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ppt)[湖北等地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ppt)[湖北等地适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9 15:36:57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人教新版 七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七上语文 新考向情境题 阶段性检测
七上语文第2单元测试卷
范围:第2单元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是连接心灵的纽带,为此班级
将开展“挚爱亲情”主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拾取藏在时光中的爱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湖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题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轻轻地打开书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
的亲情深深地感染了我:那个化为金色花的孩子跟母亲捉迷藏时
的匿笑,透着孩子纯真的爱;还有那暴雨中为红莲提供荫蔽的荷
叶,传达着无私的母爱……让我这个心绪不宁的少年不再徘徊。
在语文的世界里,真挚动人的亲情是滋润冷漠心田的一股股暖
流!
亲情是自然的春光,炽烈而烂漫;亲情是生命的姊妹,温柔
而美好;亲情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
生命,呵护万物。她使空气清新、河水澄清、百花缤纷、彩蝶飞
舞,她是唯一没有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亲情是谆谆教诲,语
重心长;亲情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当你牙牙学语时,亲情是
( );当你熬夜备考时,亲情是暖暖的热茶;当你取得理想成
绩时,亲情是激动的泪花。#1.2
1.(3分)请你为主题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荫蔽( ) ②徘徊( ) ③炽烈( )
yīn
huái
chì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
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 )
C
A. 无声的拥抱 B. 耐心的拥抱 C. 耐心的解答 D. 无声的解答
3.(3分)小湖打算在第二段插入一副关于“孝亲”的对联,请你帮
他从顺序混乱的词语中整理出上下联。
遍撒 尽抒 儿女情 椿萱意
上联:蓝天____________
下联:大地____________
遍撒椿萱意
尽抒儿女情
4.(3分)小湖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
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重读“真挚动人”,突出“亲情”的本质特征,强调亲情
具有真诚、深切的情感力量,强化情感浓度。
【示例二】重读“滋润冷漠心田”,“滋润”与“冷漠”形成对比,既
能体现亲情对心灵的治愈作用,又与前文“心绪不宁”“不再徘徊”
的情感转变相呼应,凸显亲情的温暖力量。
5.(8分)亲情与友情共同编织成生命的经纬,小湖喜欢以诗会友,
依据古诗文写了一段话,请你帮他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我想与胸怀天下,写下“①__________,
若出其中;②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的政治家曹
操交友;我想与托月寄情,写下“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
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仙李白交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
直到夜郎西
友;我想与道尽漂泊凄苦,写下“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___”的散曲大家马致远交友;我想与饱受战乱之苦,写下“
⑦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的诗圣杜甫交友;我还想与思念家乡,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⑧
_________________”的唐代诗人李益交友。与他们交友,我必定
受益无穷!#5.1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正是江南好风景
一夜征人尽望乡
活动二:打捞童年里的故事
(阅读与鉴赏 45分)
(一)小语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商 鞅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摘录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摘录三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
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 三枚,临
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
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
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陆绩怀橘》)
【注释】 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②怀:装到怀里。
6.(2分)【批注】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都突出了“信”的重要性,强调了为人处世应信守承诺。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7.(2分)【随感】诗中后两句诗人认为后人不应轻易否定商鞅,
因为他具备治国的能力,能确保______有效推行,表达了对商鞅
的______。
政令
赞赏
8.(4分)【圈点】小语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年:______ ②委:______
③对:______ ④遗:____________
年龄
丢下
回答
给予,赠送
9.(3分)【释义】小语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
成现代汉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正午时分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10.(2分)【句读】小语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
标示(限两处)。
其 父 康 曾 为 庐 江 太 守 与 袁 术 交 好
[答案] 其 父 康/曾 为 庐 江 太 守/与 袁 术 交 好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语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
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 陆绩是三国时的吴国人,他是陆康的儿子。
B. 选文篇幅短小精悍,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品质主要通过对话、
行动揭示出来。
C. 袁术认为陆绩从小知道孝顺母亲,长大必然成才。
D. 选文作者认为陆绩怀橘的做法有点奇怪,不赞同他这样做。
[解析] D项,选文中并未提及作者的看法,选项无中生有。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中的陈元方和陆绩有什么共同点?
你最想和谁交朋友 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聪明机智。(1分)
【示例一】我最想和陈元方交朋友。因为他品行刚正,据理力争,
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示例二】我最想和陆绩交朋友。因为他为人孝顺,有好吃的东
西能想着带回去给母亲吃,是值得相交的朋友。(2分,言之有理
即可)
[解析] 附摘录三参考译文: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庐江太
守之职,与袁术往来密切。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
术叫人拿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把三个橘子装到怀里,临走
向袁术拜辞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
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
“这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
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对此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
道此事。
(二)在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情以其特殊的魅力和温暖感动着每
一个人,小语想和你一起深入文章体会祖孙情深。
山里栗花开
李月玲
①我的家乡盛植栗树。栗花一旦绽放,便霸气十足地遍布整
个县域的山坡、平地,遮住山绣球、山茉莉以及其他一切零星的
野花。山里风大,栗花在苍翠间随风舞动,像翻滚的海浪,像漫
天的繁星。
②栗子花香味独特,浓郁醇厚。这香气随风飘过山林,飘过
田野,一直飘进农户家的院子里。“熏醉了,吃饱了,灌了一肚子
香。”农人满面喜气地说。这个季节,他们要蹲在栗树下拔草,把
树根周围的草清理干净,秋天好捡栗子。守着村里栗树林干活的
农人,不少已是做爷爷的人了。
③我爷爷在世时,除去种地,每年都要打理进了城的儿女们
的栗树。
④春天,儿女们匆匆回来,给栗树剪完枝,又匆匆地回市里。
爷爷捡拾掉落一地的枝条,在栗树周围挖沟,撒上肥,期待着栗
树茂盛地长起来。
⑤夏天,栗树开花前,再给栗树来一次修剪。待花落了,再
施一次肥。
⑥秋天,成熟的栗子掉落,爷爷就拿起口袋,钻进栗子坡去
捡掉落满地的果实。
⑦爷爷用栗果喂饱一个个口袋后,儿女们也差不多要回家,
爷爷就拿出一部分栗子,炒着分给大家吃。
⑧一个月后的某天,我回老家看爷爷,他像以往那样看着我
嘿嘿地笑,然后转身回屋,从柜子上拎起个塑料袋,把攒着的一
大袋栗子送到我手里,里面居然是黄澄澄的、饱满的香甜栗仁!
