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1溶液的酸碱性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十单元课题1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容。溶液的酸碱性学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既是对溶液知识延伸,也为后续系统学习酸碱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还为高中学习做准备。 在学生学习过溶液的知识后,本课题从酸碱性的角度介绍溶液的性质。教科书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介绍溶液的酸碱性及检验方法,体现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意义,为学生学习酸和碱的性质打下基础。有利于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不会与学习酸、碱通性夹杂在一起,导致酸、碱化学相似性梳理凌乱。
2.学习者分析
1.已有知识和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内容前对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已有感性认识,在前面的学习中也了解了无色酚酞溶液遇氨水变红、紫色石蕊溶液遇碳酸变红等现象。本课题帮助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及指示剂颜色变化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利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或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知识增长点: 由于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酸、碱的概念,因此不能将常见酸和碱的溶液与溶液酸、碱性进行有效关联。此外学生从真实、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提化学的认识对象,应用化学知识、思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认识溶液酸碱性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待完善。对溶液酸碱度还没有认识。而物质的酸碱度在人们的生产生 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 3.教学策略:通过分小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掌握溶液pH的测定方法。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践探究活动,初步认识酸和碱,了解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控制变量法并能够准确运用,感受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2.通过检验土壤酸碱性的实验活动,能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知道定性、定量两种表示物质酸碱性的方法,发展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建构模型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证据推理的能力。 3.通过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探究活动,掌握酸、碱性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促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4.通过布置“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自制酸碱指示剂”等综合实践作业,体会科学家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大胆质疑、勇于修正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酸碱指示剂及其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作用显示的颜色变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度与pH 的关系。形成认识溶液酸碱性的思路和方法。
4.学习评价设计
自评:反馈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后填写如下评价量表,查遗补漏,改进反思。 组评: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组内互评促协同合作、创新发展。 师评:总结评价阶段任务完成情况或成果反馈,解决共性问题,指导学习方向。评价量表:A优秀、B合格、C需再学习 环节评价内容自评组评师评活动一1.知道了酸碱指示剂。2.知道了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的检测溶液的酸碱性。3.能用生活中的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活动二4.知道了酸碱度用pH表示。5.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6.能绘制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 与加水质量的变化关系图像活动三7.了解了生命活动与pH的关系。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情景引入:以桃李菜园不同蔬菜长势不同的现象为情景。 提出问题: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任务一: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活动1 学生展示结合生活经验和生物、地理知识课前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常见农作物生长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营养素、土壤酸碱性、通风条件等等。 思考、分析、交流 结论:土壤的酸碱性真的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活动意图说明:以真实问题为情景,在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结合所学,跨学科融合,通过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二:认识溶液酸碱性与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关系。教师活动2 任务二:检验校园土壤的酸碱性 介绍回忆实验室常见的两种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溶液 问题1.石蕊和酚酞溶液遇到酸、碱溶液的变色规律是怎样的? 2.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校园土壤浸出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白醋、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等,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检测其酸碱性,记录现象。 实验、交流、展示 总结石蕊和酚酞溶液变色规律 聆听、思考、记笔记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且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提升了学生与他人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从实验角度定性认识了溶液的酸碱性和变色规律。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环节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教师活动3 介绍溶液酸碱度用 pH 表示,展示 pH 试纸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强调操作注意事项(如用玻璃棒蘸取、不能湿润试纸等)。提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能否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 2.能否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测溶液的pH 有没有可以更精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呢?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pH计和pH传感器。并用pH计测定出校园土壤浸出液的pH 任务三:改变校园土壤的酸碱度 借助数字传感器进行测定加水灌溉后的校园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 学生活动3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10-3】,利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校园土壤浸出液的—pH, 绘制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图。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阅资料,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从定量角度认识了溶液的酸碱性,感受到现代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体验了将所学知识、方法应用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快乐,进一步发展了其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功能和价值。提升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探究欲,形成了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环节四: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教师活动4 介绍与人体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有关的溶液酸碱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溶液酸碱度在各领域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溶液酸碱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调节土壤 pH 促进植物生长、检测雨水 pH 判断大气污染等,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4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列举应用实例,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pH试纸检测游泳池水pH等,倾听其他小组发言,拓展思维。活动意图说明 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产生活及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感受化学的应用价值。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化学学科实用性认知,激发学习热情。环节四:课堂练习教师活动5 布置练习题:教材课后练习与应用学生活动5 独立完成练习。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练习巩固溶液酸碱度知识,强化学生对 pH 值概念、测定方法和应用的理解,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准确性。环节五:课堂小结教师活动6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强调关键知识点和易错点。 学生活动6 回顾本节课知识,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记录重点内容和教师强调要点,强化记忆。
7.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酸、碱、盐 课题1溶液的酸碱性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性作业 1.在测定溶液酸碱性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测溶液的酸碱性 C.手持胶头滴管 D.洗涤试管 题号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学科能力水平素养维度等级划分1考察学生用酸碱指示剂、pH实质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实验操作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胶头滴管的使用,试管的洗涤方法学习理解科学探究与实践A1
2.下列花卉适宜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 ) 花卉种类兰花菊花君子兰仙人掌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6.05.5~6.56.0~7.07.5~8.0
A.兰花 B.菊花 C.君子兰 D.仙人掌 题号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学科能力水平素养维度等级划分2辨识pH数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碱性溶液pH大于7学习理解化学观念A2
3.老师将一张用某无色液体写过字的白纸展示给大家,然后用喷壶向纸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液体,“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红色大字显现于纸上。使用的一组试剂可能为( ) A.石蕊——白醋溶液 B.石蕊——炉具清洁剂 C.酚酞——肥皂水溶液 D.酚酞——柠檬酸 题号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学科能力水平素养维度等级划分3考察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变色规律及溶液酸碱性的掌握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的变色学习理解科学思维A3
4.如何在家简易鉴别白葡萄酒的真假呢?原理是:真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性质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白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 ) A.食盐 B.中性味精 C.白醋 D.生粉(淀粉) 题号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学科能力水平素养维度等级划分4以葡萄酒为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规律学习理解科学探究与实践B1
5.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准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她们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捣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捣烂的目的是 ;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3)过滤的目的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和食醋中。 花名花颜色浸取液颜色在不同溶液中所呈颜色澄清石灰水食醋牵牛花蓝紫红棕黄绿粉红月季花大红玫瑰红橙黄粉红萝卜花紫紫红黄绿粉红丝瓜花黄绿黄绿黄黄
(4)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 (填名称)。 (5)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题号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学科能力水平素养维度等级划分5综合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以及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的判断,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迁移创新科学探究与实践C1
二、实践性作业:自制酸碱指示剂。按照本课题“练习与应用”第7题要求,选择几种植物的花瓣或叶片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试验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一些物 质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等形式,适当的启发、补充和总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可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将实验现象与之前的理论知识对照一下,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改进:应让学生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探究,给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课堂时间分配上需要调整,时间前松后紧。教师在课堂中语言不够精炼,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