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核心写景散文,单元主题聚焦“感受金秋自然之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文中“明朗”“熨帖”“凌乱”等关键词,是串联秋景的“诗意线索”,本课时将以这些词语为抓手,通过品读文字、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感受水泥道色彩与形态之美的同时,深化对“多法解词”的运用,进一步体会作者于平凡秋景中捕捉诗意的细腻情感,为单元后续“发现秋美、表达秋意”筑牢基础。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描写水泥道美景的段落,让文字中的秋景“活”起来。
2.运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插图”等方法,深度理解“明朗”“熨帖”“凌乱”的含义,能结合文本语境阐述词语与秋景的关联。
3.情感目标:沉浸感受作者笔下金秋水泥道的温柔诗意,激发主动观察身边秋景的兴趣,养成“于平凡处发现秋之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深化对“明朗”“熨帖”“凌乱”的理解;通过品读文字,真切感受金秋水泥道的色彩之美与形态之美。
教学难点:以“多法解词”为桥梁,打通词语含义与秋景意境的关联,初步领悟作者“用文字绘秋景”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诗意回顾——重赴金秋水泥道之约
1.上一节课,我们轻轻推开了金秋的大门,在水泥道上遇见了亮晶晶的水洼、像小巴掌的落叶。谁能试着说说,初读课文时,哪一处秋景让你悄悄记在了心里?
2.今天,咱们要带着更细腻的目光再走一走这条水泥道,先一起轻声朗读课文,试着圈画那些藏着秋意的关键词,让熟悉的秋景再次铺满我们的眼前。
【设计意图:以“回忆秋景”为切入点,用温柔的提问拉近距离,避免重复字词教学,直接衔接本课时的“品读与解词”,为后续深入学习铺垫情感基调。】
二、品读赏美——细品水泥道的秋之韵
(一)读“雨后初晴”——赏秋空的“明朗之清”
1.默读1-4自然段,让目光跟着“明朗”的天空走——除了“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还有哪些景物让你觉得“明朗”?把它们圈出来,和同桌说说理由。
2.我们试着给“明朗”找个近义词,再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的“明朗”秋日,天空是什么颜色?风里带着怎样的感觉?这份“明朗”藏在课文里,又让水泥道多了几分清爽?
3.带着这份“蓝天映水洼”的明朗,咱们来朗读这部分吧——让声音像秋日的风一样轻快,谁愿意把这份“清朗朗”的秋意读给大家听?
(二)读“落叶铺道”——悟秋叶“熨帖”与“凌乱”的意趣
1.读5-7自然段,作者把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这些“小巴掌”贴在水泥道上,用了哪些词形容它们的姿态?找到后,看看插图里落叶的样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落叶贴在地上的样子,叫“熨帖”;落叶排列的样子,叫“凌乱”。联系插图,和同桌说说:图里哪片落叶看着“熨帖”,哪处落叶能看出“凌乱”?
3.落叶紧紧贴在路面,没翘起来,这就是“熨帖”——就像妈妈把衣服熨得平平整整那样。落叶没排得整整齐齐,像我们撒的彩纸,自由又好玩,这就是“凌乱”。
4.齐读第7自然段:读“熨帖”时轻一点、慢一点,读出温柔;读“凌乱”时稍轻快,读出这份自然的趣。
(三)读“漫步其中”——感秋行的快乐
1.作者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心情怎么样?快找找能看出他心情的词。
2.你踩过软软的东西吗?比如草地、沙滩,你能说说那种感觉吗?和作者踩落叶的感觉是不是一样?
3.这种开心藏在字里行间。我们带着笑意,模仿“蹦跳”的语气,一起读第8自然段,把这份快乐读出来!
【设计意图:以“秋之韵”为线索,将“解词”与“赏景、悟情”深度融合,围绕核心词语展开,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沉浸式感受水泥道的秋之美,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美文积累——定格水泥道的秋之美
1.课文里描写水泥道美景的段落,藏着好多“秋的宝藏”——有明朗的天空、熨帖的落叶,还有蹦跳的雨靴。我们先一起跟着课文,把这些美的句子连起来读,让秋景在心里慢慢“定格”。
2.试着闭上眼睛,回忆画面:先想到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再想到金色的落叶贴在道上,最后想到穿着雨靴蹦跳的样子。跟着这份回忆,慢慢把秋景记在心里。
3.谁愿意当“金秋小主播”,把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分享给大家?咱们一起看看,谁的分享里藏着最浓的秋意。
【设计意图:用“画面回忆法”降低识记难度,让学生在积累文本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秋景的感知。】
四、读写迁移——绘身边的金秋小诗意
1.作者用“金色巴掌”“彩色地毯”把水泥道的秋景写得那么美,还用上了“明朗”“熨帖”这样贴景的词。我们身边也有好多秋景——可能是路边弯腰的银杏叶,可能是校园里飘香的桂花,你最想把哪一处秋景“写下来”?
2.试着像作者一样,用“像……”的比喻,把你看到的秋景写2-3句话,就像给秋天写一张“诗意小卡片”。写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笔下的秋景藏着什么小惊喜。
【设计意图:将“品读秋景”转化为“表达秋景”,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时所学的解词方法与表达技巧,落实单元“感受金秋之美”的实践要求,实现读写迁移。】
五、总结升华——珍藏金秋的小美好
1.今天我们在水泥道上又收获了好多秋的美好——还记得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读懂了“明朗”“熨帖”“凌乱”里藏着的秋意吗?这些词语,又让我们看到了水泥道怎样的美?
2.金秋的美可不止在课文里,还在咱们的身边:可能是放学路上飘落在书包上的落叶,可能是奶奶窗台上开得正艳的菊花。课后,咱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找找身边的秋景,把找到的“秋之小美好”记下来,明天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提问梳理本课时核心内容,不涉及字词回顾,同时将“秋景观察”延伸到课外,呼应单元主题,让学生带着对秋的热爱,持续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