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9 06: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 (一)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推动汽车测试产业崛起。从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到青海格尔木等地,各类专业化汽车试验场在全国多点布局、逐步成型,提供丰富的、差异化的测试项目。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能够建立丰富、差异化的汽车试验场是因为我国
A.市场规模庞大 B.测试技术领先 C.地域类型多样 D.政策支持有力
2.与黑河、吐鲁番等地相比,格尔木汽车测试场可提供的独特测试环境是
A.高温 B.低氧 C.风沙 D.温差
算力中心是专业化、高性能的数据中心,专注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落户乌鲁木齐,是安徽与新疆深化对口支援的标志性项目,两地通过资源互补、技术协作和战略联动,共同打造国家级绿色算力枢纽。据此完成3~5题。
3.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布局乌鲁木齐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低温期较长 ②昼夜温差大 ③大风日数多 ④相对湿度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皖疆算力科技产业园建设有助于
A.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B.安徽淘汰落后产能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新疆制造先进芯片
5.算力提升对乌鲁木齐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A。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B.助力区域金融业中心建设
C.传统制造业大幅扩张 D.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
大气粗颗粒物 (PM -10)是指空气中直径介于2.5-10μm的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有工业与交通排放、扬尘、沙尘暴等。污染物根据传输距离可分为远源污染和近源污染。山东省PM .5-101的远源污染主要来自蒙古国及我国内蒙古地区,近源污染主要来自本地排放及周边省区。图1示意山东省的 PM2. s-10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图2示意山东省 PM -10平均日变化的季节差异。据此完成6~8题。
6.山东省 PM .5-10远源污染物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推测影响山东省东、西部地区PM .5-10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大气降水 C.海陆位置 D.植被状况
8.山东省 PM . s-10日变化过程中,造成污染物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建筑工地多 B.交通流量大 C.燃煤发电多 D.工业产量大
某科考队调查青藏高原南部绒布河河谷四座小山的山体植被物种丰富度。调查发现:山体阴坡物种丰富度较阳坡高,乙山山麓的地带性植被为高山稀疏灌丛。图3示意绒布河流域,图4示意甲乙丙丁四座山体不同坡向山麓至山顶累计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4中甲山体对应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丁东北坡山麓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高寒草原 B.高寒荒漠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1.海拔较高的④山体中下部(4300米~4600米)的物种丰富度反而高于①山体中下部(3750米~4050米),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降水 B.高差 C.坡向 D.土壤
新疆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演化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图5示意 1971年与2021年孔雀河部分河段潜水 (地下水)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孔雀河甲河段
A.自西向东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B.自西向东流,地下水补给河水
C.自东向西流,地下水补给河水 D.自东向西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13.1971~2021年间,造成乙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降水减少 C.农业发展 D.城镇建设
格陵兰岛的S峡湾河流入口处形成了S三角洲 (图6)。该三角洲以辫状河漫滩为特征,是格陵兰岛增长最快的三角洲。1987~2022年间,在S冰川末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S三角洲向海洋方向推进了约10千米。据此完成14~16题。
14. S三角洲总体呈现矩形的原因是
A.河流年输沙量大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河流年径流量小 D.受峡湾地形限制
15.1987~2022年间,对S三角洲快速推进影响最大是
A. S冰川下存有大量泥沙 B.辩状河流流速快侵蚀强
C.海水向陆地输送物质多 D.格陵兰岛冰川大幅萎缩
16.研究人员在使用遥感影像测算S三角洲范围变化时,可能导致误差较大的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河流水位 C.植被覆盖 D.潮汐涨落
第II卷(综合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水资源供需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的体现。研究河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需要准确计算河道年水面蒸发需水量,计算公式为:河道年水面蒸发需水量=河道年水面蒸发量×河道面积。
在研究山西南部某河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时,小红查询了该河流的水文和气象数据(表1),使用表中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流域内水域面积计算该河流河道年水面蒸发需水量。
小红在对比该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后,认为该河流生态用水 (保证河流不断流且能保持河中、河滨生态系统稳定的最小用水量)十分充足。
表1:山西南部某河流流域内水文与气象数据
流域内水域面积 河道总长度(km)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mm) 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mm)
