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精讲】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考点梳理与巩固
重难点04 酸碱盐与金属的计算问题
知识点一、文字叙述型计算
解此类题时经常需要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解题时,首先应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一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特别要注意溶质可能由几部分组成;
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溶液一般采用质量守恒法,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溶液的质量总和-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部分(生成沉淀或气体);
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二、表格型计算
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表格型计算通常会涉及反应物过量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找到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找出每一组数据中两种反应物是否有一种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只有完全反应的物质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
知识点三、图像型计算
解决这类题时,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趋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知识点四、探究实验型计算
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结合实验示意图,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的数据。
题型一、文字叙述型计算问题
1.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1)0.17g;
解:设反应产生氨气的质量是x。
,x=0.17g
答:产生氨气的质量是0.17g。
(2)0.14g;
【详解】(1)见答案
(2)根据题给信息可知,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0.17g×=0.14g。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来冶炼铁,某炼铁厂购进1000t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某种矿石。请计算:
(1)1000t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
(2)杂质不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1000t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
(2)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是x。
,x=560t
答: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是560t。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3.将铜粉、铁粉和硫酸铜粉末组成完全均匀的混合物26.8g,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在甲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浅绿色,还剩下固体9.6g。在乙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90.8g,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乙烧杯中有4g暗红色固体和100g浅绿色溶液。(提示:以上浅绿色溶液中都只有一种溶质)试计算:
(1)乙烧杯中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
(2)原来26.8g混合物中硫酸铜粉末的质量;
(3)乙烧杯中的生成物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g
(2)根据质量守恒,甲烧杯中:生成FeSO4的质量=13.4g-9.6g=3.8g,设甲烧杯中CuSO4的质量为x,
x=4g
所以原混合物中CuSO4的质量=4g×2=8g;
(3)设Fe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的质量为y,
y=15.2g
所以乙烧杯中FeSO4的总质量为:15.2g+3.8g=19g,
所以FeSO4质量分数为:×100%=19%。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乙烧杯中生成氢气的质量:13.4g+90.8g-100g-4g=0.2g;
(2)见答案;
(3)见答案。
4.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全球瞩目的点火时刻,通过CO2绿色循环利用合成的零碳甲醇(CH4O)燃料,点燃亚运主火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废碳再生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更是对绿色亚运的美好诠释。本次亚运会制取零碳甲醇使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反应过程为CO2+3H2CH4O+H2O,零碳甲醇是一种有机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本次亚运会共使用320t零碳甲醇
(1)制取320t零碳甲醇需要消耗多少二氧化碳?
(2)请写出零碳甲醇(CH4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320t零碳甲醇完全燃烧会生成多少水?
【答案】(1)设制取320t零碳甲醇需要消耗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0t
答:制取320t零碳甲醇需要消耗440t二氧化碳;
(2)2CH4O+7O22CO2+4H2O
(3)设320t零碳甲醇完全燃烧会生成水的质量为y,
y=360t
答:320t零碳甲醇完全燃烧会生成360t水。
【详解】(1)见答案;
(2)零碳甲醇(CH4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4O+7O22CO2+4H2O;
(3)见答案。
题型二、表格型计算问题
5.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10g 第二次加入10g 第三次加入10g 第四次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答案】(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2)解:设第一次实验中,所加入的1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3)解:设该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y=1.6g
答:生成二氧化碳1.6g。
【详解】(1)石灰石样品前后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钙的质量。详见答案;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每10克稀盐酸与1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10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3)详见答案。
6.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请完成下列各题:
(1)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 g。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答案】(1)4
(2)19
(3)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y=23.4g
反应后溶质的质量=100g-19g+23.4g=104.4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00g+313.6g+4×30g-11.6g=522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详解】(1)由表可知,第1次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2.9g沉淀,第2次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5.8g,第3次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8.7g,说明每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2.9g沉淀,第4次、第5次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均为11.6g,说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2)设:生成11.6g氢氧化镁沉淀需氯化镁质量为x。
x=19g
答: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19g。
(3)见答案。
7.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某口服补液盐标签如图。
【规格】20g/包,30包/盒【成分】每包含葡萄糖1g,NaCl1.755g,KCl0.745g,1.650g【用量】临用时,将一包补液盐溶于500mL温水中,一般每日服用3000Ml
(1)该口服补液盐的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需要服用6包,则一天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 。
(3)科学兴趣小组为鉴定药品中含量是否合规,采用稀盐酸来测定(查资料得知: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向锥形瓶中加入5包补液盐,然后分6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后充分反应,且气体全部逸出。已知:。用电子秤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50
反应后瓶中剩余物的总质量/g 149.12 198.24 247.36 296.48 345.60 395.60
通过计算说明该补液盐是否合规 。
【答案】(1)葡萄糖
(2)2.34g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5+50g×6-395.60g=4.4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总质量为x,
