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8-26 16: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
2、采用生活中常用的纸杯,简单易懂的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学会“物以致用”。
3、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4、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2学情分析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3重点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大家动手做条龙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感悟)
师: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生:
1、知识讲解
(1)、龙的起源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龙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嘴似驴、角似鹿、耳似牛、头似驼、腹似蛇、爪似鹰、掌似虎、麟似鱼)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2、龙与民俗
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无数关于中华龙的习俗与传说;如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舞龙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赛龙舟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共同的节日。
3、龙的演变过程
(彩陶龙纹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龙形图腾源于蛇,陶瓶上的图形使我们感觉它更像蛇,他就是早期龙的造型。(--龙耳方壶,春秋战国时期),立体的龙形除装饰在青铜器体上还装饰在盖上,耳上,圈足上。龙的造型简练,粗旷并充满了神秘感。(早期)
应龙,
汉,画像石拓片,龙有翼为应龙。汉代龙的造型,简练,动感而有力量,使人感到一种宏大的气势扑面而来。(中期)
龙云图,宋,
卷本水墨,宋代是龙发展演变的一个里程碑。龙的造型更加完整,龙身更修长,卷曲更自如,整体更加完美和清秀。
清,北京妙应寺殿内藻井。清代在龙的细部刻画上更为具体,追求吉祥如意的意愿更为普遍。龙的造型已经完全程式化,更追求美观和装饰性(晚期)
(2)讲授新课:
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1、了解龙的各部分名称(头部、躯干、火焰披毛、肢部、爪、尾鳍、肘毛),龙的造型特点(嘴似驴、角似鹿、耳似牛、头似驼、腹似蛇、爪似鹰、麟似鱼)(结合图片讲解)。
2、
以一个基本(纸杯、圆台形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
特征: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他以造型威武,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3、龙头制作步骤:采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沿杯口剪下纸边,保留五分之一不剪,把纸边二分之一处剪开,向上弯折形成龙须.从杯口向杯底剪开长度三分之二的切口做成龙嘴。从已剪开的切口1厘米处向上剪并弯卷做成龙的鼻孔。用刻刀切下两个纸杯的底,并留好插接部分,长3厘米,宽1厘米,做成龙眼。把第二个杯子的杯口剪成锯齿状,在距杯子底边一至两厘米的位置切开1厘米的口,插入已做好的龙眼。在龙头部前端剪开两个切口插入龙嘴部。完成龙头的全部制作。
4、龙身连接的步骤:用插接、粘接、捆绑等方法连接有起伏变化的龙身。A、纸杯的连接,经过折叠、刻口、穿丝带打蝴蝶结等步骤完成。B、利用废旧电线做成龙身骨架,在用作好的圆环穿好纸杯悬挂在龙身骨架上,完成龙身连接。C、利用纸杯剪口,用插接的方法完成连接。课本上已画好制作图,按图操作就可以完成连接。
5、学生分小组制作:分工合理,体现合作精神。
6、小结:
让学生大胆展示、评价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示优点的机会,使学生小有成就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