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2025级高一年级阶段性联合测评
化 学(人教版)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 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包含离子反应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2.下列现象可以用胶体性质解释的是
A.向 FeCl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向豆浆中加入含氯化镁、氯化钙的卤水制作豆腐
C.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将植物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形成油水混合物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水合氯离子结构:(
C.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
D. AlCl 中铝元素化合价:+3
高一化学 第1页(共6页)
4.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或方法符合规范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溶解 Na CO 固体:(
C.用pH试纸测溶液 pH:
D.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
5.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盐
A 合金 CO 熔融KNO 纯碱
B 食盐水 SO NaOH
C 胆矾 CuO HCl
D 醋酸 CO Cu
6.下列透明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稀盐酸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高一化学 第2页(共6页)
8.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的是
A. NaHCO 溶液与NaOH溶液;NaHSO 溶液与 NaOH 溶液
B. Na CO 与稀盐酸;CaCO 与稀盐酸
C. KCl溶液与 AgNO 溶液;NH Cl溶液与AgNO 溶液
D. Ba(OH) 溶液与硫酸; Ba(OH) 溶液与盐酸
9.黑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由硫磺粉、KNO 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反应生成 N 和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K S水溶液是能导电的电解质
C.硫磺粉、木炭粉和N 都属于单质
D. CO 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10.下列物质能与酸反应,并将酸转化成具有相同酸根的盐的是
①非金属单质 ②金属单质 ③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 ⑤酸 ⑥碱 ⑦盐
A.②④⑥⑦ B.①④⑥ C.②③⑥⑦ D.②④⑤⑦
11.物质A~H为中学常见物质,A为天然气主要成分,F为常见干燥剂,H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CH
B.反应①和反应④都是复分解反应
C.检验物质D的离子方程式为
D.物质D与 F、G都能发生反应
1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NaCl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丁达尔效应
C.盐酸和 NaOH溶液:pH试纸
溶液和 Na SO 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溶液,振荡
高一化学 第3页(共6页)
13.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所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符合图像变化趋势的是
A.向氨水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 NaOH溶液中滴加醋酸至过量
C.向 CuSO 溶液中滴加 Ba(OH) 溶液至过量
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
14.现有一白色固体粉末,取样后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据此判断,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可能是
A. NaCl、KNO 、CuCl B. KCl、Na CO 、MgCl
C. NaCl、KNO 、AgN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填空。
在化学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交融故事精彩纷呈。古代,人们用①碳从铁矿石中冶炼铁,支撑早期手工业;地表深处的②石油,沼气中的③CH ,早期先民将其用于照明,开启了对天然能源的初步利用;饮食中,④醋酸让食物别具风味,为菜肴增香添味。
近代,侯德榜以⑤NaCl、⑥CO 和⑦NH 为原料制⑧纯碱,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解⑨饱和食盐水”技术则从氯化钠溶液中产出氯气、氢气与⑩氢氧化钠,支撑起造纸、肥皂制造等工业,实现基础化工原料自主可控。
(1)在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有 。
(2)写出与①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名称: (任写两个)。
(3)书写电离方程式:⑤ ,⑧ 。
(4)⑥和少量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高一化学 第4页(共6页)
16.(15分)海洋是丰富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化工生产和能源开发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Ⅰ.海水淡化
(1)“操作1”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其目的是 。
(2)“操作2”可选用下列实验装置的序号是 。
(3)“操作2”在上述所选装置中盛放“海水2”的仪器名称为 。
Ⅱ.制备金属镁
(4)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5)上述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填化学式),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6)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7)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17.(14分)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 中的若干种离子,且溶液中各离子数目均相等。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过滤,洗涤;
Ⅱ.取步骤Ⅰ的滤液,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Ⅲ.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 NH (氨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实验前可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
(3)步骤Ⅱ (填“能”或“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存在Cl ,说明理由 。
高一化学 第5页(共6页)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5)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原溶液可能由NH 、K 和 SO 组成
B.原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K 和H
C.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D.原溶液中可能存在
E.原溶液中最少有3种离子,最多有5种离子
(6)若原溶液中存在4种离子,则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
18.(15分)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质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普遍。现有A、B、C三个分散系,其成分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问题:
(1)区分分散系B与分散系C的方法是 ,分散系B区别于分散系A、C的本质是 。
(2)配制)Fe(OH) 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加入数滴 ,继续加热煮沸至 ,停止加热。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分离提纯分散系B和C的方法是 。
(4)已知分散系C中含有 下列物质组合的水溶液中所含离子种类与分散系C可能完全相同的是 。(填序号)
A. NaCl、KNO 、(NH ) SO
B. NaNO 、NH Cl、K SO
(5)某小组用Na SO 、KCl和 NH NO 配制100g分散系C,各微粒质量的百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微粒种类
百分含量/% 2.3 3.9 1.8 3.55 6.2 x
①上表中
②配制此分散系C时,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高一化学 第6页(共6 页)
河北省部分高中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学期 9 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B D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A C D
15.(1)②;⑤⑧;⑤⑦⑧⑩
(2)金刚石、石墨(或 C 等合理答案)
(3)NaCl=Na +Cl ;Na CO =2Na +CO
(4)CO +2OH =CO +H O
(5)2NaCl+2H O电解2NaOH+H ↑+Cl ↑
16.(1)物理;除去海水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A
(3)蒸馏烧瓶
(4)④
(5)Mg (OH) ;熔融 MgCl
(6)MgCl +Ca (OH) =Mg (OH) ↓+CaCl
(7)Mg (OH) +2H =Mg +2H O
17.(1)Fe 、CO 、H
(2)Ba +SO =BaSO ↓
(3)不能;步骤 Ⅰ 中加入了 BaCl 溶液,引入了 Cl ,干扰原溶液中 Cl 的检验
(4)NH 、SO 、Cl (或 NH 、SO 、K 等合理答案)
(5)ADE
(6)NH 、SO 、Cl 、K (或其他合理答案)
18.(1)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B 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nm,A、C 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分别小于 1nm、在 1-100nm 之间)
(2)饱和 FeCl 溶液;液体呈红褐色;FeCl +3H OFe (OH) (胶体)+3HCl
(3)过滤
(4)AB
(5)①7.15;②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