栗仁有十几斤。我知道,生栗子去皮很难,栗子表皮坚硬不说,
栗仁外面还包裹一层茸毛软皮,极其难剥。这么多生栗仁,爷爷
得用多少时间剥完呢?我眼眶酸胀,不敢再看爷爷热切的眼睛,
只得抬头看向窗外的院子,耳边是爷爷絮絮的话。他说,给我留
的栗子,他怕放坏了,天天睡觉前剥点……我抓住爷爷的手,他
粗糙的手掌令人心疼。
⑨而今,虽然栗树仍像往年一样,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却没人拿着口袋等待栗子成熟落地、等着我们回家去拿了。父亲
带领我们钻进栗子坡,捡拾掉落一地的栗果。我们猫着腰,循着
栗果的踪迹,一颗一颗拾起,时间一长,腰酸得像缀上了秤砣。
那时,我才体会到爷爷每年秋天捡栗子的辛苦。九十岁的爷爷每
年要捡满好几袋,他的腰要疼多久呢?可我从没听过他抱怨。也
许,当爷爷看到满地油亮可爱的栗果,想到儿女们回家来拿走满
满几袋栗子,内心更多的是兴奋和欣喜吧。
⑩我们村种栗子年头不算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龙板
栗大量出口。那时同村有个叔叔在县里工作,每次回家都会讲邻
村的板栗多么好吃、出口板栗多么赚钱。村里人听得满眼羡慕,
后来在那个叔叔的帮助下购来栗树苗,在自家山坡、地里栽上了。
如今,栗子产品已从单一的糖炒栗子发展到栗子罐头、冰栗子、
栗子鸡……家乡人的生活里,栗子无处不在,就连新人结婚,也
要在新娘的被角里缝进几颗饱满的大栗子和甜枣,祝福新人“早立
子”。
爷爷总爱让我们猜谜语:刺猬猬,套红袍,红袍裹着毛绒
袄,袄里睡个小胖小。这个谜语太简单了,我们都懒得应,但爷
爷觉得他把我们难住了,得意地笑着。
栗花再开时,没人再给我们说这个谜底显而易见的谜语了。
但萦绕在山间空气中的栗花香,总让我想起爷爷那袋如珍宝一般
的栗仁。
我站在栗树林里,就像陪着爷爷。我们一起闻着栗花香,
一起听着栗果掉落的声音。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17日,有删改)#1.1.14
13.(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 栗树在作者家乡被广泛种植,花开时香气浓郁,覆盖整个县域。
B. 第④—⑥段主要写爷爷及儿女们给栗树剪枝、施肥,再到收获
栗子的过程。
C. 文中爷爷剥栗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孙女深深的挂念和无私
的爱。
D. “早立子”的祝福反映了栗子名字的好听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
[解析] D项,“栗子名字的好听”于文无据。
14.(3分)有同学认为第⑨段中“我”和父亲去捡栗子是赘笔,没
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意。(1分)第⑨段通过描写“我”和父亲捡栗子时的不容易,
从侧面衬托了爷爷的辛苦(1分),表达了“我们”对爷爷的心疼、
理解、感激、敬佩、怀念(1分)。
15.(4分)小语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改为《秋天的怀念》,小
文说还是《山里栗花开》更好,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
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觉得《山里栗花开》更好。(1分)因为这个标题渲染
了山里栗花盛开的美好画面,烘托了爷爷和农人们的勤劳能干、
吃苦耐劳、执着坚守以及爷爷对孩子的浓浓爱心(1分),用“栗
花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栗子一年一度的大丰收让农人们的
生活幸福美好(1分),表达了作者对爷爷和农人们的赞美,以及
对山中农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1分)。
(三)父爱如山,温暖一生。小语想邀请你一起感受无声的父爱。
停在角落里的自行车
胡忠喜
①每当回到老家的时候,我都会到空荡荡的房间里去转一转。
看着墙上字迹依稀可辨的奖状、泛黄斑驳的日历海报,还有一些
藏在灰尘里的小饰品,我的内心不免又一次悸动。正当我无限惆
怅之际,一个被透明塑料罩子精心包裹的大物件,突然引燃了我
记忆的引线。
②那是我中学时骑的凤凰牌自行车。
③关于这辆车子,还得从我小学毕业那年说起。小学毕业后
我被分到了离家很远的二中,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就成了困扰我的
难题。父亲咬咬牙为我买了辆自行车。
④不同于别的孩子刻骨铭心的学车经历,这一块的记忆对于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来说,倒很温馨。在附近的一片
麦场里,我们姐弟几人轮番相互扶着,很快就学会了骑车,而这
也逐渐抵消掉了我对骑车上下学的焦虑。
⑤但是,正式上路和在麦场里随便练练还是大有区别的。去
二中上学的那条公路是条运煤专线,经常有大车来往,三岔路口
那里更是路况复杂。父亲不放心我,决定先带我几天。
⑥那时,上学的时间很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骑上车,喊我
坐到后座上,我却好半天都没坐上去。
⑦“你怎么这么慢!”父亲有点生气了。
⑧终于,在经过几次艰难的尝试之后,我坐了上去,屁股只
坐了后半部分一点点,整个人摇摇欲坠,只能用手指死死勾住铁
座子。我本应该在父亲骑稳后再往前挪一挪,可是一想到要与他
的后背靠得如此近,我便难为情地往后躲了躲。于是,在一个拐
弯处,由于惯性,我被甩了下去。
⑨“你怎么……”父亲终究是恨铁不成钢,但又没把话说完。
也许在他心中我就是那个总不能让他满意的孩子吧。
⑩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生疏的距离。在他看
来,我是个性格古怪、满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孩子,而他在我
的记忆中似乎永远是那么严厉而不苟言笑的。
也许有时候,打破某种隔阂只需要一件小事或者一样东西,
说像我对父亲的认识的改变居然会从这辆自行车开始。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周五放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
地冲出了校门,我也畅快地飞驰在回家路上。骑车到一处拐弯时,
因为要躲避前车,我一个急刹车,然后就摔倒了。当时我头磕在
了地上,晕过去了。
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清醒过来。忍着剧烈的头痛,
我开始努力地收集散落的记忆碎片,可是一种担心也在逐渐滋长。
我想既然我摔得这样严重,那么那辆贵重的凤凰牌自行车肯定也
被我摔坏了,要知道,父亲平日里可是格外珍惜这辆自行车的。
一想到这些,我就很担心,悄悄地看了看停在门口的车子。
自行车除一点轻微的车漆擦伤外,还丢了一个螺帽。我不敢告诉
父亲,只能祈祷他看在我受伤的份上不要再骂我。
父亲终究没有批评我,这让我也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几
天后,我无意俯下身看了看车子,惊讶地发现,那颗丢失的螺帽
又被重新安了上去。后来听母亲说,那天自我受伤昏迷后,父亲
一直默默地守在我的床边,晚上又打着手电筒把我的车子检修了
一遍。
那是多么不起眼的一个螺帽啊,即使认真看也未必能发现。
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其实也是心细如发的,是在乎我的。一直以来
我都认为家里这么多孩子,也许我就是那个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
吧,直到那天我才明白,其实父亲给我的爱并未少一分。
如今,看着这辆尘封在角落里的自行车,往事又一幕幕地
浮现在了眼前。我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不再拘谨地坐在
车后,而是抱着父亲宽阔的后背,去感受他温热的心跳。
也许只有这样亲密的接触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温暖,才
能让我读懂一位父亲深邃而细腻的爱!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3期,有删改)#1.2
16.(3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父亲的态度与认知也发
生着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表格。
事件 父亲骑车带 “我”上学, 在拐弯处 “我”被甩下 车 (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看到丢失 的螺帽又 被重新装 上 看着角落里
的自行车
“我”骑车摔倒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
“我”的 态度与 认知 认为父亲不 满意“我” 担心,祈祷父亲 不要骂“我” (2)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续表
意识到父亲在乎“我”
渴望和父亲亲密接触,感受父爱的温暖
17.(2分)文章第⑩段中说“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
生疏的距离”,文中“我”的哪些表现体现出“我”与父亲之间的生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坐在自行车后不敢靠近父亲的后背;②“我”骑车摔倒,看
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不敢告诉父亲,祈祷父亲不要骂“我”。
(每点1分)
18.(2分)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父亲是一个有责任心、关爱子女的人,因“我”上学远,父亲为
“我”买自行车,且“我”开始骑车上学时,父亲不放心,载着“我”
上学;②父亲是一个严厉、不苟言笑的人,父亲因为“我”上后座的
速度慢而生气,因为“我”掉下车而有恨铁不成钢之感;③父亲是一
个心思细腻、温暖的人,“我”受伤昏迷后,父亲一直守护着“我”,
在夜晚又把自行车检修了一遍,并默默安好缺失的螺帽。
(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和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说说本文
是否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
