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14:10:34

文档简介

第6章 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Cl—35.5 Ti—4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长沙)家电以旧换新,节约又环保。废旧电器中含有塑料、钢铁、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B )
A.塑料 B.钢铁 C.玻璃 D.橡胶
2.(2024·湖北)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属于金属材料 B.熔点高于纯铜
C.硬度低于纯锡 D.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3.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炼铁的是( A )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B.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
C.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D.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
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 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
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⑥
5.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铜比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C.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可回收利用
6.(2024·德州)小聪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则X溶液可能是( C )
A.ZnSO4溶液
B.AlCl3溶液
C.AgNO3溶液
D.MgCl2溶液
7.(2024·辽宁)下列有关铁制品锈蚀与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铁与氧气、水等反应导致铁制品锈蚀
B.将铁制成不锈钢能减缓锈蚀
C.锈蚀的铁制品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D.铁栏杆表面刷漆能减缓锈蚀
8.(2024·攀枝花)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铁的有关知识:①炼铁:“或用木炭……扇炉风箱……土(铁矿石)化成铁……”;②炼钢:“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③铁器:“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风箱”鼓入空气与木炭反应
B.“炼铁”时“土”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铁”的熔点比“熟铁”高
D.“铜色”为紫红色
9.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银是活泼金属
B.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10.(2024·宜宾)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金属导电性的强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金属片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电流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电流表 电流表示数/A
A1 1.7
A2 1.5
A3 1.0
  
A.导电性:Ag>Cu>Fe
B.三种金属中,铁片电阻最大
C.设计并联电路的目的是控制变量
D.利用图中仪器,改为串联电路也可得出相同结论
11.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
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
C.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
1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29分)
13.(5分)下列有关合金都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请选择它前面的字母填空:
A.不锈钢 B.焊锡 C.锰钢 D.青铜 E.硬铝
(1)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合金是__D__。
(2)熔点较低,常用于电器中焊接固定电子元器件的是__B__。
(3)质轻、强度高,常用于窗框的是__E__。
(4)韧性好、硬度大,可用作钢轨、坦克装甲的是__C__。
(5)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炊具餐具的是__A__。
14.(6分)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铁锅用于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__良好的导热性__的性质。
(2)铝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大__。
(3)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上用氧化铝、焦炭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Al2O3+3C+N22AlN+3CO__(2分)。
(4)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材。在钢材表面刷漆可防锈,其原理是__隔绝O2和H2O__;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可回收利用,其意义是__保护金属资源,减少污染__(写一条即可)。
15.(12分)(2024·云南改编)铜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铜的认识: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体现了铜的延展性和__导电__性。
(2)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SO2__(填化学式)。
(3)铜的加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和锡。下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据此判断A是__铜__。
物质 A B
硬度 2.5~3 5~6.6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铜的锈蚀: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反应为2Cu+O2+H2O+X===Cu2(OH)2CO3,X的化学式为__CO2__。
(5)铜的回收:某工厂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得到含FeSO4和CuSO4的溶液。为了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设计了以下流程回收Cu和FeSO4。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
②溶液C中的溶质是__硫酸亚铁、硫酸__。
16.(6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试管__。
(2)连接好装置后,在加入试剂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__二氧化碳__生成。
(4)请写出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3CO+Fe2O32Fe+3CO2__(2分)。
(5)一氧化碳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将尾气点燃处理(合理即可)__(任写一种)。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
17.(10分)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实验原理:__Fe+CuSO4===FeSO4+Cu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__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__。
(4)实验结论:__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__。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一点)
__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或CuSO4溶液的浓度要适中)__。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__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__。
18.(18分)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液面上升。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原试管中空气体积的__1/5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试管内液面上升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通过对比实验__①③__,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要与水接触。通过对比实验②③,说明铁生锈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__铁要与氧气接触__。
【实验结论】
(4)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氧气__、__水蒸气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拓展应用】
(5)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4Al+3O2===2Al2O3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菜刀用完后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保持干燥,防止生锈__。
(7)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__回收利用废金属(合理即可)__。(答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共7分)
19.(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24∶71__。
(2)若要生产12 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
解:(2)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
TiCl4+2Mg2MgCl2+Ti
48 48
x 12 t
=  x=12 t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 t。第6章 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Cl—35.5 Ti—4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长沙)家电以旧换新,节约又环保。废旧电器中含有塑料、钢铁、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 B.钢铁 C.玻璃 D.橡胶
2.(2024·湖北)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材料 B.熔点高于纯铜
C.硬度低于纯锡 D.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3.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炼铁的是( )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B.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
C.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D.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
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 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
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⑥
5.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铜比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C.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可回收利用
6.(2024·德州)小聪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则X溶液可能是( )
A.ZnSO4溶液
B.AlCl3溶液
C.AgNO3溶液
D.MgCl2溶液
7.(2024·辽宁)下列有关铁制品锈蚀与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与氧气、水等反应导致铁制品锈蚀
B.将铁制成不锈钢能减缓锈蚀
C.锈蚀的铁制品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D.铁栏杆表面刷漆能减缓锈蚀
8.(2024·攀枝花)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铁的有关知识:①炼铁:“或用木炭……扇炉风箱……土(铁矿石)化成铁……”;②炼钢:“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③铁器:“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风箱”鼓入空气与木炭反应
B.“炼铁”时“土”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铁”的熔点比“熟铁”高
D.“铜色”为紫红色
9.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是活泼金属
B.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10.(2024·宜宾)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金属导电性的强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金属片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电流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电流表 电流表示数/A
A1 1.7
A2 1.5
A3 1.0
  
