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复习回顾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如图,D为▲ABC的边BC上一点,已知AB=10,AD=8,AC=17,BD=6,
则BC的长为_________
2.下列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8,b=15,c=17 B. a=9,b=12,c=15
D. a:b:c=2:3:4
回顾练习:
21
D
单元知识结构
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存在一种特定关系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
探索验证
逆向
思考
现实情境
抽象
抽象
解释
3.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学习任务
1.会用勾股定理求立体图形的最短路径问题
2.在实际问题中能用勾股定理逆定理验证直角
会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达成目标
A
B
在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想吃到食物,如何走,路程才会最短呢?
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在 B 处,恰好一只在 A 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沿侧面从 A 处爬到 B 处,完成下列问题:
A
B
蚂蚁从 A→B 的路线
任务一
圆柱体最短路径问题
1.在圆柱上画出可能经过的路径。
2.思考:如何判断这些路径中哪条最短。
3.如何计算最短距离。
沿点A所在高展开(不同的路径)
蚂蚁从侧面爬的几种情况举例:
A
B
B
B
A
A
若已知圆柱体高为 12 cm,底面半径为 3 cm,π 取 3.
求最短距离
B
A
3
O
12
典例精析
深度思考:
1.若不强调从侧面爬,还可以如何走到达B点?
2.这样爬的总路程与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比较,哪一条更短些?
A
B
A
3
O
12
B
B
A
4
O
5
C
B
A
8
O
7
C
π 取 3.
从侧面走:
A
B
5
12
从A-C-B走:5+8=13
从侧面走:
A
B
7
24
从A-C-B走:7+16=23
13
25
针对练习二
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形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8cm,8cm,12cm,小黑想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B,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线路吗?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课后探究作业:
若改为有盖的长方体,蚂蚁从A爬到B,蚂蚁怎么爬才是最短的路线,并求出最短路线。
任务二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验证直角
引入例题: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 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 A、B,其中 AB=AC 由于某种原因,由 C 到 A 的路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 H(A,H,B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修建一条路 CH,测得 CB=2.5 千米,CH=2 千米,HB=1.5 千米,(1)问 CH 是不是村庄 C 到河边最近的一条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 AC 的长.
总结步骤(2 分钟):学生总结 “逆定理验证直角” 步骤:
①找待验证角对应的三角形;
②提取三边长度,确定最长边;
③算较短两边平方和,与最长边平方对比;
④判断是否为直角师补充:“实际场景中需先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再用逆定理验证。”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实际问题
例题: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 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修建一条路CH,测得CB=2.5千米,CH=2千米,HB=1.5千米,
(1)问CH是不是村庄C到河边最近的一条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
课堂小测
1.如图,将一根长 13 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6 厘米,高为 8 厘米的圆柱形杯子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
2.如图,已知 CD=6cm,AD=8cm,∠ADC-900,BC=24cm,A=26cm,求阴影部分面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讲解。
课堂总结引
①本节课核心任务:用勾股定理求立体图形最短路径(方法:立体平面化 + 勾股计算)、用逆定理验证直角(步骤:提数据→算平方→比大小);
②关键数学思想:转化思想(立体转平面、生活转数学模型)、数形结合思想。
勾股定理的应用
圆柱体:
侧面展开:长方形(长 = 2πr,宽 = h)
计算:展开后直角三角形→勾股求斜边
无盖长方体:展开方式:长 + 高 / 宽 + 高面
计算:直角边→勾股求最短用逆定理验直角
步骤:提数据→找最长边→算平方和→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