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 必修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1 月 1 日
学科年级 高一
单元名称 必修第三册 Unit1 FESTIVALS AND CELLEBRATIONS
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针对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和为考试而教等突出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以及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因此,我们应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从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对内容和方法的学习,从碎片化转向整合关联的、结构化学习,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和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求, 单元话题引领, 确定单元目标,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教材的顺序和结构进行重组,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深度学习是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明显的区别,传统教学下单元各课时间是割裂、片面、呆板、缺联系的,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围绕同一个主题,沿着同一条主线,奔向同一个单元大目标,每个课时都有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与单元整体目标相关联的具体目标,各课时的小目标之间紧密联系,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总的来说,整个单元是一个有机整体。
单元主题和内容分析
课型语篇主题语篇体裁语篇内容语篇意义(育人价值)Opening page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Video TimeTalk about festival activities对话:(街头采访;日常交际;导游讲解。) 访谈Opening page是关于元宵节庆典的照片和诗词。 听力部分关于发生在三个国家不同节日场景下的对话。语篇涉及日本的成人节,巴西里约狂欢节和中国元宵节。 2. Video Time 叙述了我国元宵节的文化习俗。 学生了解并且对“节日”这一主题感兴趣,并有机会去表达想法。 学生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尤其是街头采访的随机性和导游讲解的逻辑性,趣味性。 学生可以在真实合理的语境中感知V-ing 的用法,为后续语法部分做好铺垫。Discovering the Useful StructuresDescribe festival activities 网络帖子 说明文语篇一呈现了网络上探讨不同节日活动的帖子,在真实语境下展示V-ing 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用法。 语篇二描述了西班牙布尼奥尔镇举行的节日庆祝活动——番茄大战,该语篇大量运用V-ing 形式描述节日庆典活动。学生可以感悟真实语境下的语篇,既关注语言形式又关注其意义,充分习得V-ing 形式,学会如何去描述节日活动。 学生可以体验不同文化下的节日氛围,有助于他们养成开阔的心胸,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性保持尊重和理解。Reading and ThinkingDiscover the reason for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论说文该语篇探讨人们为何欢庆节日,对世界各地的人民庆祝节日的现象追根溯源,进而谈论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变化,启发读者体会节日文化的内在实质,感悟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望。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的由来与意义,梳理、分析和提炼节日的精神内涵,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Listening and Talking Talk about festival experiences长对话(日常交际)听力语篇展现了中国学生Song Lin 询问加拿大朋友Max 回家过圣诞节的对话。 示范对话语篇呈现了Song Lin 与朋友Joe谈论在中国过新年的不同经历。学生围绕个人节日经历展开交流,学会合理运用表达情感的句式,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情感回应的情商。 学生可以比较中外传统节日的异同,培养跨文化意识,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Reading for Writing + WorkbookWrite about your festival experiences日记(记述性质的应用文)该语篇描述了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与朋友共度“那达慕大会”的经历。文章结构清晰,开篇介绍大会和整体感受,然后重点叙述节日欢庆仪式前的场景,最后总结作者自己的感受。文本还包含大量的V-ing形式的语言。学生可以感受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点及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学会欣赏和珍惜多姿多态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学生模仿写作,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特殊的节日经历,培养学生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Project Give a presentation about a festival in China 记叙文Workbook的语篇介绍了中国春节节日。 Project要求学生以演讲的形式介绍一个中国节日。增进学生对中国春节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生学会用英文表达我国特有的文化信息,为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发展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现状: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心理特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能够从思想水平、道德修养、智慧程度等多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自己和别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但是深层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引导。 学生对许多现象非常感兴趣,希望教师能够中肯评价自己,希望在班集体中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希望在实际的班集体活动中自己能获得较好的评价和重视。 认知水平:根据皮亚杰提出的人的四个认知发展阶段,高一学生处于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下列心理特征,即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整体表现出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的归纳能力;但由于知识水平、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整体呈现出不成熟或不完善的特质。 学习特点: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一学生生已经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技巧,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判断语篇类型并能够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学生在分析语篇结构,行文特点方面能力不足,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思考不够深入,同时也缺乏深度思考的意识。学生的信息素养良好,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的能力已经比初中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具备独立搜索和整理网络资料的能力。 可能遇到的问题: (1)话题背景及学生需求: 节日和庆典作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等比较了解,对国外的某些节日也略知一二,但是学生对节日来源和庆典缺少深度思考,在探究庆祝节日原因和对比中外节日习俗异同等方面有一定困难。 (2)知识储备层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节日相关的话题,因此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跟节日和庆祝相关的语言表达,包括节日的英文名称以及部分节日活动的英文表达,但学生对于如何表述节日经历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方面词汇相对匮乏,对节日背后的深层原因理解也不够。 (3)理解性技能方面: 学生能够根据运用跳读、略读等阅读技巧快速定位主题句,抓取语篇每段的主旨大意。但是,学生较难独立主动进行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如分析篇章结构和行文特点,剖析和判断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情感态度。 (4)表达性技能方面:在说和写方面,学生能运用与节日和庆祝相关的词决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简单描述节日活动和节日,但是口语输出中的句法意识薄弱,用完整句子表达的能力有待提升。
单元大、小观念
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总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 (1)认识到不同语境下对话的特点,论说文、日记两种不同语篇的行文结构以及语言特点。 (2)掌握“节日和庆典”单元主题语境下的单词与词块,能够归纳和积累V- ing 形式的情绪表达类的相关词汇并运用到英文交流和表达中。 (3)通过阅读抓住论说文、日记的体裁特点,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 (4)产出一篇有关节日经历的记叙文,并口头介绍一个中国节日。 文化意识: (1)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国家节日、风俗习惯及其内涵和意义,挖掘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进行跨文化交流。 (2)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意识积累节日相关的语言表达,树立文化自信,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思维品质: (1)通过比较、识别单元语篇之间的主次关系,梳理不同节日的文化信息,包括名称、起源、活动、特殊食品等。学生能够归纳、概括节日文化所体现的全人类的生活追求和心理期望。 (2)提出批判性问题,深入探讨和反思社会发展变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观点。 (3)通过口头演讲、表演、海报展示多种形式展示中国节日,发展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习能力: (1)能够根据真实语境中对话人物之间的称呼、语言正式程度、对话内容等信息判断对话双方的人物关系,培养学生听力中的精细加工策略。