第二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
之间真挚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
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与单元导语中的“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
感情”等描述相契合。(1分)它以“自行车”为线索,从多个角度
细腻地展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有父亲对“我”的默默付出与关爱,
也有“我”对父爱的逐渐理解与感悟,丰富了读者对亲情的感受和
理解,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真挚与美好,所以适合作
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2分,意对即可)
(四)小语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朝花夕
拾》。
《五猖会》选段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
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
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因为东关离城远,
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
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浏览文段,整体感知】
20.(2分)《五猖会》选段中的“盛事”指的是( )
A
A. 迎神赛会 B. 看社戏 C. 摘豌豆 D. 雪地捕鸟
【精读文段,前后勾连】
21.(2分)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说说在“我”将要坐
起来时,“她”为什么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还没有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这对有点儿迷信的 “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关乎一年的运气。(2分,意对即可)
【联读文本,迁移探究】
小语发现《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与《阿长与〈山海
经〉》两篇文章可以放在一起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
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
么 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
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
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6.4
22.(2分)结合文段和整本书内容,判断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
和《五猖会》的对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 前者主要展现普通人的温情,后者主要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
制。
B.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和《五猖会》中的父亲,都是鲁迅
笔下典型的封建家长形象。
C. 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将阿长的粗鄙与善良对比,后者将看会
前后的喜悦与压抑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张力。
D. 《阿长与〈山海经〉》以《山海经》为线索串联事件,《五猖会》以
“看会”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两文均表现作者对童年经历的深刻反思。
[解析] B项,长妈妈虽然有些迷信和唠叨,但她善良、热心,是
典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并非“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五猖
会》中的父亲强制“我”背诵《鉴略》,用父权压制儿童天性,是
“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
23.(2分)对照两个选段,结合整本书,说说从中你看到了一个
怎样的童年鲁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他对百草园游戏的喜爱,对五猖会的期待以及对阿妈的“恭喜”
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好奇、贪玩、率真,充满童真童趣的童
年鲁迅。(2分,意对即可)
活动三:抒写对亲情的注解
(表达与交流 55分)
24.(5分)亲情,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
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在网络上流传着“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
四句颇能反映出当今某些孩子的心态。请你对说这些话的现象发
表看法,不少于 150 字。
①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这四句话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对父母说的话,在这
些看似随口一说的话中,透露的是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天底下的
父母都将自己的孩子视作宝贝,关怀备至。而孩子有时因为学业
的压力,或者与同学交往出现障碍,就忽略父母的关心,甚至说
一些刺伤父母的话,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网络流传的冷暴力
口语折射出当今某些孩子的自私冷漠,其中包含的某些教育问题
更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任务二: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请从以
下景物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用它来表达你家任意一个亲人对
你的爱,句式不限。
备选景物: 灯塔 暖阳 小溪 彩虹 翠竹 春风
示例:灯塔——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座灯塔,他总是在我害怕
无助的时候给我光亮,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小溪——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一条小溪,潺潺水声是她
平日对我的细语关怀,涓涓细流是她对我绵绵不绝的爱意,一直
滋润着我的心田。
【示例二】暖阳——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缕暖阳,他总是无微不
至地照顾我,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温暖,认真帮我分析原因,带
我走出困境。
25.(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引领着史铁生“好好儿活”,
要活得有尊严;《散步》中莫怀戚引领着家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体悟生命的意义……同学们,在你的人生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
引领着你前行。请以《引路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秋天的菊花是母亲留给史铁生最后的礼物,让他能
好好地活;莫怀戚和妻子背上的世界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承
载着责任,孕育着希望……请将《____是给我的礼物》补充完整,
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安慰鼓励,都曾给我
们无尽的勇气与向上的力量。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有许多生活
细节、细小物件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
文不少于 6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3.4
[答案] 作文略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
七上语文第2单元测试卷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是连接心灵的纽带,为此班级将开展“挚爱亲情”主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拾取藏在时光中的爱
(积累与运用20分)
小湖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题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轻轻地打开书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亲情深深地感染了我:那个化为金色花的孩子跟母亲捉迷藏时的匿笑,透着孩子纯真的爱;还有那暴雨中为红莲提供荫蔽的荷叶,传达着无私的母爱……让我这个心绪不宁的少年不再徘徊。
在语文的世界里,真挚动人的亲情是滋润冷漠心田的一股股暖流!
