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选五之借助代词教学设计(含答案) 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选五之借助代词教学设计(含答案) 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29 01: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 “七选五” 解题技巧之借助代词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课程名称 依托代词指代突破高三 “七选五” 解题瓶颈
设计者 陆丰市龙山中学李丹霞
授课对象 高三普通班学生(词汇量中等,具备基础语法知识,“七选五” 解题逻辑薄弱,对语篇衔接手段敏感度低)
课时安排 1课时(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明确 it/they/this/that 等高频代词的指代规则,掌握指代 “人称、数、语义” 一致性原则 2. 能力目标:能通过 “看代词 — 思指代 — 析逻辑” 三步法解答 “七选五”,代词相关空正确率提升至 70% 以上 3. 情感目标:缓解高考备考焦虑,增强运用技巧解题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高频代词指代规则的实际应用;“三步解题法” 的落地操作 2. 难点:复杂语境中代词指代抽象事件 / 整个句子的判断;结合代词与逻辑关系破解难题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与代词指代相关的图片、例句,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代词的指代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竞赛、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路、共同探究解题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抢答、小组竞赛、真题练习等),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解题技巧。 4.讲练结合法:先讲解代词指代规则和解题步骤,再通过大量真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教学步骤及设计意图
步骤 具体操作 设计意图
学前热身 (5 minutes) 1.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中的 “Matching game” 内容,呈现与代词指代相关的图片、句子(如 “He is loved by many people for his sense of humour.”“Do you like the picture Yes. It's interesting. What are they doing ” 等)。 2.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每答对一题可为所在小组加 1 分。 3.导入新课:“在英语语篇中,代词是重要的衔接手段,而‘七选五’题型常常会利用代词指代来考查我们对文本逻辑的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代词指代技巧解答‘七选五’题目。” 4.我们就用‘代词指代’这把‘钥匙’,解决‘七选五’的失分难题。” 利用熟悉的图片导入代词的用法,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代词的指代现象,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知识讲解 (10 分钟) 1.代词指代规则讲解 教师结合课件内容,系统讲解常见代词的指代规则,通过具体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it:指代单数名词或整个句子,如 “Buying, storing, and cooking fish isn't difficult. It just requires a little knowledge.”(It 指代 “Buying, storing, and cooking fish”)。 they/them:指代复数名词,如 “By the time the last bats left the cave at about 10:30p.m. Tom and Jack had counted 1,242 bats! That was the most they had ever counted there.”(they 指代 Tom and Jack)。 one/ones:one 指代单数可数名词,ones 指代复数名词。 that/this:that 指代不可数名词或句子,this 指代单数名词或句子。 these/those:指代前句的复数名词。 强调使用代词的目的是避免重复,做题时需注意指代的人称、数的一致性。 2.解题步骤讲解 结合 2020 年全国 II 卷 “七选五” 真题例题(“In Asia,messaging platforms are growing rapidly... It’s been reported that 76 percent of employees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re using emojis at work.”),讲解运用代词指代解答 “七选五” 的三步法: 第一步:看。观察选项或空格前、后句中是否有代词,确定代词的类型(如 it、they、these 等)。 第二步:思考。根据代词的人称、数等特征,思考该代词替代上文中的什么内容。 第三步:分析。分析上下文逻辑关系,判断所指代内容是否使语义通顺,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高三学生时间紧张,用 “表格 + 真题案例” 简化知识,避免抽象讲解;“三步法” 将复杂解题过程拆解为可操作步骤,降低普通班学生的理解门槛,同时紧扣高考真题,增强实用性。