阅读策略 (2)能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网络、人际关系网等扩充学习内容和信息渠道,了解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更多的信息。 (3)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 2. 课时目标 语篇课时课型单元分课时目标学习活动类型Opening p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Video Time课时1听说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学习理解)通过对话文化获取听力中关于三个对话中对话者的不同关系、三个不同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关键信息,通过The Lantern Festival视频获取并记录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日期、节日活动以及历史渊源等关键信息。 (应用实践)在完成The Lantern Festival表格的基础上,口头介绍元宵节。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课时2语法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学习理解) 通过观察例句中和网络帖子真实语境中V- ing结构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归纳出V- ing的语言形式用来表达人物情绪和感受的用法。 (应用实践) 将V- ing结构运用一篇关于西红柿大战的语篇中,并能够用V- ing结构写出一段描述节日庆典的文本。 3.(迁移创新)通过小组开展小型社会调查的方式,调查中国传统节日在不同年代的庆祝方式以及他们的看法。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Reading and Thinking +Workbook 课时3阅读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快速定位文本的主题句、快速抓取段落主旨的技巧,从而掌握语篇大意。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者绘制表格的方式,梳理、归纳、推理人们庆祝节日的原因以及春节习俗及背后的原因。 小组合作进行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确定本单元Project的展示方式(制作PPT、绘画海报、排练情景剧等方式)。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Listening and Talking课时4听说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关于情绪的表达,自由谈论节日。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Reading for Writing课时5写作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梳理出语篇大意,获取有关节日经历话题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Project课时6展示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独立完成workbook部分的练习; 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介绍一个中国节日。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单元作业设计
课型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指向和题目来源对应的核心素养Listening and Speaking书面作业个人作业: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节日表达的单词与词块。 小组作业: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国家的传统节日,确定小组展示的主题和分工。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 学生通过归纳节日相关的词汇和词块,复习巩固课上学习内容,为后续课程做好语言知识积累;学生通过和小组成员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节日,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内化,并能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作业: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并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题目来源:课本、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Discovering the Useful Structures书面作业; 口头作业; 实践作业个人作业: 完成Workbook语法习题; 预习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语篇,跟读录音。 小组作业: 通过小型的社会调查中国传统节日在不同年代的庆祝方式以及不同年代人们对庆祝方式是否有改变的看法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 学生通过完成Workbook 的Using Structure部分的单句语法题、翻译题、改写句子题,不仅巩固了V-ing结构的用法,而且让学生感知到这个结构在语篇中的情感和意义,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语篇并模仿录音,增强对英语语音语调、朗读方式的感知,提升英语朗读水平。 小组作业:通过小型的社会调查深入思考节日内涵,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来源:课本和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Reading and Thinking +Workbook Reading and Writing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个人作业:完成Workbook部分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的语言习题 小组作业:小组讨论确定想要介绍的节日,收集相关资料,小组成员讨论确定Project的展示方式(制作PPT、绘画海报、排练情景剧等)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 学生通过完成Workbook 部分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的习题,这部分的词义匹配题、句子填空题、翻译题能够巩固学生在前面学到的单词和词块,情景配对题为学生创设真实语境,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场合中的英语运用能力。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小组讨论来确定展示主题和展示方式并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来源:课本、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Listening and Talking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个人作业: 写一篇关于你的节日经历的演讲。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准备小组演讲。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通过写作任务,学生能够讲所学进行输出,进一步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 小组作业: 通过小组准备演讲,一方面为下一个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来源: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Reading for Writing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个人作业: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节日经历的作文 小组作业: 完成展示文稿的撰写,准备Project的报告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引导学生在积累了与节日活动、经历相关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本课所学写出一篇作文。(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小组作业: 学生在完成展示文稿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内化、运用已学语言知识以及评价、判断所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来源: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Project实践作业个人作业: 复习词汇与语法 小组作业: 修改小组合作成果,形成班级展示册设计意图: 个人作业:巩固本单元得词汇和语法知识。 小组作业: 小组成员共同整理调查记录、资料收集记录、文稿、PPT等成果,形成班级展示册,有助于学生们提升传播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文化)的英语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把文化知识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形成文明素养。此外,此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 来源:课本;课外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单元评价设计
新课标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其中,“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学习评价的设计应以主题语境为引领,聚焦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教学逻辑和评价逻辑的前后关联性和一致性。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课时是一节成果展示课,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成果的检验,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表现,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评价,并在这节课的最后,学生需要完成以下评价表,其中包括了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估要点既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关注了学习结果的要求,既关注学生在具体教学目标上的达成情况,也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方面的表现。这个评价表(学生用)指明了单元核心概念、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也指导了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学生单元总结和评价表单元主题学习任务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分值 (打勾)得分学习活动优良(10-8分)一般(7-5分)需要改进(5-0分)自评互评节日与庆祝能够听取不同国家民族的节日活动掌握语音同化规律和听前预测微技能,并能推测出对话中人物关系。关注听力中人物的说话的方式、语气、和提问方式等。通过阅读听力文本,归纳出街头采访、日常交际和导游讲解三种不同语篇类型的文本特点。通过对比和感悟,总结和归纳语音同化现象的规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国家节日、风俗习惯及其内涵和意义。听前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材料了解三个节日的文化背景,听后对听力文本中的节日活动进行归纳。