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牛肚子里旅行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在牛肚子里旅行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7 11:24:3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在牛肚子里旅行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


本课目标
目录
新知导入

精读课文

课外拓展

课堂评价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深入体会故事中青头对朋友的真诚关爱与勇敢无畏精神,进一步感受儿童文学中传递的美好情感,增强对积极价值观的认同。
通过分析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人物心情与性格,提高有感情朗读对话的能力,积累描写人物语言和心情的语句。
结合文本细节分析青头帮助红头的方法,理解“反刍” 现象,培养逻辑分析与知识迁移能力。
深入感受童话中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体会童话通过生动情节传递情感与知识的独特魅力,提升对童话的审美鉴赏能力。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体会它的心情变化。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着急、害怕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悲哀、绝望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高兴、感激
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青头的帮助。想一想,青头是怎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为救朋友、不惧危险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的胃有四个胃室,前三个主要是储存食物的,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知识丰富
反刍现象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经过了牛嘴、第一个胃室、第二个胃室,又回到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这一过程,被称为“反刍”。
科学小贴士
chú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善于鼓励、安慰朋友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不要哭,就当是一次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吧!”
勇敢、聪明
乐观
在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进牛嘴→牛的第一个胃室→牛的第二个胃室→牛嘴→出牛肚子
青头:珍惜友情 勇敢无畏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讲了青头在好朋友红头被牛吞掉以后,用知识巧妙救出红头的故事,表现了青头的 ,对朋友 ,以及____________的精神。
真诚的关爱
智慧
勇敢无畏
主题概括
牛胃的组成和功能:成年牛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组成。瘤胃内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很大一部分饲料在此消化。网胃的功能如同筛子,将随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铁丝等存留其中。瓣胃的功能主要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挤压、磨碎饲料。皱胃又称真胃,其作用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
拓展一
拓展二
和蟋蟀有关的歇后语
蟋蟀打架——看谁嘴硬
蟋蟀斗公鸡——各有一长
拆掉房子捉蟋蟀——因小失大
牛的胃有( )个胃室,前三个主要是( )食物的,只有第四个才是管( )的!

