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从乐曲的变奏中感受情感的变化,并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表达的音乐情感。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比聆听民乐与改变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器乐曲的理解较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难点: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对比欣赏,并结合音乐要素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二泉映月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新课导入:
1、华彦钧生平及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介
(1)、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引出乐曲名称和曲作者。
(2)、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3)、《二泉映月》简介: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4)、向同学们介绍《二泉映月》取名的由来。
关于《二泉映月》曲名的由来,祝世匡先生有这样一段重要的回忆:当年录音后,杨荫浏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名《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抄袭得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5)、中外音乐家对《二泉映月》的评价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和音乐本身是矛盾的。因为 《二泉映月》与其说是刻画了”二泉映月”的景色,不如说更多的是在抒发瞎子阿炳痛苦的身世。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人)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阿炳的人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但阿炳的音乐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
(6)、欣赏电影《二泉映月》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A、阿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在音乐艺术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创作上也有所建树。
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阿炳的乐曲和琴音民族风格浓郁,并且很自然的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拧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
B、阿炳能够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源于他特殊的经历。然而却并非有这样经历的人都能够成就这样的作品。你认为阿炳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还有什么原因?
(对音乐的热爱,良好的天赋)
2、了解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全曲结构,展示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主题,并背唱主题。
3、《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改编成多种器乐形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三)、新课教学:
1、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欣赏:
(1)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主题音乐,说出主题音乐中熟悉的乐器。(复习西洋弓弦乐器组乐器)
(2)作曲家吴祖强简介:
吴祖强 作曲家。原籍江苏武进。多次担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及与杜鸣心合作的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和与刘德海合作的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将著名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很受观众欢迎。他还创作过一些独奏、独唱曲和电影、话剧音乐。
(3)学唱主题音乐
(4)说出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主奏乐器、力度、情绪的变化?
主题A:“叹息音调”,低沉压抑、如泣如诉。
主题B:“呐喊音调”,悲愤激昂、刚柔相济。
(提示:音区上三个句子的特点; 旋律、节奏上三个乐句的变化特点。)
思考:阿炳叹的是什么?哭的是什么?诉的是什么?喊的是什么?
(叹的是社会的黑暗,哭的是师父的离去,诉的是心中的悲愤,喊的命运的不公平。人生的艰苦。)
(阿炳在叹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在哭泣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傅离开了人世,在倾诉心中的不满和希望,在呐喊自己美好的未来。)
(5)分段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完成《学习表格》。(学生分成4组,每小组讨论回答一个变奏)。
旋律
主奏乐器
力度
情绪变化
音乐主题
第一小提琴
Mf-mp-pp-mp-mp-mf
叹息、呐喊
变奏1
小提、中提、小提,先后主奏
pp—mf-mp-fp-cresc
变奏2
小提、中提、大提,先后主奏
Mf-p-f
变奏3
中提、大题、小提,共同主奏。
Mp-f –cresc-ff
变奏4
小提、中提、大提,先后主奏
Mp-pp-mp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6)完整地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7)请学生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8)学生背唱主题音乐。
活动3【活动】拓展研读,提升认识
(四)、拓展研读,提升认识。
1、谈感受:
国庆10周年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二泉映月》还入选了世界十大名曲。现在,《二泉映月》已经有了何占豪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储望华改编的钢琴独奏、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等西洋乐器改编曲。中国乐团出访外国的时候,《二泉映月》通常为首选曲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请记住这样几个名字——杨荫浏、张瑞、闵惠芬、宋飞……(他们拯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遗产,并能够发扬光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
2、听歌曲《二泉吟》同时出示《二泉吟》的歌词
再次谈认识:《二泉映月》是什么?
活动4【活动】师生共同总结
(五)、师生共同总结。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这样富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二胡曲怎能不使人为之陶醉,百听不厌呢?
苦难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哭泣、叹息,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学们,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
活动5【作业】作业
课后请了解阿炳的其他作品。
活动6【活动】二泉映月-板书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首曲子 一段人生 一番情怀 一种精神
课件23张PPT。华夏乐章(一)授课年级:7年级分析:引子+主题部分引子主题欣 赏《二泉映月》堪称中国传统音乐之佳作,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1985在美国被评选为最受西方听众喜爱的十首流行乐曲之一。
《二泉映月》取名的由来: 关于《二泉映月》曲名的由来,祝世匡先生有这样一段重要的回忆:当年录音后,杨荫浏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名《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抄袭得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和音乐本身是矛盾的。因为 《二泉映月》与其说是刻画了”二泉映月”的景色,不如说更多的是在抒发瞎子阿炳痛苦的身世。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
1、《二泉映月》写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欣赏完电影《二泉映月》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2、 《二泉映月》流露和表达了阿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二泉映月》写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播 放3、《二泉映月》流露和表达了阿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可多选) A:阿炳一生坎坷,历尽磨难,所以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B: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答案:A、B是指仅用弦乐器来表演的合奏方式。中提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乐合奏”以优美、抒情、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 弦乐合奏:引子+主题A+A1+A2+A3+A4 出现
全曲的高潮分析:引子+主题部分引子主题欣 赏请大家欣赏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 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后,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二泉映月》全曲情绪发展路线:3、《二泉映月》充满了什么精神? 2、《二泉映月》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优秀品德? 4、将弦乐合奏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1、 《二泉映月》全曲情绪发展路线
(请在方框中填入数字序号)沉思怒号忧伤悲愤憧憬答案32451 听完音乐后,在最佳选项前打 “√” 2、《二泉映月》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优秀品德? 听完音乐后,在最佳选项前打 “√” 2、《二泉映月》充满了什么精神?音色质朴、有民族风味。音色丰满、音响敦厚。请同学们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
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二胡弦乐合奏大家都来当指挥 学习欣赏了《二泉映月》,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你将如何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讨论:分析:引子+主题部分引子主题欣 赏苦难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哭泣、叹息,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课后寄语: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