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灯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采茶灯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8-26 21:33:42

文档简介

采茶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采茶灯》,培养学生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重视故乡音乐文化。
2.认识民歌体裁中的小调,了解小调《采茶灯》背后的民俗文化,感受小调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民歌普遍有点抵触心理。一个字:土。这和他们追逐潮流,渴望新意的心理有关,所以这个课题学生认同度不高。
2、但学生喜欢创新,通过让学生创作歌词让他们更加喜欢小调。
3重点难点
重点:1、欣赏、演唱《采茶灯》,把握基本风格。
2、曲调:理解民歌体裁小调的曲调特点,学习“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3、歌词:理解民歌歌词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
难点:1、有感情地唱好《采茶灯》这首歌。
2、分析歌曲《采茶灯》的音乐要素。
3、了解小调的基本曲体及音乐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课前准备
小调《茉莉花》音乐等待学生入场,营造教学气氛。
课前准备。
活动2【导入】二、引入
听民歌《茉莉花》,引入课题
听识出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小调,引入民歌、小调概念。
活动3【讲授】三、主题,学习小调、《采茶灯》
(1)民歌、小调定义
朗读定义,初步了解
明确知识点
(2)弹奏《采茶扑蝶》以茶为话题引入《采茶灯》
1展示茶,带入话题。
2老师弹奏《采茶扑蝶》引入《采茶灯》。
3简单介绍民歌《采茶灯》的背景。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3)从小调的三个特点:音乐特点、曲体特点、歌词特点,讲解《采茶灯》。
展示小调三个特点
(主线分析采茶灯)
活动4【讲授】四(1)、《采茶灯》的音乐特点
主要流程:
小调音乐特点
调式:五声调式
节拍:规整
节奏:灵活,
旋律:流畅,
采茶灯的音乐特点
学唱《采茶灯》
教师:
(1)展示小调音乐特点
(2)听音乐(第一遍)
问题1:调式:五声调式
问题2:节拍:44拍子节奏:规整旋律:流畅
问题3:同头异尾写作手法
(3)学唱《采茶灯》,感受音乐特点
(4)听采茶灯(第一遍)
问题1: 歌曲情绪:欢欣
问题2: 速度:稍快
问题3: 歌词内容:
学生:
思考回答问题,了解小调采茶灯音乐特点
了解采茶灯的情感表现
在听赏中产生初步印象
学唱中感受音乐走向
再听赏体会音乐情绪及歌词含义
活动5【讲授】四(2)、学习小调《采茶灯》的曲体特点
曲体特点
说,唱,演综合形式
上山下山涉水扑蝶
起承转合结构
看视频(第三遍)
问题1:音乐表现形式:歌舞
问题2:表现什么内容
问题3:起承转合结构
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小调采茶灯曲体特点的印象
通过视频加深印象,对采茶戏有较宏观的了解。
活动6【活动】五、学习小调《采茶灯》的歌词特点
歌词特点:
口口相传,即兴创作
齐唱不同歌词
创编
歌词特点:
口口相传,即兴创作
齐唱不同时代下采茶灯的不同歌词
创编
以自己的生活、校园、父母为题材创编歌词,进一步了解小调歌词的特性。
通过创编歌词了解小调歌词的即兴性和多变性
动手创编,参与到小调创作中,让学生对小调产生兴趣。
通过创编歌词了解小调歌词的即兴性和多变性
动手创编,参与到小调创作中,让学生对小调产生兴趣。
活动7【作业】六、小结:
同学们,刚才大家积极创编歌词,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做得非常好,掌声鼓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民歌体裁小调有了初步的认识,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课余的时间多了解民歌并学唱家乡的民歌民谣。
下一节课,请每位同学们带一首自己家乡的歌谣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跟我们一起演唱、分享家乡的童谣。
课件21张PPT。泥土的歌—— 小调《采茶灯》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生产过程中为了抒发感情而创造的,它经过一代代的口头相传,不断加工完善而形成。 小调
小调: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福建地区的民歌《采茶灯》,来了解民歌的体裁——小调。我国南方自古以来盛产茶叶,主要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四个茶区。
广东属于华南茶区,主要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等。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采茶灯》,来自于同样属于华南茶区的福建。
中国茶叶的分类采茶灯欣赏:由福建民歌——《采茶灯》改编的钢琴曲,《采茶扑蝶》。(片段)采茶灯采茶灯又称采茶扑蝶,是一首结合说、唱、舞一体的小调,出自福建龙岩。据考证,明、清时期,“采茶灯”曲调由汉族人带入客家地区。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调的特点一、小调的音乐特点
二、小调的曲体特点
三、小调的歌词特点一、小调的音乐特点以五声调式为主,节拍规整,节奏灵活,旋律流畅,朗朗上口。
听一听,想一想1、音乐的气氛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2、歌词描写了什么内容?
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采茶灯的情绪特点1、音乐的气氛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欢欣的,稍快的。
2、歌词描写了什么内容?
正月里,茶女们点着红灯唱歌跳舞的场景。
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歌颂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旧社会,给茶农带来幸福生活。表达了茶女翻身做主人后,对共产党的务必热爱和感激之情唱一唱 同头异尾6 56 56 56 5 听一听,想一想
1、《采茶灯》采用的是什么调式?什么拍号?
2、节奏,旋律是怎样的?
3、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采茶灯的音乐特点:
1、《采茶灯》采用的是什么调式?什么拍号?
采茶灯采用五声调式,拍号为4/4拍,复拍子。
2、采茶灯的节奏,旋律是怎样的?
旋律平稳方整,委婉抒情。
3、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同头异尾的写作手法。
二、小调的曲体特点:小调的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乐句的结构功能比较清晰﹐基本上分成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看一看:采茶灯(选节)《采茶灯》的曲体特点:
问题1:采茶灯的音乐结构:
由正采、倒采、扑蝶、正采四个段落组成 起、承、转、合 结构。
问题2:采茶灯的音乐表现形式是?
融合说、唱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问题3:采茶灯表现了什么内容?
茶公、茶婆带领采茶姑娘上山采茶的情景。采茶灯歌舞表演由上山、下山、涉水、过桥、采茶、扑蝶等不同的表演段落。
三、小调的歌词特点: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其歌词由于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而填配新词﹐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著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性能。

早期版本: 二月采茶是新年,苏奉求官空回来。
堂上爹娘不楸采,妻子不肯下机来。
(摘自吴红叶《龙岩“采茶灯”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
革命时期: 正月算来闹匆匆,家家户户点红灯。
自从来了共产党,茶女翻身做主人。
二十世纪: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上岗,
手提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

歌词探索:我的时代我做主:请大家以“三月里来开学忙”为开头,后面填上和我们学校有关的歌词。谢谢指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