75.73 2597.3 606.09 382.48 1742.37
(1)说明小红计算时选用的数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分)
(2)判断该河流生态用水十分充足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黄浦江中的复兴岛(图7),仅通过南北两端桥梁与西侧中心城区陆路相连。复兴岛以造船、渔业、仓储等产业为主,因传统产业萎缩、生态空间割裂等原因,被上海市列为“战略预留区”。2025年起,当地计划以复兴岛为基地,集聚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及行业机构,打造智能制造、创意设计、在线新经济等三大产业集群,将复兴岛建设成“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图7示意复兴岛、S理工大学在上海市区的位置。
(1)分析复兴岛现有公共服务场地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8分)
(2)说明上海将复兴岛规划建设为世界级数字智能岛的主要原因。(8分)
(3)说出复兴岛北部片区改造过程中要重点防范的潜在生态环境问题。(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量:22分业单中高国OSOS :
泥盆纪 (距今416~359百万年)是生物与环境演化的重要转折期,海平面变化、海底火山大规模喷发改变大气成分引起的全球变暖、海洋缺氧等被认为是该时期海洋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该时期陆地植物走向繁盛,地球生命随之翻开新的篇章。图8示意泥盆纪中晚期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1)推测图示时期海平面变化状况,并说明原因。(4分)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可能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6分)
(3)晚泥盆纪(距今374~359百万年)是陆地植物逐渐繁盛的时期,推测当时有利于陆地植物走向繁盛的自然条件。(8分)
(4)说明晚泥盆纪陆地植物的繁盛对当时土壤成分变化的影响。(4分)
泉州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 (一)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C 2.B3.C4.C5.B6.A7.A 8.B9.B 10.A11.D12.D13.C14.D15.A 16.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0分)
(1)小红选用的数据不正确。(1分)
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比,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能更好地反映河道年水面蒸发量;(2分)流域内水域面积与河流水面面积也可能存在差异,可能影响计算结果(结论);(2分)(该流域位于半湿润地区,湖泊面积小,河流面积与水域面积差异小)(2分)
(后2点答出1点得2分)
(2)得出的结论不正确。(1分)
该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远大于或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说明当地气候较为干燥(或根据当地年降水量仅600mm,可知当地属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2分)由于山西属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存在季节性干旱与部分年份的干旱现象,并不能简单根据年平均降水与蒸发量判断生态用水是否充足。(2分)(前2点回答出1点得2分)
人类活动用水也可能影响生态用水量。(2分)
18.(20分)
岛屿相对独立与主城区距离较远,与市区连接公共交通不便(仅有2座桥梁与陆地相连),公共服务场地辐射范围小,交通服务(接待)能力受限。
岛上常住人口减少,市场规模小,服务需求弱,日常使用率低。
公共服务场地配套设施维护不足(不齐全、不完善),服务类型单一,
建设更新不足(落后于时代,服务等级低)与居民服务需求不匹配
传统产业萎缩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务场地与工业遗存、生态空间缺乏有机整合。作为战略预留区,政策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实际需求,公共服务场地布局碎片化。
(2)复兴岛邻近上海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
方便获得上海市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作为战略预留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多;
上海市经济发达,市场广阔;(4分)
促进高端数字智能产业的集聚,推动上海市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优化上海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提升上海城市等级,增强上海对外辐射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4分)
(3)因人流聚集、生产活动增加,存在环境污染风险;(2分)
土地开发挤占生态空间,引发生态环境面积缩减和破碎化,威胁生态环境安全(2分)
19.(22分)
(1)随时间变化呈现低一高一低的变化特点,气温最高的距今375~370百万年间,海平面最高。其原因是海平面随气温升降而升降。
(2)海底火山喷发释放大量CO 等温室气体到大气;
新增的CO 等温室气体加强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
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将更多热量传回地面,加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促使气温升高,引起全球性变暖。
(3)海底火山喷发增加的CO 有利于陆地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陆地植物生长;较高的全球平均气温为陆地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较高的全球平均气温促进了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陆地降水量,
为陆地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晚泥盆纪海平面下降增加了陆地面积,有利于陆地植物的生长。
(4)繁盛的陆地植物合成了大量有机质,促进了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
陆地植物根系的发展使土地变得疏松,增加了土壤中的孔隙,用以储存水分与空气,
增大了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比例;
陆地植物对地表的覆盖减轻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了土壤中的水分比例;
陆地植物的生长可能富集部分矿物质,改变土壤中的无机物组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