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物联网实验流程——灯光警报呼叫器
【课程标准要求】
(一)内容要求
1.通过“灯光警报呼叫器”项目中对LED灯、蜂鸣器、LCD液晶显示屏等外设的编程控制与调试,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基于实验平台接收、处理与发送数据的过程。
2.通过项目引入“控制结构”及其相关应用,使学生掌握根据触发条件设计多种响应方式的技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业要求
1.能在指定情境下,设计并实现包含按钮输入与LED/LCD输出的控制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2.能在项目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一定的程序调试能力,能从物联网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制作灯光警报呼叫器”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老年人照护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设计了四课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实现一个具有“远程呼叫+局部警报”功能的简易物联系统。教材结构分为“基础认知—设备控制—系统协作—项目实现”四个层级,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从单元件操作到多设备协同的能力跃迁。
第一课“LED小灯闪烁”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通过进行LED灯的点亮与闪烁实验,掌握硬件连接方法与编程平台的基本操作,奠定实验技能基础;第二课“控制蜂鸣器周期响铃”以蜂鸣器的周期响铃为核心,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循环控制结构,提升算法表达能力;第三课“显示警报信息”引导学生掌握LCD液晶显示屏的数据输出方法,体验信息的可视化处理过程;第四课“实现灯光警报呼叫器”则综合前几课所学,通过双主控板通信控制实现远程呼叫与警报的协同响应,完成从单点控制到系统联动的能力整合。
整体来看,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高度契合,通过“项目驱动+实践操作”的编排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物联网控制系统的直观理解,又突出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工具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特点,为后续深入开展更复杂的信息系统设计与编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单元课时】
4个课时。
【单元项目学习主题分析】
项目主题:制作灯光警报呼叫器。
项目概述:
本单元以“制作灯光警报呼叫器”为项目主题,通过设定“老年人在卧室一键呼叫,客厅设备实现灯光与声音警报”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设计一个多设备协作的简易物联系统。项目学习路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LED灯控制、蜂鸣器周期响铃、液晶屏信息显示及双主控板间的数据通信。学生在完成各课任务的过程中,将逐步建构起对“输入—处理—输出”的简易物联系统基本模型的理解,掌握图形化编程语言中顺序、循环、判断、通信等关键结构的使用,形成基于真实需求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项目设计以实践为核心,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系统搭建与程序设计,并在过程中体会多设备协同控制的基本逻辑,发展其系统化思维与解决数字化问题的能力。通过集成所学内容,最终完成“灯光+蜂鸣+信息显示”的一键式警报呼叫器,有效支撑学生在真实任务驱动下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实现从认知理解到动手创新的跨越。
项目成果:
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功能完整的“灯光警报呼叫器”系统,其成果包括:
1.能够基于主控板及传感器完成LED灯、蜂鸣器、LCD液晶显示屏等设备的独立控制程序;
2.能展示与讲解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与关键技术节点;
3.最终形成包含功能演示、设计文档与项目展示的完整项目资料,为后续开展更高阶的信息科技项目学习积累经验与方法。
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物联网实验平台中的硬件设备和编程环境,掌握主控板连接与操作、进行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技能,形成对物联网软硬件相互作用的基本认知,能够自主完成简单的物联系统搭建与调试。
2.通过编写和调试控制LED灯、蜂鸣器、液晶显示屏的程序,掌握顺序、条件判断、循环等基础编程结构,形成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验中应用所学知识,实现功能性算法的正确运行。
3.通过设计和实现主控板之间的通信功能,理解设备间通信的基本原理,形成在物联网系统中实现设备协同控制的能力,能完成简易物联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确保设备按照设定逻辑完成任务。
4.通过分析系统需求和进行实验调试,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设计和优化物联网系统的创新思维,能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系统优化,形成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与任务分工,积累团队合作和高效沟通的经验,培养协作意识与表达能力,能在项目展示中清晰阐述设计思路并有效展示成果,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与项目管理能力。
【单元学习路径】
本单元共设四课,采用递进式教学设计,从硬件连接到设备控制、再到系统整合,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物联网实验项目。具体课时安排如下图所示。
【单元教学准备】
1.硬件准备:行空板(带有蜂鸣器模块)、LED灯。
2.软件准备:Mind+图形化编程平台。
3.其他:连接线、USB数据线、电源供应器。
【学习任务/活动设计】
任务/活动1 LED小灯闪烁:学生完成LED灯与主控板的连接,通过图形化编程实现LED灯定时亮灭,理解顺序结构与简易物联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模型。
任务/活动2 控制蜂鸣器周期响铃:学生在已掌握基础硬件控制的基础上,实现蜂鸣器周期响铃功能,掌握循环结构及信号控制原理,为多模块协同打下基础。
任务/活动3 显示警报信息:学生在学习LCD显示屏模块的基础上,学习设置显示内容与格式,了解输出信息的人机交互意义。
任务/活动4 实现灯光警报呼叫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两块主控板构建简单主从通信系统,设计数据传输流程,实现“卧室按钮呼叫,客厅设备响应”的完整功能。
【单元作业设计】
作品名称:制作灯光警报呼叫器
基本功能:
①通过主控板按钮触发警报。
②客厅端LED灯闪烁,蜂鸣器响铃。
③LCD屏幕显示“收到呼叫”提示信息。
④支持调整LED灯闪烁频率与响铃周期。
提交方式:小组提交程序源代码 + 电路图 + 项目演示视频 + 项目讲解文档。
评估重点:逻辑完整性、功能实现度、程序优化程度、界面信息表达、创新点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