x=8.4g
每包含碳酸氢钠的质量为,所以该补液盐中 NaHCO3符合要求;
答:所以该补液盐中 NaHCO3符合要求。
【详解】(1)葡萄糖是含有化合物,属于有机物;NaCl、KCl都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将其归为无机物;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由该补液盐补充钾元素的质量=;
(3)见答案。
8.小科同学用过量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克碳酸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g 4.4 m 2.2 0 0 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4 8 8 0
根据数据分析解答(发生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1)m的数值为 。
(2)计算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3)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答案】(1)4.4
(2)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4g+8g+8g=20g,设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是x,
x=22.2g
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22.2%,
答: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22.2%;
(3)CaCl2、NaCl
【详解】(1)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第1次加入碳酸钠溶液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每40g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只生成2.2g二氧化碳,说明只有20g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所以第2次加入碳酸钠溶液也生成4.4g二氧化碳,故m=4.4;
(2)见答案;
(3)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第1、2次加入碳酸钠溶液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每40g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只生成2.2g二氧化碳,说明只有20g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还有20g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4g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第4次加入40g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8g碳酸钙沉淀,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后氯化钙有剩余,所以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钠,化学式为:CaCl2、NaCl。
题型三、图像型计算问题
9.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Cl+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42.7g溶液,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氯气的质量是 g。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解:由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
= x=11.7g
= y=7.1g
答:生成氯气的质量为7.1g。
(2)解:反应前溶液的质量=42.7g+0.2g+7.1g=50g
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3.4%
答: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4%。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10.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用质量为10克的石灰石和100克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同学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反应:,假定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的纯度为 。
(2)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3)从图中有关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80%
(2)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3.52g
答: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52g。
(3)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
y=7.3%
答: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7.3%。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消耗了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g=8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见答案;
(3)根据图示可知,10克的石灰石和80克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见答案。
11.小金对某款“洁厕灵”的有效成分HCl及其含量进行实验探究。HCl的含量可利用 NaHCO3溶液来测定, 反应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中的其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取100克该款“洁厕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总质量与加入 NaHCO3溶液质量如图。
(1)“洁厕灵”不能用于大理石表面清洁的理由是 ;
(2)当加入 NaHCO3溶液质量为 时, 洁厕灵中的 HCl恰好反应完;
(3)列式计算,该品牌洁厕灵中 HCl的质量分数。
【答案】(1)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使大理石表面被腐蚀;
(2)100g
(3)由图像可知,100g该品牌洁厕灵中的稀盐酸能与100g碳酸氢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0g+100g-191.2g=8.8g;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7.3g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详解】(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大理石的有效成分是CaCO3,实验室中用这两种成分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洁厕灵对大理石有腐蚀性,不可用于清理大理石;
(2)由图像可知,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在加入NaHCO3溶液质量为100g时出现拐点,说明当加入NaHCO3溶液质量为100g时,洁厕灵中的HCl恰好反应完;
(3)见答案。
12.准确称取5克铝土矿(含,,)样品,放入盛有50克某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求:
(1)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铝土矿中含,,各多少?(提示:,易溶于水)
【答案】(1)解:设硫酸溶液的溶质是质量分数x
解得
答:硫酸的质量分数是19.6%。
(2)从图分析,后来沉淀减少是由于,用于该反应的NaOH溶液8克,设生成的氢氧化铝的质量是y
解得:
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设氧化铝的质量为z
解得:
假设与硫酸铝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是a
解得:
设氧化铁的质量为b
解得:
SiO2:
答:铝土矿中含Al2O3、Fe2O3、SiO2的质量分别是2.04g、1.6g、1.36g。
【详解】(1)Al2O3、Fe2O3与H2SO4反应生成 Al2(SO4)3、Fe2(SO4)3,从图分析,过滤掉SiO2滤液有H2SO4、 Al2(SO4)3、Fe2(SO4)3,加入氢氧化钠全部反应需用NaOH溶液量为40克,转化为沉淀Fe(OH)3、Al(OH)3,硫酸与它们的反应转化为与NaOH反应。见答案;
(2)见答案。
题型四、探究实验型计算问题
13.如图是教材上的简易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倒置,使装置内的两种液体接触并反应,即可喷出大量含的泡沫,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1)若图中小试管最多只能装10克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溶液,该泡沫灭火器最多能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项目小组同学想制作性能更好的泡沫灭火器,动手制作前他们讨论制定评价自制灭火器性能的量表,请你一起参与完善下面的评价量表。
泡沫灭火器灭火性能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操作性定义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喷射距离 灭火器距地面1.5米高,喷射后,在地面上测量泡沫与灭火器的距离
喷射速度 ①
②
请填写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
① 。
② 。
【答案】 2.2 单位时间内灭火器喷出泡沫的体积 喷射面积
【详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
答:该泡沫灭火器最多能产生2.2g二氧化碳;
(2)①灭火器距地面1.5米高,喷射后,测定喷射时间,故填:单位时间内灭火器喷出泡沫的体积;
②根据题文,另一评价指标为喷射面积。
14.花蛤是一种常见的海鲜。为测量花蛤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某校开展了一次实验考核。实验装置如图甲,下表是小红、小实、小强三位同学选择的试剂,图乙是测量过程中记录的电子天平示数随时间变化图。请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贝壳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溶液质量/g 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小红 5 块状 50 15%