能够口头描述节日庆典掌握“节日和庆典”单元主题语境下的单词与词块。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词汇进行分类。掌握V-ing作定语和表语的用法和意义。在例句中观察和分析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表意功能,运用V-ing结构完成西班牙番茄大战的语篇填空。归纳和积累V- ing 形式的情绪表达类的相关词汇并运用到英文交流和表达中。同桌之间运用V-ing结构描述节日活动和个人感受。能够从阅读文本中获取节日的意义和内涵通过比较、识别单元语篇之间的主次关系,梳理不同节日的文化信息。单元总结环节中对本单元的节日进行归纳和梳理。掌握论说文和日记的两种不同语篇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归纳、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深层含义。通过观察时态、人称、主题句等归纳语篇的体裁、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出批判性问题,深入探讨和反思社会发展变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前进行调查,课上通过对比和反思节日产生的历史渊源、节日习俗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感悟人们庆祝节日的多重缘由。提高阅读能力,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细读和猜词。阅读前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章大意,运用扫读和找读提取文本信息,以小组讨论和自由辩论等形式高度概括文本信息、处理相关语言。能够完成个人节日经历的写作任务能用本单元学的词汇和语法完成一篇有关节日经历的记叙文。使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体裁和结构,学习从哪些方面去描写节日经历。作文语句通顺,尽可能多地使用V-ing,书写漂亮。学习日记和记叙文中的语言特点,仿写文章中的高级句型。能够积极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态度:对主题有浓厚地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完成课后的小组作业,如确定小组分工明细,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做调查,写书面稿等。课上小组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演讲、PPT展示、海报展示、情景剧等)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合作交流:主动和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分工合作,能合作解决问题。收集资料:使用多种方法和各种媒介搜集资料,并有系统有条理地整理资料。成果展示:内容丰富,表达流利,表现力强。总计(满分150分):
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和发展水平,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因此,单元整体教学提倡教学评价设计优于教学活动,也就是过程性评价。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预先设计的评价标准及评价量表来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将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贯彻于课堂中,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制作了以下过程性评价表(教师用)。 过程性评价体系(教师版)评价内容一级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二级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对优秀文化的认同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学习 动机学习 态度学习 策略评价形式课堂表现能够掌握该单元主题语境下的词汇与语法,正确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及其内涵和意义。 能够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自信。能够梳理、归纳和概括语篇传递的信息。 回答开放性问题时有自己的见解,如深入探讨和反思社会发展变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堂上积极加入小组讨论,敢于表达。 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作业表现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基础性作业。作业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的资料。3. 作业思维良好,体现创新性,利用多种方式传播和介绍中华传统节日。3. 学习笔记优秀。 4. 能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多种渠道了解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更多的信息。课后表现能够全面提高学科活动中听、说、读、写、看的能力。4. 学科活动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树立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4. 课下能够主动提问有深度的问题,敢于提出质疑。5. 英语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并能按计划完成。 6. 能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7. 增强合作意识。 8. 根据表现完成自评和互评。
教案设计
课时一
听说课(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语篇分析
本课时的主题是“谈论节日活动”,本课语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听力材料包含了三段对话,该语篇介绍了三个国家的典型节日,阐述了节日服装、节日意义与节日活动。在听前部分,还使用了Video Time中的视频,视频以叙述的口吻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What:音频中有来自不同语境下的三段对话,分别是街头采访、日常交际和导游讲解。第一段对话中,一位外国记者在采访一名刚参加完成人礼的日本年轻女子对于这次活动的感受和随后的庆祝活动;第二段对话中,一位外国女生Carla在建议她的中国朋友Li Mei参加里约狂欢节应如何着装打扮;第三段对话中,一位中国导游在向外国游客们介绍中国元宵节的习俗。Video Time中的视频则是更详细的介绍了元宵节的时间、起源、庆祝活动、历史上有趣的典故等。 Why:通过三段对话和一个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元宵节、日本的成人礼和里约狂欢节,拓展视野,形成对不同节日的认知,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息和独特的节日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意识,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 How:语篇一(音频)中的对话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了不同的节日文化元素,体现了不同语境下不同语篇类型的文本特点,比如街头采访的随机性、朋友间的互动性和导游讲解的逻辑性,趣味性。语篇二(视频)中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元宵节,文本属于说明文。音频和视频中不仅大量使用了关于节日表达的单词与词块,还对本单元的目标语法结构进行了渗透,使用了许多V-ing形式,因此,学生可以在真实合理的语境中感知V-ing 的用法,为后续语法部分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于元宵节较为了解,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话表述元宵节,但是对日本和巴西的节日不太熟悉。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期,已具备基本的听说看能力,能够从音频和视频中直接获取信息,但是很难辨认存在语音同化现象的单词,且在听前预测和听中整合信息、判断对话中人物关系等方面需要加强。此外,本单元的授课时间在中国春节和元宵节附近,节日氛围浓厚,学生对于该话题比较感兴趣,有较强烈的表达欲望。
教学目标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描述节日庆典的词汇,如congratulation, ceremony, carnival, costumes, march, riddle, dress up等,初步感知V-ing的用法; 通过了解语音同化规律和听前预测微技能,在听中更好地提取和整合信息,推测对话中人物关系; 基本了解中国元宵节、日本成人礼和里约狂欢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节日。 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息和独特的节日文化元素,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关注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准确判断出对话中两人的关系和说话的场景; 2. 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上获取的节日信息和词汇表达,口头介绍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 1 Lead-inListen and guess: Ss listen to some music about festivals and guess what the festival is. Look and discuss: T guide S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ppreciate the poem on the opening page. S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hoto Q2: What’s the name of this festival and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通过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学习兴趣; 通过辛弃疾的词让学生体悟中文的美; 通过追问学生关于元宵节的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教师示范如何阐述节日的感受,为后面的输出部分搭建脚手架。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3’ IW GWStep 2 Pre-listeningT leads Ss to observe the photos, words and videos, guess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and answer several questions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festivals. (The video clip of Lantern festival is taken from Video Time.) Q1: Which festival does the picture/words/video refer to Q2: Which country does the festival come from Q3: What will people do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Q4:What might the listening material be about?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材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节日的文化背景,引起学生听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或构建相关知识,对即将听到的话题进行预测,为听力做准备。 