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
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测量:温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著
水的变形
视频介绍自然界中水的各种状态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站
解锁变形密码—温度与变形
(温度与温度计)
欢迎进入:《水的变形记》——揭秘水的奇妙之旅
区分水的三种状态,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
征,识别水与雨、云、雪、露、雾、霜的关系。(物理观念)
知道温度的概念及相关单位,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能用与温度有关的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及简单的工作原理,能遵守实验规则正确使用液
体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科学探究)
了解温度计在医疗、气象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
物理知识的社会价值。(科学责任与态度)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水的变形记:
云
雨
雪
霜
露
冰雹
【实验结论】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且水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固态
液态
序幕:见证“水宝宝”的七十二变——物态变化
1. 观察与实验:水的变形记
气态
自然界的水循环
阳光下,海洋、陆地上的水变成水蒸
气,随风飘动,在高空集聚成云,通过雨、
雪等形式降落到海洋、陆地。然后又以水
蒸气的形式回到大气中,开始了新的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
间的水循环,如图所示。
①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②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态变化吗?
③水的三态变化时,通常需要什么条件?
2. 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
思辨:
水的变身记:
水蒸气(气态)
水(液态)
冰(固态)
物态 固定的形状 一定的体积 存在形式
固态 有 有 冰、冰雹、霜、
小冰晶、雪
液态 无 有 雨、露、雾、白气
气态 无 无 水蒸气
3. 水的三种状态及存在形式
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来判断冷暖变化
解密①:掌控变形的无形之手——温度
千落
枝一
绿叶
乃而
晓知
大天
地下
春秋
,
(1)生活中,常有冷和热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1. 冷热程度初体验
解密①:掌控变形的无形之手——温度
通过感觉器官来判断冷和热高低
春竹
江外
水桃
暖花
鸭三
先两
知只
,
解密①:掌控变形的无形之手——温度
结论:只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解密①:掌控变形的无形之手——温度
(2)动手试一试:
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真的可靠吗?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用字母 t 来表示。
2.温度的认识
3.单位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
解密①:掌控变形的无形之手——温度
加油站: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
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273.15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
度都是达不到的。即达不到摄氏温度的-273.15 ℃。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摄氏度的规定:把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摄氏度/℃
4. 我会读(自然界中一些物体温度)
A.西安冬季室外平均气温在-10℃左右,不可能达到-30℃,
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在40℃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镇可乐的温度约为0℃,故C不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在 左右,故D符合题意。
【例题1】以下是在西安的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D )
A.寒假中,室外一天内的平均气温约为-30℃
B.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为80℃
C.冰镇可乐的温度约为30℃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5℃
故选D.
科学
方法
液体温度计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种 类 根据测温 物质 酒精温度计、____________煤油温度计、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
根据用途 实验室温度计、__________体温计、______________寒暑表
基本结构 玻璃泡、_________液柱、_________玻璃外壳、__________刻度、____________毛细管
结构特点 (1)温度计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这是什么?
(2)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这是为什么?
(3)温度计的玻璃泡容积越大,玻璃管的内径越细,有什么作用?
温度计使用规则 (1)使用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温度计量程,估计被测物体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2)测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________,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___________接触容器壁
_________________.和容器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________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液面相平。
自学并填写,观察与思考:
毛细管
玻璃泡
玻璃外壳
刻度
单位:℃
液柱
温度计的使用
估测温度(℃) 测量温度(℃)
冷水
温水
热水
【我来测】
将液体温度计依次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分别测量并记录三杯水的
温度。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测量的温度有何异同。
温馨提示:
1.温度计的操作要规范。(如玻璃泡不碰容器壁或容器底)
2.平视读数,必要时可下蹲读数。
3.每个人都要测出自己的数据,并与同伴对比,数据相同吗?
等级 标准 评价等级
A 自主熟练完成
B 需要帮助完成 C 不能完成 等级 标准 评价等级
A 能认识到温度计的原理是由于液体 的热胀冷缩。
B 不能将温度和冷热程度联系起来。 观念形成评价
自我评价
实验操作评价
拓展:定制版的“变形”侦测器—— 体温计
《体温计的使用》
温度计 体温计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量程和 分度值 -20℃~110℃ 1℃ 35℃~42℃
0.1℃
测温物质 酒精、煤油 水银
结构 使用 圆柱形内径均匀 玻璃管 不能离开被测 液体读数 三棱柱形、小缩口、
毛细玻璃管
1.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使用前甩一下
物理知识 1.液体热胀冷缩 2.热传递(第13章) 1.液体热胀冷缩
2.热传递(第13章)
3.惯性
4.凸透镜成像(放大镜)
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点 【我来找异同】
【例题2】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测量范
围为__________ ,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
开人体读数,现在的示数为______ 。
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体温计有缩口,能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其读数为37.8℃。
37.8℃
热胀冷缩
能 35~42℃ 0.1℃
02
解锁变形密码—温度与变形
(温度与温度计)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①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②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形成循环.
③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
①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 t 来表示。
②常用单位:摄氏度℃。摄氏度的规定:把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①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②主要结构:玻璃外壳有刻度、毛细管、玻璃泡有液体.
③种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①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②使用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应被包围
在被测物体内,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
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①测量范围:35 C~42 C ,分度值是0.1 C.
②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很细且弯曲的缩口.
③使用: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把水银甩回玻璃泡.
温
度
与
温
度
计
物态变化
温度
温度计
温度计使用
体温计
绘制思维导图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请你绘制一幅有关《解锁变
形密码》的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梳理本节课知识。
课后拓展
1.探究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 “电子温度计”“红外温度计” 的工作原理(如红外温度计利
用物体热辐射测温),对比它们与液体温度计的优缺点,撰写 100 字左右的
探究报告。
2. 实践任务:
观察家里的寒暑表,记录一周内每天同一时间的气温,绘制 “一周气温变
化折线图”,并思考 “气温变化与日常生活(如穿衣、出行)的关系”,在下次
课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