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12: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训练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双选)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B.化学方程式中CO 与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C.参加反应的CO 与 O2的质量比为2:l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不变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
3、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Mg+O22MgO
4、用如图装置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锥形瓶引燃红磷
B.红磷下方细沙的作用是隔热
C.系有气球的玻璃管可缓冲气压,保证安全
D.实验后天平指针右偏可能是橡胶塞未塞紧
5、在点燃条件下,甲与一定量的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2S+H2O
C.若在该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乙,则乙与丙可进一步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丁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随乙物质的质量变化而改变
6、“铜绿”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X+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u2O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7、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 6 1 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对
9、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4g氢气与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g沉淀.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2% B. 24% C. 36% D. 50%
11、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12、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A. B.
C. D.
1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折线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14、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15、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
C.NaClO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16、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中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H2 + O22H2O B.
C. D.
二、填空题。
18、(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学校的一次检测中: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9、可用X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5CO ===I2 + 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测定CO的含量。请写出X的化学式 。
20、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
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2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写出反应类型:
(1)C10H18O2在氧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22、如图所示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23、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
24、某学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编号 A B C D
反应前/g 55.5 55.3 55.6 55.8
反应后/g 55.5 58.5 54.2 54.8
(1)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四组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两次称量,得到下表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大”)。
(3)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质量 D 原子数目 E 分子数目
四、计算题。
25、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作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 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训练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双选)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B.化学方程式中CO 与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C.参加反应的CO 与 O2的质量比为2:l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不变
【答案】BD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
【答案】B
3、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Mg+O22MgO
【答案】A
4、用如图装置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锥形瓶引燃红磷
B.红磷下方细沙的作用是隔热
C.系有气球的玻璃管可缓冲气压,保证安全
D.实验后天平指针右偏可能是橡胶塞未塞紧
【答案】A
5、在点燃条件下,甲与一定量的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2S+H2O
C.若在该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乙,则乙与丙可进一步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丁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随乙物质的质量变化而改变
【答案】C
6、“铜绿”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X+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u2O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D
7、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答案】B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 6 1 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9、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4g氢气与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C
10、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g沉淀.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2% B. 24% C. 36% D. 50%
【答案】C
11、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答案】C
12、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折线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答案】C
14、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答案】D
15、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
C.NaClO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B
16、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中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答案】D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H2 + O22H2O B.
C. D.
【答案】C
二、填空题。
18、(1)在A+B===C+D的反应中,如果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3∶5。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和为160 g,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在学校的一次检测中: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100 25
19、可用X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5CO ===I2 + 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测定CO的含量。请写出X的化学式 。
【答案】P2O5
20、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
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答案】氢 氧
2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写出反应类型:
(1)C10H18O2在氧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答案】(1)2C10H18O2+27O220CO2+18H2O;
(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2、如图所示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氢气; 2:1;
(2)氢原子、氧原子 ; 2H2O 2H2↑+O2↑;
a管气体是b管气体体积的2倍
23、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27
三、实验与探究题。
24、某学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编号 A B C D
反应前/g 55.5 55.3 55.6 55.8
反应后/g 55.5 58.5 54.2 54.8
(1)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四组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两次称量,得到下表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大”)。
(3)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质量 D 原子数目 E 分子数目
【答案】(1)AB (2)增大 (3)密闭 (4)AD
四、计算题。
25、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作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 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1)7:25 (2)33.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