储存
消化
练一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朗读下面的句子并选出最合适的语气。
A.悲哀 B.坚定 C.兴奋 D.着急
1.咱们玩捉迷藏吧!( )
2.你在哪儿 ( )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 )
4.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C
D
A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教案
一、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深入体会故事中青头对朋友的真诚关爱与勇敢无畏精神,进一步感受儿童文学中传递的美好情感,增强对积极价值观的认同。
语言运用:通过分析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人物心情与性格,提高有感情朗读对话的能力,积累描写人物语言和心情的语句。
思维能力:结合文本细节分析青头帮助红头的方法,理解 “反刍” 现象,培养逻辑分析与知识迁移能力。
审美创造:深入感受童话中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体会童话通过生动情节传递情感与知识的独特魅力,提升对童话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红头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红头的对话。
梳理青头帮助红头的做法,概括青头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难点
结合青头的语言和行动,深入理解其勇敢、智慧、重友情的品质。
理解 “反刍” 现象与红头旅行路线的关联,体会童话中科学知识的融入。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知识拓展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人物对话片段、反刍现象视频、牛胃结构详细图等)
人物心情卡片、青头行为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5 分钟)
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抽查多音字组词情况,巩固上节课所学字词。
回顾内容: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谁能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指名学生复述路线,教师板书路线图,引出新课:“在这次惊险的旅行中,红头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头又用了什么办法帮助红头逃脱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聚焦红头,体会心情(15 分钟)
找出对话: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同桌之间互相朗读找到的对话。
分析心情:逐句分析红头的对话,结合上下文体会其心情变化。
“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 正在它的嘴里…… 救命啊!救命啊!”:从 “拼命地叫起来” 可以看出红头此时着急、害怕的心情,指导学生用着急、害怕的语气朗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哭起来” 体现红头的绝望,朗读时语气要悲伤。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红头悲哀地说:“悲哀” 直接点明红头的心情,朗读时要读出无助与难过。
“谢谢你……”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表现红头获救后的高兴与感激,朗读时语气要喜悦、真诚。
情境朗读:出示人物心情卡片(着急、害怕、绝望、悲哀、高兴、感激),学生根据心情卡片,分角色朗读红头的对话,教师相机指导,体会人物情感。
(三)分析青头,感悟品质(15 分钟)
寻找做法:学生默读课文,找出青头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小组内交流分享。
梳理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青头的做法:
青头大吃一惊,蹦到牛身上,被牛尾巴扫到地上后不顾疼痛,爬起来大声喊,提醒红头躲过牛的牙齿,因为牛此时不会仔细嚼,会把红头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体现青头为救朋友、不惧危险)
青头告诉红头牛有四个胃室,前三个储存食物,第四个管消化,让红头了解牛胃结构,不放弃希望。(体现青头知识丰富)
青头鼓励红头,说红头是勇敢的蟋蟀,一定能出来,让红头坚定信心。(体现青头善于鼓励、安慰朋友)
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让牛打喷嚏,帮助红头被喷出来。(体现青头勇敢、聪明)
青头安慰红头 “不要哭,就当是一次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吧!”(体现青头乐观)
概括形象:根据青头的做法,小组讨论概括青头的人物形象(珍惜友情、勇敢无畏、知识丰富、聪明乐观、善于鼓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知识拓展:播放反刍现象视频,结合牛胃结构详细图,讲解 “反刍” 概念:牛休息时会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红头在牛肚子里从第一个胃室到第二个胃室,再回到牛嘴的过程就是牛的反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四)总结主题,拓展延伸(7 分钟)
主题概括:师:“这篇课文讲了青头在好朋友红头被牛吞掉以后,用知识和勇气巧妙救出红头的故事,表现了青头的智慧、对朋友真诚的关爱以及勇敢无畏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青头一样,遇到困难时不慌张,用智慧解决问题,对待朋友要真诚、互助。”
拓展延伸
知识拓展:介绍牛胃的组成和功能(成年牛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组成,瘤胃消化饲料,网胃过滤重物,瓣胃吸收水分、磨碎饲料,皱胃分泌消化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语言拓展:分享和蟋蟀有关的歇后语(蟋蟀打架 —— 看谁嘴硬、蟋蟀斗公鸡 —— 各有一长、拆掉房子捉蟋蟀 —— 因小失大),学生积累并尝试运用。
(五)课堂练习,巩固提升(5 分钟)
填空题:“牛的胃有( )个胃室,前三个主要是( )食物的,只有第四个才是管( )的!” 指名回答,巩固牛胃相关知识。
语气选择:朗读句子并选出最合适的语气(A. 悲哀 B. 坚定 C. 兴奋 D. 着急):
咱们玩捉迷藏吧!( )
你在哪儿?( )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教师讲解答案(C、D、A、B),进一步体会人物语气与心情的关联。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3 分钟)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体会了红头从害怕、绝望到高兴、感激的心情变化,感受到了青头勇敢、智慧、重友情的品质,还了解了牛的反刍现象和牛胃结构。希望同学们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会勇敢面对困难,珍惜友情。”
布置作业
分角色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注意读出人物的心情。
写一段话,说说你从青头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分享一个你和朋友互相帮助的小故事。
阅读其他有趣的童话,记录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或人物。
六、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心情:着急、害怕→绝望、悲哀→高兴、感激
青头品质:珍惜友情、勇敢无畏、智慧乐观
科学知识:反刍(牛休息时将草送回嘴里细嚼慢咽)
主题:青头救红头→智慧、关爱、勇敢《在牛肚子里旅行》同步练习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答应(dá) 一骨碌(gū) 细嚼慢咽(jiáo)
回答(dā) 骨头(gǔ) 卷进(juǎn)
应该(yīng) 答应(yìng) 胃室(wèi)
D. 回应(yīng) 骨朵儿(gū) 吞咽(yàn)
二、请结合课文内容,梳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将下列地点按顺序排列(填序号):
①第二个胃室 ②牛嘴 ③出牛肚子 ④第一个胃室 ⑤牛肚子
( )→( )→( )→( )→( )→( )
三、读句子,体会红头的心情,选择对应的情绪选项(填字母):
着急害怕 B. 绝望悲哀 C. 高兴感激
“救命啊!救命啊!” 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
(3)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
四、青头能帮助红头成功逃脱,下列不属于青头做法的一项是( )
A. 蹦到牛身上,被牛尾巴扫到地上后不顾疼痛,大声提醒红头躲过牛的牙齿。
B. 告诉红头牛有四个胃室,前三个储存食物,第四个管消化,让红头不放弃希望。
C. 直接冲进牛肚子里,把红头从牛胃中拉出来。
D. 爬到牛鼻子上,用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让牛打喷嚏,帮助红头被喷出来。
五、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 “反刍” 现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C解析:A 项中 “答应” 的 “答” 应读 “dā”;B 项中 “回答” 的 “答” 应读 “dá”;D 项中 “回应” 的 “应” 应读 “yìng”,故正确答案为 C。
②→⑤→④→①→②→③解析:根据课文 7-21 自然段内容,红头的旅行路线为:先被卷进牛嘴(②),进入牛肚子(⑤),从第一个胃室(④)到第二个胃室(①),再回到牛嘴(②),最后被牛喷出来(③)。
(1)A (2)B (3)C解析:(1)“拼命地叫” 体现红头着急害怕的心情;(2)“哭起来”“马上就会死掉” 体现红头绝望悲哀的心情;(3)“高兴得流下眼泪”“谢谢你” 体现红头高兴感激的心情。
C解析:课文中并未提到青头 “直接冲进牛肚子里拉红头”,A、B、D 均为青头帮助红头的正确做法,故答案为 C。
牛的 “反刍” 现象是指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的过程。文中红头在牛肚子里从第一个胃室到第二个胃室,又从第二个胃室回到牛嘴里,这一过程就是牛的反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