亲情是自然的春光,炽烈而烂漫;亲情是生命的姊妹,温柔而美好;亲情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她使空气清新、河水澄清、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有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亲情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亲情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当你牙牙学语时,亲情是( );当你熬夜备考时,亲情是暖暖的热茶;当你取得理想成绩时,亲情是激动的泪花。
1.(3分)请你为主题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荫蔽(yīn)②徘徊(huái)③炽烈(chì)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C)
A.无声的拥抱 B.耐心的拥抱 C.耐心的解答 D.无声的解答
3.(3分)小湖打算在第二段插入一副关于“孝亲”的对联,请你帮
他从顺序混乱的词语中整理出上下联。
遍撒尽抒儿女情椿萱意
上联:蓝天遍撒椿萱意
下联:大地尽抒儿女情
4.(3分)小湖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示例一】重读“真挚动人”,突出“亲情”的本质特征,强调亲情具有真诚、深切的情感力量,强化情感浓度。【示例二】重读“滋润冷漠心田”,“滋润”与“冷漠”形成对比,既能体现亲情对心灵的治愈作用,又与前文“心绪不宁”“不再徘徊”的情感转变相呼应,凸显亲情的温暖力量。
5.(8分)亲情与友情共同编织成生命的经纬,小湖喜欢以诗会友,依据古诗文写了一段话,请你帮他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我想与胸怀天下,写下“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的政治家曹操交友;我想与托月寄情,写下“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仙李白交
友;我想与道尽漂泊凄苦,写下“⑤夕阳西下,⑥断肠人在天涯”的散曲大家马致远交友;我想与饱受战乱之苦,写下“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的诗圣杜甫交友;我还想与思念家乡,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⑧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唐代诗人李益交友。与他们交友,我必定受益无穷!
活动二:打捞童年里的故事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小语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商鞅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摘录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摘录三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①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②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陆绩怀橘》)
【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②怀:装到怀里。
6.(2分)【批注】诗中“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都突出了“信”的重要性,强调了为人处世应信守承诺。
7.(2分)【随感】诗中后两句诗人认为后人不应轻易否定商鞅,因为他具备治国的能力,能确保政令有效推行,表达了对商鞅的赞赏。
8.(4分)【圈点】小语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年:年龄②委:丢下
③对:回答④遗:给予,赠送
9.(3分)【释义】小语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您)正午时分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10.(2分)【句读】小语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标示(限两处)。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答案]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语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陆绩是三国时的吴国人,他是陆康的儿子。
B.选文篇幅短小精悍,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品质主要通过对话、行动揭示出来。
C.袁术认为陆绩从小知道孝顺母亲,长大必然成才。
D.选文作者认为陆绩怀橘的做法有点奇怪,不赞同他这样做。
[解析]D项,选文中并未提及作者的看法,选项无中生有。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中的陈元方和陆绩有什么共同点?你最想和谁交朋友 请简述理由。
共同点:聪明机智。(1分)
【示例一】我最想和陈元方交朋友。因为他品行刚正,据理力争,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示例二】我最想和陆绩交朋友。因为他为人孝顺,有好吃的东西能想着带回去给母亲吃,是值得相交的朋友。(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附摘录三参考译文: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庐江太守之职,与袁术往来密切。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把三个橘子装到怀里,临走向袁术拜辞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
“这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对此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
(二)在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情以其特殊的魅力和温暖感动着每一个人,小语想和你一起深入文章体会祖孙情深。
山里栗花开
李月玲
①我的家乡盛植栗树。栗花一旦绽放,便霸气十足地遍布整个县域的山坡、平地,遮住山绣球、山茉莉以及其他一切零星的野花。山里风大,栗花在苍翠间随风舞动,像翻滚的海浪,像漫天的繁星。
②栗子花香味独特,浓郁醇厚。这香气随风飘过山林,飘过田野,一直飘进农户家的院子里。“熏醉了,吃饱了,灌了一肚子香。”农人满面喜气地说。这个季节,他们要蹲在栗树下拔草,把树根周围的草清理干净,秋天好捡栗子。守着村里栗树林干活的农人,不少已是做爷爷的人了。
③我爷爷在世时,除去种地,每年都要打理进了城的儿女们的栗树。
④春天,儿女们匆匆回来,给栗树剪完枝,又匆匆地回市里。爷爷捡拾掉落一地的枝条,在栗树周围挖沟,撒上肥,期待着栗树茂盛地长起来。
⑤夏天,栗树开花前,再给栗树来一次修剪。待花落了,再施一次肥。
⑥秋天,成熟的栗子掉落,爷爷就拿起口袋,钻进栗子坡去捡掉落满地的果实。
⑦爷爷用栗果喂饱一个个口袋后,儿女们也差不多要回家,爷爷就拿出一部分栗子,炒着分给大家吃。
⑧一个月后的某天,我回老家看爷爷,他像以往那样看着我嘿嘿地笑,然后转身回屋,从柜子上拎起个塑料袋,把攒着的一大袋栗子送到我手里,里面居然是黄澄澄的、饱满的香甜栗仁!栗仁有十几斤。我知道,生栗子去皮很难,栗子表皮坚硬不说,栗仁外面还包裹一层茸毛软皮,极其难剥。这么多生栗仁,爷爷得用多少时间剥完呢?我眼眶酸胀,不敢再看爷爷热切的眼睛,只得抬头看向窗外的院子,耳边是爷爷絮絮的话。他说,给我留的栗子,他怕放坏了,天天睡觉前剥点……我抓住爷爷的手,他粗糙的手掌令人心疼。
⑨而今,虽然栗树仍像往年一样,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却没人拿着口袋等待栗子成熟落地、等着我们回家去拿了。父亲带领我们钻进栗子坡,捡拾掉落一地的栗果。我们猫着腰,循着栗果的踪迹,一颗一颗拾起,时间一长,腰酸得像缀上了秤砣。那时,我才体会到爷爷每年秋天捡栗子的辛苦。九十岁的爷爷每年要捡满好几袋,他的腰要疼多久呢?可我从没听过他抱怨。也许,当爷爷看到满地油亮可爱的栗果,想到儿女们回家来拿走满满几袋栗子,内心更多的是兴奋和欣喜吧。