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7’ IWStep 3 While-listeningListen for order: T plays the audio and asks Ss to focus on the main idea and get the order of the conversations. Listen for relationships: T shows the tips about how to gu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akers to Ss. Then, T plays the audio again and asks Ss to match each convers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Listen for details: T plays the audio and asks S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and make a list of each festival’s activities.培养学生听取大意、判断人物关系、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帮助学生归纳各节日的活动,为后面的输出作语言和内容上的铺垫。 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15’ IWStep 5 Post-listening / SpeakingT asks S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s together and discuss the feature of each type of conversation. T guides Ss to learn the learn the rules of the assimil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V-ing form in the scripts of the audio. T asks Ss to carry out a conversation on their favourite festival and how people celebrate if.通过阅读听力文本,归纳出街头采访、日常交际和导游讲解三种不同语篇类型的文本特点; 通过对比和感悟,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语音同化现象的规律; 引导学生关注听力文本中的V-ing形式的用法,为后面的语法学习做好铺垫;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12’ IW GWStep 6 SummaryT use the mind-map to help Ss conclude what they learned. T shows the criteria of the assessment and ask Ss to assess what they’ve learned.通过总结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通过自评表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3’ IW
课时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Individual assignment: Use a mind-map to summarize the word blocks and expression related to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Group assignment: Use the media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hen decide on the theme of group presentation and divide the group work.
课时评价设计
CriteriaExcellentGoodAverageNeeds improvementCan you gu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akers Can you describe the festivals that w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confidently and fluently Can you express your opinions on the festivals Can you pronounce assimilated sounds when necessary Do you want to show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to foreigners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关节日的一些表达方式,对课本上提到的三个国家的节日的庆祝活动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做到简单的谈论感兴趣的节日活动,这也为本单元最后的展示做了语言和内容上的准备。另外,这节课的上课时间在中国春节和元宵节的附近,所以话题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但是,因为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限,在最后的对话环节中,他们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和润色的地方。
课时二
语法课(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语篇分析
【What】 本课语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本课标题为“描述节日活动(Describe festival activities)”,旨在用V- ing形式作定语或表语来表达人物对节日活动的感受。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阅读教材给出的三个例句,关注V- ing的形式和特征,再寻找听力和阅读文本中用作定语和表语的V- ing形式。第二部分是阅读网络论坛上探讨四个不同节日的主题帖子(里约狂欢节、中国春节、感恩节和圣诞节),关注V- ing结构在真实语境的用法。第三部分是一个挖空语篇,用V- ing形式完成一篇描述西班牙布尼奥尔镇举行的节日庆祝活动——番茄大战(La Tomatina)的短文。 【How】 第一个语篇是网络回帖,属于新媒体语篇,四篇回帖按发布时间排列。语言特点上,四个回帖语篇口语化特征明显,主要讨论节日的庆祝活动和回帖人的感受;第二个语篇属于说明文,主要介绍西班牙的番茄大战,该语篇上下文语境突出,连贯性、逻辑性强。 【Why】第一个语篇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关注在真实语境中回帖人如何使用V-ing形式描述节日的所见所闻、各种庆祝活动以及节日感受;第二个语篇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目标语言,实现语境、语篇和语义的高度结合。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上一个课时中,学生已了解到一些节日以及节日活动,学生对这一话题应该熟悉又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在语法学习上习惯被动接受、机械操练,主动观察语法结构和归纳语法知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的能力较弱。基于以上学情,本节课紧扣单元主题语境,延续上一个课时的话题,借助节日活动描述和亲历者的情绪表达,帮助学生在同一主题语境下去感受和理解目标结构,并深入体会到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最后设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们用所学语法结构进行表达自我。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 在单元主题语境的相关语篇中中分辨V- ing结构作定语和表语的用法及意义; 2. 运用V- ing结构描述和阐释网络论坛帖子中相关节日活动并完成西班牙番茄大战的语篇填空; 3. 运用V- ing结构写一段描述节日庆典活动和自身情绪感觉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1.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真实语境理解V- ing结构作定语和表语的功能和意义。 2. 本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恰当运用V- ing结构描述节日活动和个人感受。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 1: Lead-inActivity 1Ss guess the name of festivals based on descriptions mainly taken from the first period. Q: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festival mentioned in the texts Teacher shows texts taken from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and asks S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dividually.通过文本复现和文本改编激活上一个课时已有话题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主题语境:节日的庆祝,并为呈现目标语V-ing结构作铺垫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3minsStep 2: PresentationActivity 21.Recognise the target structure. Ss go through the sentences and the text and circle the V-ing structure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functions and the meanings of these structures in pairs. 通过观察、示范讲解、分析、讨论所列句子中的V-ing结构,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V-ing形式作定语和作表语的表意功能。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3minsStep 3: PracticeActivity 31. Ss go through the texts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is the topic that they are discussing about in the online forum (2) How are the four texts organized (3)What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discussion 先对论坛帖回帖的主题、文本特征、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IW 4minsActivity 4Know more about La Tomatina through the text in Activity 3 on page 6.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about the picture on the textbook. Where are those people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are they feeling Why are they so excited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appropriate V-ing form in pairs. (3) What do you think of La Tomatina 通过新语篇的创设、图片描述和语篇填空,帮助学生理解文段内容,把握上下文语境和表达逻辑,使用正确的-ing形式描述番茄大战这一节日庆典,内化与运用所学内容;进而探讨对西班牙番茄大战的看法,让学生了解到别人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点,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TW 10mins Step 4: Production Ss write an essay to describe their favorite festival and festival activities by making use of the V-ing structure. Ss are supposed to finish their draft in 15 mins. One student present the essay to the class and another student makes evaluations.学生输出所学知识点,检查所学知识和能力。 学生互评,检测学生写作水平。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IW 20mins