小实 5 颗粒状 50 10%
小强 5 粉末状 50 10%
(1)分析图乙中小强所得的实验数据,推断A点的溶质有 。
(2)请根据小实的数据计算花蛤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 。(花蛤贝壳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3)小红由于反应过慢未完成实验,小强由于反应过快导致测量不准确,请结合表乙解释小强出现上述实验问题的原因 。
【答案】 氯化氢、氯化钙 由小实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5g-153.02g=1.98g,设花蛤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
x=90%
答:花蛤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0%; 小红使用的是块状贝壳,接触面积小,反应慢且不充分,小强使用的是粉末状贝壳,接触面积大,反应过快,不易操作(合理即可)
【详解】(1)A点碳酸钙和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此时溶质有剩余的氯化氢和生成的氯化钙;
(2)见答案;
(3)由于小红使用的是块状贝壳,接触面积小,反应慢且不充分,小强使用的是粉末状贝壳,接触面积大,反应过快,不易操作。
15.化学兴趣小组对钢铁厂生产出来的某产品(只含铁和碳)产生好奇:它是生铁还是钢?该小组取5.7g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提示: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0 0.06 0.11 0.15 0.18 0.20 0.22 0.20 0.20
(1)分析判断:表格中第 分钟的数据不合理;
(2)根据表格中合理的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上,画出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3)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答案】 6 设铁的质量是x。
x≈98.2%。
则含碳量是1﹣98.2%=1.8%,含碳量在0.03%~2%之间,属于钢。
答:该产品是钢。
【详解】(1)表中第六次数据,产生0.22g氢气,而后气体质量又变为0.20g,而过程中无氢气消耗,所以数据不合理;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不同时间,所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不同,先找点,即找出每个时间对应的氢气的质量,然后把这几个点连接起来即可,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3)详见答案。
16.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镁溶液和硫酸组成,小虞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11.6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g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51.6 191.6 228.7 262.9 300 34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2.9 m 2.9 0
(1)表格中第4次产生沉淀的质量:m= 。
(2)计算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通过计算,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
【答案】(1)5.8g
(2)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8g,
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答: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3)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228.7g+40g-262.9g=5.8g;
(2)见答案;
(3)由(1)可知,第4次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5.8g,第3次产生的沉淀为2.9g,刚好是一半,可知第3次所加的氢氧化钠有一半与硫酸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加至40g+40g+20g=100g时,开始产生沉淀。第五次实验中产生的沉淀为2.9g,可知也有一半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产生沉淀,则与硫酸镁反应产生沉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g+40g+20g=80g;
氢氧化镁的总质量为2.9g+5.8g+2.9g=11.6g
故图像如下图所示:
17.某科学兴趣小组对一份含铁的固体样品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止他们称取了17.6克固体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1)图一实验装置体现了CO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
(2)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
(3)将上述反应后14克的固体中加入15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答案】(1)还原性、可燃性
(2)反应后质量减小了17.6g-14g= 3.6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是3.6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2g。
(3)设: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x=38g,y=0.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3.2%。
【详解】(1)上述图甲实验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单质,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实验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燃性;
(2)见答案;
(3)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精讲】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考点梳理与巩固
重难点04 酸碱盐与金属的计算问题
知识点一、文字叙述型计算
解此类题时经常需要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解题时,首先应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一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特别要注意溶质可能由几部分组成;
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溶液一般采用质量守恒法,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溶液的质量总和-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部分(生成沉淀或气体);
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二、表格型计算
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表格型计算通常会涉及反应物过量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找到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找出每一组数据中两种反应物是否有一种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只有完全反应的物质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
知识点三、图像型计算
解决这类题时,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趋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知识点四、探究实验型计算
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结合实验示意图,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的数据。
题型一、文字叙述型计算问题
1.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来冶炼铁,某炼铁厂购进1000t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某种矿石。请计算:
(1)1000t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
(2)杂质不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3.将铜粉、铁粉和硫酸铜粉末组成完全均匀的混合物26.8g,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在甲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浅绿色,还剩下固体9.6g。在乙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90.8g,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乙烧杯中有4g暗红色固体和100g浅绿色溶液。(提示:以上浅绿色溶液中都只有一种溶质)试计算:
(1)乙烧杯中反应所生成氢气的质量;
(2)原来26.8g混合物中硫酸铜粉末的质量;
(3)乙烧杯中的生成物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4.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全球瞩目的点火时刻,通过CO2绿色循环利用合成的零碳甲醇(CH4O)燃料,点燃亚运主火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废碳再生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更是对绿色亚运的美好诠释。本次亚运会制取零碳甲醇使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反应过程为CO2+3H2CH4O+H2O,零碳甲醇是一种有机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本次亚运会共使用320t零碳甲醇
(1)制取320t零碳甲醇需要消耗多少二氧化碳?