⑩我们村种栗子年头不算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龙板栗大量出口。那时同村有个叔叔在县里工作,每次回家都会讲邻村的板栗多么好吃、出口板栗多么赚钱。村里人听得满眼羡慕,后来在那个叔叔的帮助下购来栗树苗,在自家山坡、地里栽上了。如今,栗子产品已从单一的糖炒栗子发展到栗子罐头、冰栗子、栗子鸡……家乡人的生活里,栗子无处不在,就连新人结婚,也要在新娘的被角里缝进几颗饱满的大栗子和甜枣,祝福新人“早立子”。
爷爷总爱让我们猜谜语:刺猬猬,套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个小胖小。这个谜语太简单了,我们都懒得应,但爷爷觉得他把我们难住了,得意地笑着。
@栗花再开时,没人再给我们说这个谜底显而易见的谜语了。但萦绕在山间空气中的栗花香,总让我想起爷爷那袋如珍宝一般的栗仁。
我站在栗树林里,就像陪着爷爷。我们一起闻着栗花香,一起听着栗果掉落的声音。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17日,有删改)
13.(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栗树在作者家乡被广泛种植,花开时香气浓郁,覆盖整个县域。
B.第④—⑥段主要写爷爷及儿女们给栗树剪枝、施肥,再到收获栗子的过程。
C.文中爷爷剥栗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孙女深深的挂念和无私的爱。
D.“早立子”的祝福反映了栗子名字的好听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
[解析]D项,“栗子名字的好听”于文无据。
14.(3分)有同学认为第⑨段中“我”和父亲去捡栗子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1分)第⑨段通过描写“我”和父亲捡栗子时的不容易,从侧面衬托了爷爷的辛苦(1分),表达了“我们”对爷爷的心疼、理解、感激、敬佩、怀念(1分)。
15.(4分)小语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改为《秋天的怀念》,小文说还是《山里栗花开》更好,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觉得《山里栗花开》更好。(1分)因为这个标题渲染了山里栗花盛开的美好画面,烘托了爷爷和农人们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执着坚守以及爷爷对孩子的浓浓爱心(1分),用“栗花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栗子一年一度的大丰收让农人们的生活幸福美好(1分),表达了作者对爷爷和农人们的赞美,以及对山中农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1分)。
(三)父爱如山,温暖一生。小语想邀请你一起感受无声的父爱。
停在角落里的自行车
胡忠喜
①每当回到老家的时候,我都会到空荡荡的房间里去转一转。看着墙上字迹依稀可辨的奖状、泛黄斑驳的日历海报,还有一些藏在灰尘里的小饰品,我的内心不免又一次悸动。正当我无限惆怅之际,一个被透明塑料罩子精心包裹的大物件,突然引燃了我记忆的引线。
②那是我中学时骑的凤凰牌自行车。
③关于这辆车子,还得从我小学毕业那年说起。小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了离家很远的二中,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就成了困扰我的难题。父亲咬咬牙为我买了辆自行车。
④不同于别的孩子刻骨铭心的学车经历,这一块的记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来说,倒很温馨。在附近的一片麦场里,我们姐弟几人轮番相互扶着,很快就学会了骑车,而这也逐渐抵消掉了我对骑车上下学的焦虑。
⑤但是,正式上路和在麦场里随便练练还是大有区别的。去二中上学的那条公路是条运煤专线,经常有大车来往,三岔路口那里更是路况复杂。父亲不放心我,决定先带我几天。
⑥那时,上学的时间很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骑上车,喊我坐到后座上,我却好半天都没坐上去。
⑦“你怎么这么慢!”父亲有点生气了。
⑧终于,在经过几次艰难的尝试之后,我坐了上去,屁股只坐了后半部分一点点,整个人摇摇欲坠,只能用手指死死勾住铁座子。我本应该在父亲骑稳后再往前挪一挪,可是一想到要与他的后背靠得如此近,我便难为情地往后躲了躲。于是,在一个拐弯处,由于惯性,我被甩了下去。
⑨“你怎么……”父亲终究是恨铁不成钢,但又没把话说完。也许在他心中我就是那个总不能让他满意的孩子吧。
⑩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生疏的距离。在他看来,我是个性格古怪、满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孩子,而他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永远是那么严厉而不苟言笑的。
也许有时候,打破某种隔阂只需要一件小事或者一样东西,说像我对父亲的认识的改变居然会从这辆自行车开始。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周五放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校门,我也畅快地飞驰在回家路上。骑车到一处拐弯时,因为要躲避前车,我一个急刹车,然后就摔倒了。当时我头磕在了地上,晕过去了。
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清醒过来。忍着剧烈的头痛,我开始努力地收集散落的记忆碎片,可是一种担心也在逐渐滋长。我想既然我摔得这样严重,那么那辆贵重的凤凰牌自行车肯定也被我摔坏了,要知道,父亲平日里可是格外珍惜这辆自行车的。
一想到这些,我就很担心,悄悄地看了看停在门口的车子。
自行车除一点轻微的车漆擦伤外,还丢了一个螺帽。我不敢告诉父亲,只能祈祷他看在我受伤的份上不要再骂我。
父亲终究没有批评我,这让我也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几天后,我无意俯下身看了看车子,惊讶地发现,那颗丢失的螺帽又被重新安了上去。后来听母亲说,那天自我受伤昏迷后,父亲一直默默地守在我的床边,晚上又打着手电筒把我的车子检修了一遍。
那是多么不起眼的一个螺帽啊,即使认真看也未必能发现。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其实也是心细如发的,是在乎我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家里这么多孩子,也许我就是那个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吧,直到那天我才明白,其实父亲给我的爱并未少一分。
如今,看着这辆尘封在角落里的自行车,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了眼前。我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不再拘谨地坐在车后,而是抱着父亲宽阔的后背,去感受他温热的心跳。
也许只有这样亲密的接触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温暖,才能让我读懂一位父亲深邃而细腻的爱!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3期,有删改)
16.(3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父亲的态度与认知也发生着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表格。
事件 父亲骑车带“我”上学,在拐弯处 “我”被甩下车 (1)“我”骑车摔倒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 看到丢失的螺帽又被重新装上 看着角落里的自行车
“我”的 态度与 认知 认为父亲不满意“我” 担心,祈祷父亲不要骂“我” (2)意识到父亲在乎“我” (3)渴望和父亲亲密接触,感受父爱的温暖
17.(2分)文章第⑩段中说“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生疏的距离”,文中“我”的哪些表现体现出“我”与父亲之间的生疏?