小组竞赛:探究与讨论 (15 分钟) 1.教师说明竞赛规则: 各小组通过抽签选择不同分值(2 分、3 分、4 分)的题目卡片(对应课件中的 Passage1 - Passage6)。 小组内成员进行 2 分钟讨论,共同分析题目,找出答案并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答案,阐述解题思路及代词指代关系,回答正确且思路清晰的小组获得相应分值。 2竞赛规则: ① 小组讨论 2 分钟,需完成 “找代词→标指代对象→选答案”(如 Passage5:“Recently, people study the connection... 37 In these places...”,需找出 “these places” 指代对象,匹配选项 G “recovery centers”); ② 每组派 1 名代表上台,用白板笔标注 “代词 + 指代对象”,并讲解解题思路(如 “我们找的代词是‘these places’,前文没提‘places’,选项 G 有‘recovery centers’,是复数地点,符合‘these places’指代,且‘康复花园’能衔接‘患者康复’,所以选 G”); ③ 教师根据 “标注准确性 + 思路清晰度” 打分(2 分题对应 2 分,4 分题对应 4 分),实时在黑板 “得分表” 记录。 教师引导:若小组卡壳,用 “提示语” 引导(如 “‘it’在选项 D 中,你们看看前文有没有单数名词?”),避免直接给答案,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1. “竞赛式设计” 激发普通班学生参与热情,“角色分配” 确保全员投入,避免 “少数人主导”。 2. 难度梯度任务兼顾差异化,让基础弱的小组能完成 2 分题,基础好的小组挑战 4 分题,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 3. “上台讲解” 强迫学生梳理思路,深化对技巧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应用与练习:高考真题实战 (10 分钟) 1.发放 2020 年新课标 Ⅲ 卷 “七选五” 真题练习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 2.提出练习要求: 讨论并分享解题线索(词汇复现、代词指代、逻辑关系等),明确哪个空可运用 “代词指代作用” 解题。 8 分钟内完成练习,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3.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评讲,详细分析每个空的解题思路,重点强调代词指代在解题中的应用,如 36 题通过 “it also gives...” 的 “it” 指代前文的 “the party”,选出选项 E;40 题通过 “this was so that...” 的 “this” 指代前文 “bring firewood to a new home as a gift”,选出选项 G。 1. 从 “片段练习” 过渡到 “完整套题”,模拟高考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技巧在整篇文章中的应用。 2. “独立完成 + 分享” 检验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相互借鉴思路,弥补个体漏洞;错题评讲强化 “代词 + 逻辑” 的结合应用。
总结与自我评估(3 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于代词指代的 “七选五” 解题步骤:看代词→思指代→析逻辑。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检查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能否在文本中注意到代词? 能否理解文本中代词的指代内容? 能否运用代词指代技巧解答阅读理解中的 “七选五” 题目? 3.教师强调:“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有解题技巧都建立在一定的词汇量之上,只有牢记单词和短语,技巧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即‘单词不背,技巧白费’。” 1. 总结时强化核心方法,同时针对普通班学生词汇薄弱问题给出明确要求,提醒备考重点。 2. 分层作业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设计题目” 让学生从 “解题者” 转变为 “出题者”,深化对语篇逻辑的理解。
布置作业 (2 分钟) 1.完成 2022 年全国 I 卷 “七选五” 真题(另一张学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代词指代技巧解题,并在题目旁标注解题思路。 2.小组合作设计一道 “七选五” 题目,确定 5 个句子的分布位置,下节课展示设计成果并说明设计理由(另一张学案)。
三 板书设计
解题三步法 看:找选项、空格前后的代词 思:判断代词指代内容(人称、数) 析:分析逻辑,核对语义
小组竞赛得分: G1 G2 G3 G4 G5 G6
四 教学反思
1. 亮点成效: 全程以高考真题为载体,技巧直接指向学生错题,课后抽查显示 70% 的学生能独立用代词线索解 1-2 道错题,比课前提升 40%,学生反馈 “技巧有用、能落地”。 - “竞赛 + 分享” 让课堂氛围活跃,原本沉默的学生也参与讨论,课堂参与度提升至 80% 以上。
2. 不足改进: 部分学生对 “指代整个句子的代词”(如 “that” 指代事件)仍理解困难,下次课需增加 “指代抽象事件” 的专项练习(如 “Smoking is bad. That’s why we quit.”)。 - 真题演练时间较紧(部分学生未写完),下次可调整为 10 分钟,并提前打印真题,节省读题时间。
3.后续衔接 本节课聚焦 “代词指代”,后续可衔接 “词汇复现”“逻辑关系” 等技巧,形成 “七选五” 解题技巧体系,定期通过错题复盘巩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