A.导电性:Ag>Cu>Fe
B.三种金属中,铁片电阻最大
C.设计并联电路的目的是控制变量
D.利用图中仪器,改为串联电路也可得出相同结论
11.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
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
C.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
1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29分)
13.(5分)下列有关合金都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请选择它前面的字母填空:
A.不锈钢 B.焊锡 C.锰钢 D.青铜 E.硬铝
(1)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合金是__ __。
(2)熔点较低,常用于电器中焊接固定电子元器件的是__ __。
(3)质轻、强度高,常用于窗框的是__ __。
(4)韧性好、硬度大,可用作钢轨、坦克装甲的是__ __。
(5)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炊具餐具的是__ __。
14.(6分)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铁锅用于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__ __的性质。
(2)铝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 __。
(3)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上用氧化铝、焦炭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2分)。
(4)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材。在钢材表面刷漆可防锈,其原理是__ __;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可回收利用,其意义是__ __(写一条即可)。
15.(12分)(2024·云南改编)铜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铜的认识: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体现了铜的延展性和__ __性。
(2)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 __(填化学式)。
(3)铜的加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和锡。下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据此判断A是__ __。
物质 A B
硬度 2.5~3 5~6.6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铜的锈蚀: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反应为2Cu+O2+H2O+X===Cu2(OH)2CO3,X的化学式为__ __。
(5)铜的回收:某工厂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得到含FeSO4和CuSO4的溶液。为了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设计了以下流程回收Cu和FeSO4。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②溶液C中的溶质是__ __。
16.(6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 __。
(2)连接好装置后,在加入试剂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 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__ __生成。
(4)请写出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2分)。
(5)一氧化碳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 __(任写一种)。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
17.(10分)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实验原理: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__ __。
(4)实验结论:__ __。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一点)
__ __。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__ __。
18.(18分)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液面上升。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原试管中空气体积的__ 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 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通过对比实验__ __,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要与水接触。通过对比实验②③,说明铁生锈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__ __。
【实验结论】
(4)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 __、__ 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拓展应用】
(5)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菜刀用完后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 __。
(7)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__ __。(答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共7分)
19.(2024·湖北)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 __。
(2)若要生产12 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