①“我”坐在自行车后不敢靠近父亲的后背;②“我”骑车摔倒,看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不敢告诉父亲,祈祷父亲不要骂“我”。(每点1分)
18.(2分)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①父亲是一个有责任心、关爱子女的人,因“我”上学远,父亲为“我”买自行车,且“我”开始骑车上学时,父亲不放心,载着“我”上学;②父亲是一个严厉、不苟言笑的人,父亲因为“我”上后座的速度慢而生气,因为“我”掉下车而有恨铁不成钢之感;③父亲是一个心思细腻、温暖的人,“我”受伤昏迷后,父亲一直守护着“我”,在夜晚又把自行车检修了一遍,并默默安好缺失的螺帽。(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和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说说本文是否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
第二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本文与单元导语中的“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等描述相契合。(1分)它以“自行车”为线索,从多个角度细腻地展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有父亲对“我”的默默付出与关爱,也有“我”对父爱的逐渐理解与感悟,丰富了读者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真挚与美好,所以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2分,意对即可)
(四)小语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朝花夕拾》。
《五猖会》选段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浏览文段,整体感知】
20.(2分)《五猖会》选段中的“盛事”指的是(A)
A.迎神赛会 B.看社戏 C.摘豌豆 D.雪地捕鸟
【精读文段,前后勾连】
21.(2分)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说说在“我”将要坐起来时,“她”为什么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因为“我”还没有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这对有点儿迷信的“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关乎一年的运气。(2分,意对即可)
【联读文本,迁移探究】
小语发现《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与《阿长与〈山海经〉》两篇文章可以放在一起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9记得么 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
22.(2分)结合文段和整本书内容,判断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的对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前者主要展现普通人的温情,后者主要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B.《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和《五猖会》中的父亲,都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封建家长形象。
C.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将阿长的粗鄙与善良对比,后者将看会前后的喜悦与压抑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张力。
D.《阿长与〈山海经〉》以《山海经》为线索串联事件,《五猖会》以“看会”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两文均表现作者对童年经历的深刻反思。
[解析]B项,长妈妈虽然有些迷信和唠叨,但她善良、热心,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并非“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五猖会》中的父亲强制“我”背诵《鉴略》,用父权压制儿童天性,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
23.(2分)对照两个选段,结合整本书,说说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
从他对百草园游戏的喜爱,对五猖会的期待以及对阿妈的“恭喜”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好奇、贪玩、率真,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鲁迅。(2分,意对即可)
活动三:抒写对亲情的注解
(表达与交流55分)
24.(5分)亲情,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在网络上流传着“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四句颇能反映出当今某些孩子的心态。请你对说这些话的现象发表看法,不少于150字。
①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示例】这四句话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对父母说的话,在这些看似随口一说的话中,透露的是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天底下的父母都将自己的孩子视作宝贝,关怀备至。而孩子有时因为学业的压力,或者与同学交往出现障碍,就忽略父母的关心,甚至说一些刺伤父母的话,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网络流传的冷暴力口语折射出当今某些孩子的自私冷漠,其中包含的某些教育问题更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任务二: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请从以下景物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用它来表达你家任意一个亲人对你的爱,句式不限。
备选景物:灯塔暖阳小溪彩虹翠竹春风
示例:灯塔——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座灯塔,他总是在我害怕无助的时候给我光亮,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示例一】小溪——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一条小溪,潺潺水声是她平日对我的细语关怀,涓涓细流是她对我绵绵不绝的爱意,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
【示例二】暖阳——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缕暖阳,他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温暖,认真帮我分析原因,带我走出困境。
25.(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引领着史铁生“好好儿活”,要活得有尊严;《散步》中莫怀戚引领着家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同学们,在你的人生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引领着你前行。请以《引路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秋天的菊花是母亲留给史铁生最后的礼物,让他能好好地活;莫怀戚和妻子背上的世界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承载着责任,孕育着希望……请将《是给我的礼物》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安慰鼓励,都曾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向上的力量。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有许多生活细节、细小物件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
七上语文第2单元测试卷
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是连接心灵的纽带,为此班级将开展“挚爱亲情”主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拾取藏在时光中的爱
(积累与运用20分)
小湖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题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轻轻地打开书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亲情深深地感染了我:那个化为金色花的孩子跟母亲捉迷藏时的匿笑,透着孩子纯真的爱;还有那暴雨中为红莲提供荫蔽的荷叶,传达着无私的母爱……让我这个心绪不宁的少年不再徘徊。
在语文的世界里,真挚动人的亲情是滋润冷漠心田的一股股暖流!
亲情是自然的春光,炽烈而烂漫;亲情是生命的姊妹,温柔而美好;亲情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她使空气清新、河水澄清、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有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亲情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亲情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当你牙牙学语时,亲情是( );当你熬夜备考时,亲情是暖暖的热茶;当你取得理想成绩时,亲情是激动的泪花。
1.(3分)请你为主题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荫蔽(yīn)②徘徊(huái)③炽烈(chì)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和谐。(C)
A.无声的拥抱 B.耐心的拥抱 C.耐心的解答 D.无声的解答
3.(3分)小湖打算在第二段插入一副关于“孝亲”的对联,请你帮
他从顺序混乱的词语中整理出上下联。
遍撒尽抒儿女情椿萱意
上联:蓝天遍撒椿萱意
下联:大地尽抒儿女情
4.(3分)小湖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示例一】重读“真挚动人”,突出“亲情”的本质特征,强调亲情具有真诚、深切的情感力量,强化情感浓度。【示例二】重读“滋润冷漠心田”,“滋润”与“冷漠”形成对比,既能体现亲情对心灵的治愈作用,又与前文“心绪不宁”“不再徘徊”的情感转变相呼应,凸显亲情的温暖力量。
5.(8分)亲情与友情共同编织成生命的经纬,小湖喜欢以诗会友,依据古诗文写了一段话,请你帮他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我想与胸怀天下,写下“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的政治家曹操交友;我想与托月寄情,写下“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仙李白交
友;我想与道尽漂泊凄苦,写下“⑤夕阳西下,⑥断肠人在天涯”的散曲大家马致远交友;我想与饱受战乱之苦,写下“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的诗圣杜甫交友;我还想与思念家乡,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⑧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唐代诗人李益交友。与他们交友,我必定受益无穷!