课时板书设计
Unit4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V-ing structure Attribute Predicative to describe festival activities
课时作业设计
Individual homework Finish exercises on the Workbook. Group homework Survey how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were celebrate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people’s opinion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课时评价设计
自评: CriteriaExcellentGoodAverageNeeds improvementCan you recognize the functions of V-ing structure and apply it to describe your feelings Can you fill in the blanks of text in the textbook by using V-ing structure Can you write an essay about festival activity description by using V-ing structure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essay
小组互评: 你觉得小组分工合作合理吗? 你认为小组的资料收集全面吗? 你认为小组的合作氛围怎么样? 你认为小组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你认为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如果不足,你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最后的写作任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现语法和拼写错误,教师应该组织作文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效率。
课时三
阅读课(Reading and Thinking + Workbook)
语篇分析
本课时的主题是“探索节日和庆典背后的原因”,本课语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本节课。本课时主要学习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 和Workbook的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第一个语篇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是一篇论说文,该语篇探讨人们为何欢庆节日,对世界各地的人民庆祝节日的现象追根溯源,进而谈论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变化,启发读者体会节日文化的内在实质,感悟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望。 第二个语篇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是一篇论说文,该语篇结构清晰,开头段先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要地位以及春节的节日时长。第二、第三段分别介绍了人们在春节前、春节期间的传统和节日活动以及背后的原因。最后一段讲述了春节的目的和意义——除旧迎新,家庭团聚。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英语水平相对比较均衡,绝大多数同学在中等水平,经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基础,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探究一个节日的庆祝这个话题有较大的热情,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但是学生对人们庆祝节日的深层原因尚不了解。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通过看短视频、图片和标题预测或主旨大意做题技巧来获取文章大意。 读前预习,完成一定的词汇和短语积累。然后通读文章,获取与梳理节日的起源、共性特点、发展等信息。 完成课堂设置的阅读任务和掌握prediction、skimming、scanning、careful reading等阅读技巧。 学生能够分析与判断节日商业化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了解中西方节日在习俗,起源,重要性等文化方面的差异,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获取文章大意,了解不同节日由来、典故、习俗和会读文章。 (2)学生能够完成设计的4个阅读任务,学习和运用阅读技巧。 (3)学生了解到不同节日的习俗,起源和节日的重要性,会用自己所学的词句来表达节日的相关信息,且能完成以节日为主题的相关写作任务。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 1: Lead-in & Pre-readingActivity 1S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Q: What festivals do you celebrate with your family each year Q: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celebrate different festival 通过讨论与节日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头脑风暴人们庆祝节日的原因。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GW 3minsActivity 2Ss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based on the title and picture. Q: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guess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让学生根据课文图片和题目预测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养成找出关键词进而预测文章内容的习惯。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3minsStep 2: While-readingActivity 3Ss go through the text 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 and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通过给学生一定提示和技巧,引导其快速找出每段主题句,同时核实读前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GW 4minsActivity 4Ss should focus on each paragraph and find out the specific reasons for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as well as the supporting evidence. Q: What are reasons for which people celebrate festivals What are the supporting evidence. 通过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按照段落顺序逐一找出隐含在每 段中的具体原因,鼓励学生仔细揣摩和解读课文细节,尤其是这些细节与主题意义 之间的逻辑联系,从 而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6minsActivity 5Working in pairs, Ss are asked to draw a mind map in terms of the structure and main idea of the text.学生两两合作完成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语篇结构化分析,了解论说文的篇章结构特点及其逻辑层次。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GW 8minsActivity 6Extended reading: Ss read the text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nd complete the table. Custom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Reasons for the customs1.2.3.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节日习俗和背后的原因,本活动选取了Workbook上的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作为拓展性阅读。通过归纳整理语篇第二段的三个春节习俗以及对应的原因,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相关表达,为最后的展示课打基础。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8minsStep 3: Post-readingActivity 7Ss 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topic. Topic: Nowadays, people live in cities are not allowed to light firecrackers eve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s. What are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this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your investigation in the last assignment 教师设置了一个和上一次课时作业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顾反思其调查结果,并用英文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调查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汇报调查结果提升其口语输出能力。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GW 8mins
课时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个人:完成Workbook语言习题 小组:资料收集,确定展示方式(制作PPT、绘画海报、排练情景剧等) Individual assignment: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Workbook on page 61 . Group assignment: Collect information needed for the project and make decision on the method of presentation (PPT, posters, situational play, etc.).
