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归类复习卷(三)
《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
一、积累背诵。 [背诵、默写]
1.古诗词、名句默写。
(1)明月别枝惊鹊, 。
(2) ,笑问客从何处来。
(3)金沙水拍云崖暖, 。
(4)胜日寻芳泗水滨, 。
(5) ,水村山郭酒旗风。
(6) ,惟有他发扬起来, 。
(7)把古诗补充完整。
过故人庄
[唐]
故人具鸡黍, 。
, 。
, 。
,还来就菊花。
2.课文背诵。
(1) 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锺子期死,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空气是 ,天空是 ,表示我 ,使我总想 。
(3)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 。
(4)羊群一会儿上了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绣上了 。
(5) 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
,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殖 ,那殖却将身一扭, 。
(6)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月亮 ,穿过一缕一缕 。
(7)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月光照耀下的 。
二、(新趋势·情境学习)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词、名句。
[背诵、理解]
1.诗歌里有情怀。孟浩然的“ ,江清月近人”让我们感受到秋夜的愁绪;辛弃疾的“ , ”则让我们感受到夏日蛙声一片,丰收在望的喜悦。
2.《七律·长征》中,点明中心、总领全诗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诗句是“ , ”。
3.诗句绘美景。诵读着苏轼的“ , ”,我们欣赏了西湖雨过天晴、水天一色的美景;吟咏着刘禹锡的“ , ”,我们领略到滚滚黄河的恢宏气势;品味着王安石的“ , ”,我们感受到湖阴先生家庭院的洁净与秀美。
4.“雨”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 , ”是一场来势凶猛的雨;在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 ”是一场朦胧的雨;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七八个星天外, ”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
5.诗中含情:“更喜岷山千里雪, ”是喜悦之情;“ ,两山排闼送青来”是闲适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 ”是久客他乡的伤感之情。
6.鲁迅说过,“ ,走的人多了, ”,这反映了他苦苦求索革命道路的历程;“无情未必真豪杰, ”则反映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
7.爸爸经常教育小洋:“即使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要时刻心系国家,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爸爸的话可以用陆游的名句“ ”来概括。
8.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正如李纲所说:“ ,当以死守, 。”
9.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保家卫国“捐躯赴国难,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理解]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依次描绘了草原风光、 、 三幅动人的画面,用“ , ”两句诗表现了蒙汉情深。
2.《丁香结》一文在介绍丁香花的形象时,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突出了它的样子、 、 。本文表达的人生态度是 。
3.《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的顺序进行了叙述。叙述时,既有对五壮士的群体描写,也有对 的个体描写。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
4.《开国大典》中,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 的写法,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
5.《竹节人》一文主要讲了 、 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玩的情景。读本文时,若要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应该重点读 这一部分。
6.《桥》和《穷人》在体裁上都属于小说,分别刻画了 的党支部书记、 的桑娜夫妇。《桥》在最后才点明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穷人》中描写了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里的环境描写对于刻画桑娜这个人物的作用是 。
7.《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分别描写了植物、动物等在夏天的生长之快。正如农谚里说的“六月六, ”“处暑不出头, ”一样,万物要赶时候长,用力地长。
8.《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要 ,因为地球不会再长大, 有限。我们可以设计“ ”这样一条宣传语,号召人们保护地球。
9.《七律·长征》中,作者叙述了长征途中翻越 和 、巧渡金沙江、强渡 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现了红军战士 精神。
10.《少年闰土》一文通过回忆闰土给“我”讲“ 、 、 、 ”这四件新鲜事,刻画了一个 的农村少年形象。
四、选一选。 [积累、理解]
1.下列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有关的诗句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2.以下诗句与伯牙、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
A.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D.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3.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下列最适合用来描绘下图内容的诗句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5.以下诗文不能用来表现“家国责任”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学校将制作一期“夏天系列”活动,需要配上合适的诗句,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五谷丰登”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指的是( )
A.稻麦粱菽稷 B.稻麦黍粟稷 C.稻麦黍菽稷 D.稻粱黍粟菽
8.舞蹈《有风来仪》结合凤凰五彩的元素,展现了五彩火风在重阳之日祈福吉庆的景象。传统文化中“五彩”指的是( )
A.青、白、赤、黑、黄 B.青、白、赤、黑、橙
C.绿、白、赤、黑、黄 D.赤、白、蓝、黑、黄
9.下列句子意思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意思相近的是( )
A.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B.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C.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D.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0.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C.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D.处士/笑而然之。
11.下列组合错误的一项是( )
A.《春日》——宋——朱熹
B.《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C.《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唐——苏轼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戴嵩《牛》一轴”中的《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B.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D.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13.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写人物说话时,一定要用“说”来表达,否则就会表达不清。
B.读书时要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C.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D.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14.下列课题的拟题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草船借箭 B.“诺曼底号”遇难记
C.开国大典 D.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理解]
1.《花之歌》的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各个方面写出了花的外形。( )
2.《三黑和土地》这首诗歌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
3.从《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经过科学家的探测,目前看来,宇宙中的金星上确实存在生命。 ( )
4.《金色的鱼钩》一文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 )
5.《盼》讲述了“我”盼望下雨到最后如愿的事情,文中的“我”是一个乐于助人、了不起的孩子。 ( )
6.《青山不老》一文的作者以“青山不老”作为文章的题目,赞扬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精神永远不老。 ( )
7.《京剧趣谈》主要讲了京剧表演中道具使用及“亮相”的妙处,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 ( )
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专项归类复习
一、1.(1)清风半夜鸣蝉 (2)儿童相见不相识
(3)大渡桥横铁索寒 (4)无边光景一时新
(5)千里莺啼绿映红
(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7)孟浩然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2.(1)少选之间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伯牙破琴绝弦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更可爱 那么清鲜 那么明朗 高歌一曲满心的愉快
(3)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一首奇丽的小诗
(4)小丘 无边的绿毯 白色的大花
(5)深蓝的天空 海边的沙地 一望无际 碧绿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尽力的刺去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6)水天相接 霎时间 越升越高 轻纱似的微云
(7)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1.野旷天低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2.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3.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4.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三点雨山前
5.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乡音无改鬓毛衰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怜子如何不丈夫
7.位卑未敢忘忧国
8.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
9.视死忽如归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三、1.老舍 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2.颜色 气味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3.痛击敌人 英勇跳崖 每一位战士
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4.点面结合 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也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5.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 玩竹节人
6.舍己为人善良纯朴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从侧面反映出桑娜是一个勤劳的人
7.看谷秀 割谷喂老牛
8.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示例]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9.五岭 乌蒙山 大渡河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10.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猎 看跳鱼儿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四、1. C 2. B 3. D 4. D 5. B 6. C 7. C 8. A
C 10. B 11. D 12. D 13. A 14. D
五、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