解】物体是否能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物体可看作质点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来讲可忽略不计时,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2)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时,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24.,
【知识点】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详解】根据题意,结合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可知,同学们每天走过的位移为
同学们每天走过的路程为
25.(1),方向从A指向B;(2);(3)
【知识点】平均速度、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详解】(1)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则根据题意可得,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方向从A指向B
(2)路程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根据题意可得,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
(3)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则可得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联立解得
26.5m/s,7m/s
【知识点】平均速度、速率与速度
【详解】物体运动轨迹如图,其OA段位移为
其AB段位移为
则全程位移大小为
路程为
物体全程总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