课时评价设计
自评 CriteriaExcellentGoodAverageNeeds improvementCan you use different reading strategies to grasp the gist of the text Can you find out the reasons why people celebrate festivals in the text Can you draw a mind map to present how the text is organized Can you find out the reasons behind the mentioned customs in the second text
小组成员互评: 1.你觉得小组分工合作合理吗? 2.你认为小组的资料收集全面吗? 3.你认为小组的合作氛围怎么样? 4.你认为小组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5.你认为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如果不足,你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首先,由于时间限制,第二个语篇只让学生阅读了以及梳理归纳第二段,只让学生关注了语篇的内容,没办法让学生通篇阅读并且关注到语篇的逻辑和结构,这是一个遗憾。其次,最后一个展示小组调查结果的活动,由于学生口语水平有限,一些有趣的调查结果没能够充分展示出来。
课时四
听说课(Listening and Talking)
语篇分析
语篇内容:本课时的主题是“谈论节日经历”(Talk about festival experiences),这也是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谈论的话题。节日特色食品是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该部分的听说活动还为节日饮食文化提供了探讨和比较的空间。在示范对话中,听力语篇展现了中国学生Song Lin 询问加拿大朋友Max 回家过圣诞节的对话。示范对话语篇呈现了Song Lin 与朋友Joe谈论在中国过新年的不同经历。听力文本展现了中国学生 Song Lin询问加拿大朋友 Max回家过圣诞节的对话。通过听这个对话,学生可能会发现,虽然在节日起源和庆祝形式上有很多不同,但西方的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仍然颇为相似,比如:与亲友团聚,把家里装扮一番,吃一顿丰盛的家庭晚宴,与亲朋好友聊聊天,互相送礼物等。该板块的口语示范对话还呈现了Song Lin与朋友Joe谈论在中国过新年的经历,既讲述了假期中令人欢喜的部分,也提及了偶发的令人感到乏味和不快的事情。 主题意义:中国学生Song Lin谈到了节假日常常是人们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深化人际交往的好时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和父辈对待节假日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节假日的团聚也会带来不便、困扰和矛盾,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学生交流和探讨。这种带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讨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体特征:语篇中包含较多的表达喜悦、兴奋、乏味和厌烦等情绪的功能句式,在不同的对话场景中,展示语言的使用。对话语言点包含大量本单元的语言点:V-ing 形式。同时还包含如何回应他人的交际用语,渗透了对学生交际能力和情商的培养。
学情分析
本次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上课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单元一半知识的学习,所以对于节日文化的基本信息,节日庆典背后的文化有了较深的理解,可以顺利地完成相关主题下的文本信息的阅读和查找任务。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与节日相关的词汇和语块,可以较好的理解相关文本信息。学生的知识输入较好,但是输出的意识和能力还是不足,不能很好的用英文表达自己对于节日主题的相关理解和思考。此次教学将主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输出,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学目标
After the lesson, students can Learn the way to express feeling and emotions. know about the step to prepare a presentation. know more about minority festivals in China.