活动二:打捞童年里的故事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小语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商鞅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摘录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摘录三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①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②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陆绩怀橘》)
【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②怀:装到怀里。
6.(2分)【批注】诗中“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都突出了“信”的重要性,强调了为人处世应信守承诺。
7.(2分)【随感】诗中后两句诗人认为后人不应轻易否定商鞅,因为他具备治国的能力,能确保政令有效推行,表达了对商鞅的赞赏。
8.(4分)【圈点】小语在摘录中标注了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年:年龄②委:丢下
③对:回答④遗:给予,赠送
9.(3分)【释义】小语用横线画出了最难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您)正午时分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10.(2分)【句读】小语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标示(限两处)。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答案]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语对摘录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陆绩是三国时的吴国人,他是陆康的儿子。
B.选文篇幅短小精悍,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品质主要通过对话、行动揭示出来。
C.袁术认为陆绩从小知道孝顺母亲,长大必然成才。
D.选文作者认为陆绩怀橘的做法有点奇怪,不赞同他这样做。
[解析]D项,选文中并未提及作者的看法,选项无中生有。
12.(3分)【反思】摘录二、三中的陈元方和陆绩有什么共同点?你最想和谁交朋友 请简述理由。
共同点:聪明机智。(1分)
【示例一】我最想和陈元方交朋友。因为他品行刚正,据理力争,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示例二】我最想和陆绩交朋友。因为他为人孝顺,有好吃的东西能想着带回去给母亲吃,是值得相交的朋友。(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在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情以其特殊的魅力和温暖感动着每一个人,小语想和你一起深入文章体会祖孙情深。
山里栗花开
李月玲
①我的家乡盛植栗树。栗花一旦绽放,便霸气十足地遍布整个县域的山坡、平地,遮住山绣球、山茉莉以及其他一切零星的野花。山里风大,栗花在苍翠间随风舞动,像翻滚的海浪,像漫天的繁星。
②栗子花香味独特,浓郁醇厚。这香气随风飘过山林,飘过田野,一直飘进农户家的院子里。“熏醉了,吃饱了,灌了一肚子香。”农人满面喜气地说。这个季节,他们要蹲在栗树下拔草,把树根周围的草清理干净,秋天好捡栗子。守着村里栗树林干活的农人,不少已是做爷爷的人了。
③我爷爷在世时,除去种地,每年都要打理进了城的儿女们的栗树。
④春天,儿女们匆匆回来,给栗树剪完枝,又匆匆地回市里。爷爷捡拾掉落一地的枝条,在栗树周围挖沟,撒上肥,期待着栗树茂盛地长起来。
⑤夏天,栗树开花前,再给栗树来一次修剪。待花落了,再施一次肥。
⑥秋天,成熟的栗子掉落,爷爷就拿起口袋,钻进栗子坡去捡掉落满地的果实。
⑦爷爷用栗果喂饱一个个口袋后,儿女们也差不多要回家,爷爷就拿出一部分栗子,炒着分给大家吃。
⑧一个月后的某天,我回老家看爷爷,他像以往那样看着我嘿嘿地笑,然后转身回屋,从柜子上拎起个塑料袋,把攒着的一大袋栗子送到我手里,里面居然是黄澄澄的、饱满的香甜栗仁!栗仁有十几斤。我知道,生栗子去皮很难,栗子表皮坚硬不说,栗仁外面还包裹一层茸毛软皮,极其难剥。这么多生栗仁,爷爷得用多少时间剥完呢?我眼眶酸胀,不敢再看爷爷热切的眼睛,只得抬头看向窗外的院子,耳边是爷爷絮絮的话。他说,给我留的栗子,他怕放坏了,天天睡觉前剥点……我抓住爷爷的手,他粗糙的手掌令人心疼。
⑨而今,虽然栗树仍像往年一样,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却没人拿着口袋等待栗子成熟落地、等着我们回家去拿了。父亲带领我们钻进栗子坡,捡拾掉落一地的栗果。我们猫着腰,循着栗果的踪迹,一颗一颗拾起,时间一长,腰酸得像缀上了秤砣。那时,我才体会到爷爷每年秋天捡栗子的辛苦。九十岁的爷爷每年要捡满好几袋,他的腰要疼多久呢?可我从没听过他抱怨。也许,当爷爷看到满地油亮可爱的栗果,想到儿女们回家来拿走满满几袋栗子,内心更多的是兴奋和欣喜吧。
⑩我们村种栗子年头不算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龙板栗大量出口。那时同村有个叔叔在县里工作,每次回家都会讲邻村的板栗多么好吃、出口板栗多么赚钱。村里人听得满眼羡慕,后来在那个叔叔的帮助下购来栗树苗,在自家山坡、地里栽上了。如今,栗子产品已从单一的糖炒栗子发展到栗子罐头、冰栗子、栗子鸡……家乡人的生活里,栗子无处不在,就连新人结婚,也要在新娘的被角里缝进几颗饱满的大栗子和甜枣,祝福新人“早立子”。
爷爷总爱让我们猜谜语:刺猬猬,套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个小胖小。这个谜语太简单了,我们都懒得应,但爷爷觉得他把我们难住了,得意地笑着。
@栗花再开时,没人再给我们说这个谜底显而易见的谜语了。但萦绕在山间空气中的栗花香,总让我想起爷爷那袋如珍宝一般的栗仁。
我站在栗树林里,就像陪着爷爷。我们一起闻着栗花香,一起听着栗果掉落的声音。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17日,有删改)
13.(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栗树在作者家乡被广泛种植,花开时香气浓郁,覆盖整个县域。
B.第④—⑥段主要写爷爷及儿女们给栗树剪枝、施肥,再到收获栗子的过程。
C.文中爷爷剥栗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孙女深深的挂念和无私的爱。
D.“早立子”的祝福反映了栗子名字的好听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
[解析]D项,“栗子名字的好听”于文无据。
14.(3分)有同学认为第⑨段中“我”和父亲去捡栗子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1分)第⑨段通过描写“我”和父亲捡栗子时的不容易,从侧面衬托了爷爷的辛苦(1分),表达了“我们”对爷爷的心疼、理解、感激、敬佩、怀念(1分)。
15.(4分)小语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改为《秋天的怀念》,小文说还是《山里栗花开》更好,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觉得《山里栗花开》更好。(1分)因为这个标题渲染了山里栗花盛开的美好画面,烘托了爷爷和农人们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执着坚守以及爷爷对孩子的浓浓爱心(1分),用“栗花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栗子一年一度的大丰收让农人们的生活幸福美好(1分),表达了作者对爷爷和农人们的赞美,以及对山中农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1分)。
(三)父爱如山,温暖一生。小语想邀请你一起感受无声的父爱。
停在角落里的自行车
胡忠喜
①每当回到老家的时候,我都会到空荡荡的房间里去转一转。看着墙上字迹依稀可辨的奖状、泛黄斑驳的日历海报,还有一些藏在灰尘里的小饰品,我的内心不免又一次悸动。正当我无限惆怅之际,一个被透明塑料罩子精心包裹的大物件,突然引燃了我记忆的引线。
②那是我中学时骑的凤凰牌自行车。
③关于这辆车子,还得从我小学毕业那年说起。小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了离家很远的二中,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就成了困扰我的难题。父亲咬咬牙为我买了辆自行车。
④不同于别的孩子刻骨铭心的学车经历,这一块的记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来说,倒很温馨。在附近的一片麦场里,我们姐弟几人轮番相互扶着,很快就学会了骑车,而这也逐渐抵消掉了我对骑车上下学的焦虑。
⑤但是,正式上路和在麦场里随便练练还是大有区别的。去二中上学的那条公路是条运煤专线,经常有大车来往,三岔路口那里更是路况复杂。父亲不放心我,决定先带我几天。
⑥那时,上学的时间很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骑上车,喊我坐到后座上,我却好半天都没坐上去。
⑦“你怎么这么慢!”父亲有点生气了。
⑧终于,在经过几次艰难的尝试之后,我坐了上去,屁股只坐了后半部分一点点,整个人摇摇欲坠,只能用手指死死勾住铁座子。我本应该在父亲骑稳后再往前挪一挪,可是一想到要与他的后背靠得如此近,我便难为情地往后躲了躲。于是,在一个拐弯处,由于惯性,我被甩了下去。
⑨“你怎么……”父亲终究是恨铁不成钢,但又没把话说完。也许在他心中我就是那个总不能让他满意的孩子吧。
⑩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生疏的距离。在他看来,我是个性格古怪、满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孩子,而他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永远是那么严厉而不苟言笑的。
也许有时候,打破某种隔阂只需要一件小事或者一样东西,说像我对父亲的认识的改变居然会从这辆自行车开始。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周五放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校门,我也畅快地飞驰在回家路上。骑车到一处拐弯时,因为要躲避前车,我一个急刹车,然后就摔倒了。当时我头磕在了地上,晕过去了。
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清醒过来。忍着剧烈的头痛,我开始努力地收集散落的记忆碎片,可是一种担心也在逐渐滋长。我想既然我摔得这样严重,那么那辆贵重的凤凰牌自行车肯定也被我摔坏了,要知道,父亲平日里可是格外珍惜这辆自行车的。