(2)请写出零碳甲醇(CH4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320t零碳甲醇完全燃烧会生成多少水?
题型二、表格型计算问题
5.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10g 第二次加入10g 第三次加入10g 第四次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6.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请完成下列各题:
(1)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 g。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7.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某口服补液盐标签如图。
【规格】20g/包,30包/盒【成分】每包含葡萄糖1g,NaCl1.755g,KCl0.745g,1.650g【用量】临用时,将一包补液盐溶于500mL温水中,一般每日服用3000Ml
(1)该口服补液盐的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需要服用6包,则一天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 。
(3)科学兴趣小组为鉴定药品中含量是否合规,采用稀盐酸来测定(查资料得知: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向锥形瓶中加入5包补液盐,然后分6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后充分反应,且气体全部逸出。已知:。用电子秤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50
反应后瓶中剩余物的总质量/g 149.12 198.24 247.36 296.48 345.60 395.60
通过计算说明该补液盐是否合规 。
8.小科同学用过量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克碳酸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g 4.4 m 2.2 0 0 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4 8 8 0
根据数据分析解答(发生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1)m的数值为 。
(2)计算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3)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题型三、图像型计算问题
9.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Cl+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42.7g溶液,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氯气的质量是 g。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用质量为10克的石灰石和100克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同学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反应:,假定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的纯度为 。
(2)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3)从图中有关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小金对某款“洁厕灵”的有效成分HCl及其含量进行实验探究。HCl的含量可利用 NaHCO3溶液来测定, 反应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中的其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取100克该款“洁厕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总质量与加入 NaHCO3溶液质量如图。
(1)“洁厕灵”不能用于大理石表面清洁的理由是 ;
(2)当加入 NaHCO3溶液质量为 时, 洁厕灵中的 HCl恰好反应完;
(3)列式计算,该品牌洁厕灵中 HCl的质量分数。
12.准确称取5克铝土矿(含,,)样品,放入盛有50克某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求:
(1)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铝土矿中含,,各多少?(提示:,易溶于水)
题型四、探究实验型计算问题
13.如图是教材上的简易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倒置,使装置内的两种液体接触并反应,即可喷出大量含的泡沫,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1)若图中小试管最多只能装10克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溶液,该泡沫灭火器最多能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项目小组同学想制作性能更好的泡沫灭火器,动手制作前他们讨论制定评价自制灭火器性能的量表,请你一起参与完善下面的评价量表。
泡沫灭火器灭火性能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操作性定义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喷射距离 灭火器距地面1.5米高,喷射后,在地面上测量泡沫与灭火器的距离
喷射速度 ①
②
请填写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
① 。
② 。
14.花蛤是一种常见的海鲜。为测量花蛤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某校开展了一次实验考核。实验装置如图甲,下表是小红、小实、小强三位同学选择的试剂,图乙是测量过程中记录的电子天平示数随时间变化图。请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贝壳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溶液质量/g 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小红 5 块状 50 15%
小实 5 颗粒状 50 10%
小强 5 粉末状 50 10%
(1)分析图乙中小强所得的实验数据,推断A点的溶质有 。
(2)请根据小实的数据计算花蛤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 。(花蛤贝壳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3)小红由于反应过慢未完成实验,小强由于反应过快导致测量不准确,请结合表乙解释小强出现上述实验问题的原因 。
15.化学兴趣小组对钢铁厂生产出来的某产品(只含铁和碳)产生好奇:它是生铁还是钢?该小组取5.7g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提示: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0 0.06 0.11 0.15 0.18 0.20 0.22 0.20 0.20
(1)分析判断:表格中第 分钟的数据不合理;
(2)根据表格中合理的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上,画出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3)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6.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镁溶液和硫酸组成,小虞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11.6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g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51.6 191.6 228.7 262.9 300 34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2.9 m 2.9 0
(1)表格中第4次产生沉淀的质量:m= 。
(2)计算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通过计算,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
17.某科学兴趣小组对一份含铁的固体样品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止他们称取了17.6克固体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1)图一实验装置体现了CO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
(2)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
(3)将上述反应后14克的固体中加入15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