教学重难点
Key point: Master the usage of key words and phrases.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Difficult point: Let students master how to prepare a presentation.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 1: Lead-inActivity 1Ss 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Q: What do people do T explain the Translation Game and Ss answer the answer together. Eg. Watch fireworks Get red packets Ss watch pictures and brainstorm. Q: What do people eat 用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回忆阅读课内容,并补充更多的春节背景知识,达到复习和引入主题Talk about festival experiences的作用。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3minsStep 2: ListeningActivity 2T guides Ss to discuss questions Q1: What’s the best part in the Spring Festival Q2: 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 in America or in Canada T teaches Ss some new words about the typical food in Christmas.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回忆春节经历,并与国外圣诞节进行简单对比。 帮助学生获得听力前的语言积累,为后续听力做准备。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TW GW 5minsActivity 3Listen and choose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Brothers B. Friends C. Strangers 2. What’s the best part on Christmas morning for Max A. Apple pie B. Told stories C. Opening the presents 2. Listen to their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Ss should discuss the answers in group. Q1: What festival is Max talking about Q2: What did Max do during the festival Q3:What dishes did Max's mother cook Q4:What did Max and his family do during and after the dinner 3. Listen and guess What’s the meaning of dessert Something to eat B. Something to read C. Something to watch 4. Listen again and fill the blanks Expressing feelings and emotions How does Song Lin/Max feel ① it's always exciting for me. ②although it can get a bit boring in my hometown after a while. ③there seemed to be a lot of them in my area! Anyway, except for that, everything was fine. ④to be frank, the fireworks going off throughout the night were really annoying.锻炼学生预测听力文本,听关键词,提取信息的能力。 锻炼学生根据文本信息推测重难点单词意识。 3.帮助学生提取听力文本的语言知识点,学会表达喜悦、兴奋、乏味和厌烦等情绪的功能句式。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TW GW 10minsActivity 4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Ss read the listening recording, and then role play in group. 创造情景,利用听力文本锻炼学生真实表达的语言能力。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GW 5minsStep 3: TalkingActivity 5T and Ss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festivals experiences in Listening part. T asks Ss to share their festivals experiences in group. Topic: 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And how did you celebrate it in your family T teaches the structure of presentation, and Ss are encouraged to give a presentation in class. Tips for Effective Presentations Show your Passion and Connect with your Audience Keep it Simple: Concentrate on your Core Message Smile and Make Eye Contact with your Audience Relax, Breathe and Enjoy创设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进行一个英文版presentation方式,并尝试让其表达。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GW 15minsActivity 6Deep thinking T guide Ss to think the question based on their group work. Q: What are the core spirit of the festival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为下一节写作课和活动课做铺垫。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TW 2minsStep 4: HomeworkIndividual homework Write a presentation talking about your festival experience. Group homework Prepare your group presentation with your partner.学生输出所学知识点,检查所学知识和能力。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TW GW
课时板书设计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and Talking Language points frank, wedding, clap, respect, horrible, to be frank, go off, except for Listening skills Prediction; Key words; Use context to guess; Presentation structure Greeting -- What -- Why -- How -- Deep thinking -- Conclusion
课时作业设计
Individual homework Write a presentation talking about your festival experience. Group homework Prepare your group presentation with your partner.
课时评价设计
自评: CriteriaExcellentGoodAverageNeeds improvementCan you gu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akers Can you describe your festivals experiences by using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confidently and fluently Can you express your opinions on the festivals experiences Can you pronounce assimilated sounds when necessary Do you want to show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experiences to foreigners
小组互评: 你觉得小组分工合作合理吗? 你认为小组的资料收集全面吗? 你认为小组的合作氛围怎么样? 你认为小组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5.你认为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如果不足,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Talking部分的设计要尽可能的调到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自由表达。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具有逻辑性,学生在前半部分的表现非常好。但是最后的活动-presentation 的难度较大,学生表达的难度较大,造成了短暂的安静,这部分的活动可以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此外,教师要落实好课后的小组任务,给予及时的指导。
课时五
读写课(Reading for Writing)
语篇分析
该单元主题为“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该板块延续了前一课时Listening and Talking的话题“share your festival experience”, 但输出形式不同变成了写作,这一板块则要求学生将口头语言转换成文字。完成一篇有关节日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人们大多会在日记、博客介绍自己独特的节日经历,因此该板块选取了一篇关于“那达慕大会”的日记供阅读。通过阅读和学习这篇日记,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我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这一传统节日,还能从文中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色、娱乐精神及其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珍惜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What: 日记描述了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与朋友共度“那达慕大会”的经历。开篇段落介绍了“那达慕大会”的主题和整体感受,然后重点叙述了节目欢庆仪式前的场景、摔跤比赛和赛马比赛,最后对这一节日的经历于以总结。日记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 Why: 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通过本文想要传达什么理念、希望读者怎么做等等。作者通过分享自身“那达慕大会”的经历,传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色、娱乐精神及其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珍惜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描述情感的句式,让学生积累句式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How: 文章结构清晰,文本用几个明显的时间点表明写作顺序。文本中作者用了丰富的句式来表达情感(开篇段落:I experienced…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are so amazing to…主体段落:I absolutely enjoyed…;I can’t wait!;I was surprised to see;I was worried about…尾段:…was totally worth it.;I was quite moved by…),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应用的重点。文本还自然融人了本单元的目标语言结构—V-ing形式,其中不仅包括作定语和表语的用法,还包括作主语、宾语补足语等的用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四节课的学习,学生从听说读看四个方面充分获取了本单元主题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但在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上看,学生的输出能力较差,难以流畅且准确的用英文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情况在书面作业中尤其明显。结合学生平时测试中的读后续写练习的反馈情况,本节课将会重点讲解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自己的节日经验,同时锻炼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进行续写的能力。
教学目标
After the lesson, students can Learn some writing skills about describing activities in detail that can help them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festival experience. Strengthen their culture awar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教学重难点
Key point: 1. Learn some writing skills about describing activities in detail that can help them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festival experience. Difficult point: Strengthen their culture awar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1 Lead inActivity 1 Warm upHave you ever been to Inner Mongolia 2. Do you know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there 3.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Naadam Festival and talk about it. 利用多模态导入内蒙古的那达慕庆典,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L内在情感,引入主题。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5minsStep2: ReadingActivity 2S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 Q1: The passage is a (n) ___________. A. narration B. argumentation C. exposition Q2: In what order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diary And how do you know that Answer: ________ order Q3: According to the right information, we can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_____ parts. Ss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the structure if the passage in group. Opening: Activity: Feeling: Closing: 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抓取文章体裁,结构等关键信息,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GW 12minsActivity 3Ss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that describe the writer’s feelings and emoti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adjectives and write them down. Ss share these expressions in group. Ss read the sentence patterns below and use them to rewrite the opening sentence of the article. ①This was my first time spending ___________________ and it was an enjoyable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me. ② I’ll never forget ____________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itate sentences from the passage and then translate some sentences. ①中秋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定从) ②春节是我儿时最喜欢的节日,它会让我的家人都回来团聚。 ③ 节日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T makes a summary about the language feature of the passage. 分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该文章语言特色和仿写文章中的高级句型,为下一步的写作作好铺垫。 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GW 8minsStep3: WritingActivity 41.Discussion Q: What festival did you celebrate in February this year ” 引出我们的写作目标:分享你的春节经历,题目为:My Amazing Spring Festival Experience。 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IW GW 2minsActivity 51.Ss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write about a festival or a celebration you have experienced recently. Make notes of your ideas in the table and then write your draft. T invite someone to share his or her draft, and then make a simple assessment.分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组织语言,围绕小组确定的主题展示汇报。结合本课所学句型进行演讲稿的准备,为学生最后的活动展示做好充分铺垫。 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GW 13minsStep4: HomeworkIndividual homework Polish your writing--My Amazing Spring Festival Experience Group homework Help the reporter to finish presentation manuscript, and prepare your group show.