一想到这些,我就很担心,悄悄地看了看停在门口的车子。
自行车除一点轻微的车漆擦伤外,还丢了一个螺帽。我不敢告诉父亲,只能祈祷他看在我受伤的份上不要再骂我。
父亲终究没有批评我,这让我也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几天后,我无意俯下身看了看车子,惊讶地发现,那颗丢失的螺帽又被重新安了上去。后来听母亲说,那天自我受伤昏迷后,父亲一直默默地守在我的床边,晚上又打着手电筒把我的车子检修了一遍。
那是多么不起眼的一个螺帽啊,即使认真看也未必能发现。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其实也是心细如发的,是在乎我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家里这么多孩子,也许我就是那个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吧,直到那天我才明白,其实父亲给我的爱并未少一分。
如今,看着这辆尘封在角落里的自行车,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了眼前。我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不再拘谨地坐在车后,而是抱着父亲宽阔的后背,去感受他温热的心跳。
也许只有这样亲密的接触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温暖,才能让我读懂一位父亲深邃而细腻的爱!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3期,有删改)
16.(3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对父亲的态度与认知也发生着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表格。
事件 父亲骑车带“我”上学,在拐弯处 “我”被甩下车 (1)“我”骑车摔倒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 看到丢失的螺帽又被重新装上 看着角落里的自行车
“我”的 态度与 认知 认为父亲不满意“我” 担心,祈祷父亲不要骂“我” (2)意识到父亲在乎“我” (3)渴望和父亲亲密接触,感受父爱的温暖
17.(2分)文章第⑩段中说“学生时代的我,就这样与父亲保持着生疏的距离”,文中“我”的哪些表现体现出“我”与父亲之间的生疏?
①“我”坐在自行车后不敢靠近父亲的后背;②“我”骑车摔倒,看到自行车丢了一个螺帽,不敢告诉父亲,祈祷父亲不要骂“我”。(每点1分)
18.(2分)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①父亲是一个有责任心、关爱子女的人,因“我”上学远,父亲为“我”买自行车,且“我”开始骑车上学时,父亲不放心,载着“我”上学;②父亲是一个严厉、不苟言笑的人,父亲因为“我”上后座的速度慢而生气,因为“我”掉下车而有恨铁不成钢之感;③父亲是一个心思细腻、温暖的人,“我”受伤昏迷后,父亲一直守护着“我”,在夜晚又把自行车检修了一遍,并默默安好缺失的螺帽。(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和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说说本文是否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
第二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本文与单元导语中的“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等描述相契合。(1分)它以“自行车”为线索,从多个角度细腻地展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有父亲对“我”的默默付出与关爱,也有“我”对父爱的逐渐理解与感悟,丰富了读者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真挚与美好,所以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2分,意对即可)
(四)小语想请你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和她一起阅读《朝花夕拾》。
《五猖会》选段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浏览文段,整体感知】
20.(2分)《五猖会》选段中的“盛事”指的是(A)
A.迎神赛会 B.看社戏 C.摘豌豆 D.雪地捕鸟
【精读文段,前后勾连】
21.(2分)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说说在“我”将要坐起来时,“她”为什么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因为“我”还没有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这对有点儿迷信的“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关乎一年的运气。(2分,意对即可)
【联读文本,迁移探究】
小语发现《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与《阿长与〈山海经〉》两篇文章可以放在一起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9记得么 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
22.(2分)结合文段和整本书内容,判断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的对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前者主要展现普通人的温情,后者主要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B.《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和《五猖会》中的父亲,都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封建家长形象。
C.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将阿长的粗鄙与善良对比,后者将看会前后的喜悦与压抑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张力。
D.《阿长与〈山海经〉》以《山海经》为线索串联事件,《五猖会》以“看会”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两文均表现作者对童年经历的深刻反思。
23.(2分)对照两个选段,结合整本书,说说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
从他对百草园游戏的喜爱,对五猖会的期待以及对阿妈的“恭喜”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好奇、贪玩、率真,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鲁迅。(2分,意对即可)
活动三:抒写对亲情的注解
(表达与交流55分)
24.(5分)亲情,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在网络上流传着“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四句颇能反映出当今某些孩子的心态。请你对说这些话的现象发表看法,不少于150字。
①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示例】这四句话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对父母说的话,在这些看似随口一说的话中,透露的是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天底下的父母都将自己的孩子视作宝贝,关怀备至。而孩子有时因为学业的压力,或者与同学交往出现障碍,就忽略父母的关心,甚至说一些刺伤父母的话,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网络流传的冷暴力口语折射出当今某些孩子的自私冷漠,其中包含的某些教育问题更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任务二: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请从以下景物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用它来表达你家任意一个亲人对你的爱,句式不限。
备选景物:灯塔暖阳小溪彩虹翠竹春风
示例:灯塔——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座灯塔,他总是在我害怕无助的时候给我光亮,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示例一】小溪——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一条小溪,潺潺水声是她平日对我的细语关怀,涓涓细流是她对我绵绵不绝的爱意,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
【示例二】暖阳——爸爸对我的爱就像一缕暖阳,他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温暖,认真帮我分析原因,带我走出困境。
25.(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引领着史铁生“好好儿活”,要活得有尊严;《散步》中莫怀戚引领着家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同学们,在你的人生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引领着你前行。请以《引路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秋天的菊花是母亲留给史铁生最后的礼物,让他能好好地活;莫怀戚和妻子背上的世界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承载着责任,孕育着希望……请将《是给我的礼物》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安慰鼓励,都曾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向上的力量。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有许多生活细节、细小物件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