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开展“走近鲁迅·赓续中国的脊梁”文化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招募活动方案策划人。要想成功当选为方案策划人,需完成以下三个任务,请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任务一:知其人,品其言
1.请将鲁迅的名言抄写在方框内,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2.阅读语段,认识鲁迅,完成下面的练习。(16分)
鲁迅生活在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cuò zōng( )复杂的历史时期。他 níng shì( )着这个hūn chén( )而líng luàn( )的社会,见识到国民的愚昧和麻木后,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代戈。面对种种shù fù( ),面对反动派狂风zhòu yǔ( )般的迫害,他丝毫没有tuì suō( ), shòu xuē( )的脸上满是zhèng zhòng( )坚毅的神情。他用慷慨激昂的文字直击人们心灵的深处,希望唤醒民众。鲁迅是文学之光,是革命先锋,更是中国的脊梁。
(1)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2)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4分)
(3)看到“心灵的深处”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把你想到的内容用一段话写下来。(3分)
3.小文在搜集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ān) 逝世(shì) 毡帽 瞬间
B.竹匾(biǎn) 胭脂(yān) 伶俐 澄碧
C.追悼(diào) 不朽(xiǔ) 厨房 荡漾
D.伽蓝(qié) 吊唁(yàn) 刺猬 潮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阅读鲁迅的文章时一定要学会思考,千万不要囫囵吞枣。
B.你把鲁迅的作品说成是巴金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C.老师详细介绍了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D.少年闰土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B.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
C.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D.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4)鲁迅写作风格多样,鲜明独特: ,像寒风扑面; ,似秋风扫叶; ,若静水深流; ,如烈火焚烧。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剖根揭骨 ②冷嘲热讽 ③举重若轻 ④言简意丰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5)下列关于鲁迅及相关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年闰土》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新鲜事。
B.《好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故事非常优美,鲁迅很喜欢在昏沉的夜里做梦。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周晔对伯父的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D.《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6)与鲁迅文章《少年闰土》命题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军神 B.草船借箭 C.丁香结 D.宇宙生命之谜
(7)查阅鲁迅的资料时,我们发现资料很多,篇幅很长,以下方法中,不能提高阅读效率的是( )
A.通过看文章的题目,寻找需要的文章。
B.面对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通过关键句了解主要内容。
C.为了了解鲁迅对现代小说的影响,可以重点阅读他的小说及相关评论。
D.鲁迅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难懂,遇到时一定要弄懂每个词语的意思。
(8)鲁迅先生的书法造诣也很高。他早年从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练起。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下面不是柳公权的代表作的一项是( )
4.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资料。(9分)
(1)鲁迅先生特别重视民族精神,他说:“ ,惟有他发扬起来, 。”对于英雄,鲁迅先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答客诮》中说道:“ , 。”(2分)
(2)鲁迅小说中的“月”清辉遍地:“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 ,都种着 的西瓜……”月下看瓜刺碴,真是令人神往。(2分)
(3)请将鲁迅的个人档案补充完整。(5分)
任务二:忆其行,悟其情
(一)
【材料一】我于是日日(盼望 希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认识 熟识)了。
【材料二】这来的便是闰土。(果然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5.用“ ”画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3分)
6.材料一中,“我便飞跑的去看”写出了“我”听说闰土到来时 的心情。联系课文,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 的农村少年。(2分)
7.梳理两则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8.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下面对两则材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则材料描写了两个时期闰土的外貌变化,表现了几十年来闰土遭遇了许多苦难。
B.中年闰土是当时社会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揭露了黑暗的社会制度对人的无情摧残。
C.闰土因为贪玩,所以才由一个机灵健壮的少年,变成了穷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贫苦的生活是自己不努力的必然结果。
9.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判若两人。想象一下,三十年后,正值壮年的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写一写。(2分)
(二)回忆我的父亲鲁迅
①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从这一点来看,就是这么一个名字,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②很多人对父亲在家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感兴趣。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只记得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四五岁的时候,保姆许妈便带我到后面玩,那时候上海也不大,房子后面就是农地,鲁迅觉得百草园有无限乐趣,而我的天地比百草园大得多,有小虫子,有野花,这里也是我的乐土。
③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 ”他说从来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 他们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④父亲跟我讲的是带绍兴口音的话,他喊我“乖姑”,有点像广东话称呼孩子的方式。七十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又没空调,整天身上、背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年一到夏天,我总要长一身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晚饭以后,跑到二楼,躺在父亲床上,那时天色已暗,但为了凉爽并未开灯。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每涂一面,母亲就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父母中间,心里无比温暖。直到天色黑尽,父亲又要开始工作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⑤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不是看见父亲就远远地敬畏,没有这种恐惧、害怕的感觉。
10.本文写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四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3分)
① ②工作时要保持安静
③ ④
11.“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是因为( )(2分)
A.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B.“我”的家庭氛围是非常温馨、平和的。
C.“我”家房子后面就是农地,那是“我”的乐土。
D.父亲用绍兴口音喊“我”“乖姑”,不叫“我”“海婴”。
12.文中第③自然段对父亲的称呼有好几处都是直呼其名——鲁迅,你觉得作者这样称呼的原因是( )(2分)
A.表达对父亲鲁迅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B.这一段讲述的是社会上的人眼中口中的鲁迅形象。
C.这样称呼更能表现鲁迅与旧社会、旧思想的对抗。
D.作者不喜欢社会上把鲁迅塑造为“横眉冷对”的形象。
13.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 描写,刻画了父亲 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 的感情。(3分)
14.有位同学对第③自然段画“ ”的句子不理解,你认为下面有助于理解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鲁迅先生的笑声是很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C.毛泽东主席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15.(语文要素)第③自然段最后一句讲“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请借助相关资料并联系上下文,谈谈作者想还鲁迅怎样的真面目,至少写出两点。(3分)
任务三:感其魂,抒吾情
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鲁迅对侄女的言传身教,让侄女觉得有伯父在真好。同学们,在生活中,总有人给予你帮助,给予你陪伴 他(她)用默默无闻的行动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她)是谁 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一想,然后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30分)
第八单元综合素养评价
1.略。
2.(1)错综 凝视 昏沉 凌乱 束缚 骤雨 退缩 瘦削 郑重
(2)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3)[示例]在我心灵深处,永远有那么一块柔软的
地方,那里存放着母亲对我细致无私的爱与教诲。它时刻提醒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母亲。
3.(1)B (2)D (3)B (4)C (5)B (6)A (7)D(8)B
4.(1)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中国才有真进步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2)深蓝 金黄的圆月 海边的沙地
一望无际的碧绿
(3)周树人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革命家
5.盼望 熟识 虽然
6.急切 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7.少年 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8. C
9.[示例]三十年后,我成为一名摄影师。因为我喜欢运动,所以身体很强壮。我会去世界各地旅游,拍摄各种风景大片。
10.①为“我”取名 ③待人和蔼 ④为“我”涂药
11. B 12. B
13.动作 温柔和蔼、疼爱孩子 依赖和喜爱
14. C
15.[示例]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在生活中他并不是只会冷着脸讲大道理的大作家,他待人和善,有时还很幽默,很有生活情趣。他的锐利,是对黑暗社会的讨伐,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个慈祥、和蔼的父亲。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