课时板书设计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左边 右边 My Amazing Spring Festival Experience Opening: when, whatI was worried about… Useful expressions: Naadam Body: preparations, activities part1: I experienced…for the first time… Closing: summaryI can’t wait! part 2: I was quite moved by… I absolutely enjoyed… I was surprised to see… part 3: …was totally worth it.
课时作业设计
1.Individual homework Polish your writing--My Amazing Spring Festival Experience 2.Group homework Help the reporter to finish presentation manuscript, and prepare your group show.
课时评价设计
作文同伴互评: Is the writing well-organised Is there an opening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Does each paragraph include the necessary details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his/her feelings and emotions Does the writer use the V-ing form correctly in the writing Are there any grammar, spelling. or punctuation errors 小组成员互评: 你觉得小组分工合作合理吗? 2. 你认为小组的资料收集全面吗? 3. 你认为小组的合作氛围怎么样? 4. 你认为小组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5.你认为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如果不足,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阅读文章难度较大,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达不到十分钟阅读,找全部信息,总结有用的结构。教师要给予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引导方式要再思考。 课后练习要注意与读后续写的练习,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反思如何将写作课的学习氛围调动起来。
课时六
项目展示课(Project)
语篇分析
本节课属于项目式学习,教材上有两个项目可以选择,一个是做一个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演讲或展示,教材上以壮族三月三举行的歌圩节为例子,展示了一张具有少数民族氛围感和节日气息的照片,以及该节日的大纲,包括了时间、地点、民族、节日活动、当地节日美食等信息。另一个项目是制作一张关于节日特色食物食谱的海报,教材上以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制作原料、制作过程为例子。本节课选取了项目一作为单元的大任务,并对项目一的任务进行了修改,扩宽了展示的内容和渠道,学生需要在这节课中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包括演讲、PPT展示、海报展示、情景剧等)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能够深入思考节日文化背后的文化意义及其发展的形式,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完成节日经历的谈论和写作。此外,各个小组已经完成了小组分工、资料收集、调查、完成初稿等准备工作,但是对于上台展示的技巧了解不够充分。
教学目标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熟练掌握本单元和节日庆典相关的词汇,巩固V-ing的用法; 通过口头演讲、表演、海报展示多种形式展示中国节日,发展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会自评和互评,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 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整合资料,展示小组成果,完整且自信地用英语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2. 小组根据自评和互评表,完善展示成果,完成书面输出,形成班级展示册。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提升点互动时间&模式Step 1 (Lead-in)T shows some pictures, key words and video clips, then asks Ss to guess which Chinese festival they are.通过猜谜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3’ IWStep 2 (Preparation)T guides Ss to think about what aspects should be included to introduce a festival and write an outline. T asks Ss to discuss the tips for effective presentations. T shows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Ss prepare for the performances. 引导学生关注展示的内容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完整和更流畅地完成展示。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7’ IW GWStep 3 (Show time)Groups take turns introducing a Chinese festival in various ways. T gives oral com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group. Ss complete th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of each group's performance on the evaluation form.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25’ GWStep 4 (Summary and assessment)T guide S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learned in this unit. Ss finish the self-assessment and peer-assessment of this unit.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总结和升华,学生能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自信,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5’ IW
课时板书设计
B3U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Give a presentation about a Chinese festival Tips: Content: time, place, origin, activities, food... Language: accuratey, fluently... Confidence: smile, eye-contact, passion, relax...
课时作业设计
Individual assignment: Review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this unit and complete the unit test paper. Group assignment: Revise and polish group presentation and form a collection of our class.
课时评价设计
Evaluation & Feedback(展示评价表) Group 1Group 2Group 3Group 4Group 5Group 6准备充分,内容丰富,资料符合主题。(40分)语句通顺,表达流利,能够自然地运用到V-ing。(30分)表现力强,能够自信地进行展示。(15分)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新。(15分)总分建议
教学反思
在本课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教师安排的展示中国节日这一任务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兴趣,同学们在做中学,表演中学,创造中学。学生在开始本单元学习时就开始为这个任务做语言积累和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多方面提升。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多尝试不同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