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7 07: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宋以前商业繁荣发展的表现,柜坊、飞钱的问世,宋元商业的繁荣,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商帮”的出现;“草市”、市镇、新兴城市的出现;历代对外贸易的状况。
(2)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古代政府政策对商业的影响。
(3)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商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古代城市的演变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有直观的认识;通过设计问题探究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古代商业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古代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是当今中国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特点
教学难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
生进行思考。
教具:多媒体电脑课件。
板书设计:
【课
题】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先秦商业的兴起
2.秦汉~隋唐商业的发展
3.宋元商业的繁荣
4.明清商业的新特点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历史变迁
2.大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徽商》片头(视频资料)。
提问:徽商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明清时期。】
徽商的“独特”、“唯一”之处分别是什么?
【独特~亦贾亦儒的文化自觉;唯一~将商业资本转化为精致的文化创造。】
徽商最终的命运如何?为什么?
【悲剧命运;原因:倚重于封建政治势力的庇护。】
“徽商”,是中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一,他们的兴衰历程正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缩影。他们曾经遍布全国,经营品种广泛,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恰恰是中国古代众多商人的真实写照。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商帮“,古代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商业发展的特征如何?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程内容。
2.讲授新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a.
先秦商业的兴起
出示幻灯片。
材料一: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蝉织,以为衣食之源,而用以互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提问:“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出现剩余,就会产生交换。我国古代商族人就因会做生意而出名。周灭商后,商族遗民驾着牛车四处游走,从事交易活动,后人就把这个行业叫“商业”,把经商的人叫“商人”。
结合书上第12页的“引言”部分。
提问:从范蠡从商的经历可看出,当时商人的特点是什么?
【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定的经济资本。】
范蠡之所以选择“陶”地的原因是什么?
【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交通便利等。】
出示幻灯片:范蠡(图片、文字)。
范蠡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史记·货殖列传》
提问:从上述文字可看出,范蠡的经商理念是什么?
【根据有余不足就可以知道物品的贵贱。】
范蠡已经掌握了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商品价格的规律。他在物品充足时买进,当短缺时卖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范蠡还常常把钱财分散给穷人,司马迁说他“富而行其德”,被后人尊为商人的祖师爷并供奉为财神。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商人,如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嬴政之父取得王位,后来还做了秦国的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是位著名商人。
b.秦汉~
隋唐商业的发展
提问:与春秋战国相比,秦汉时期在政局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完成了统一。】
出示幻灯片:秦朝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图片)。
但是秦汉~隋唐,统治者大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总体较为艰难,商人经商受到限制,商业水平不高。尤其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政权林立,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结合书上第12页的最后一段正文部分。
提问: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出示幻灯片:隋朝大运河、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图片)。
材料二: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元稹:《估客行》
提问:从上述材料可看出,隋唐商业出现什么样的特点?
【商人活动范围扩大。】
商人活动频繁、遍及全国各地,最有可能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资金的安全问题。】
结合书上第12页的“学思之窗”内容。
提问: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发展有何作用?
【克服了铸币不便大量携带的难题,避免旅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利于商旅的通行、商业发展。】
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当今的支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和发展。
c.
宋元商业的繁荣
出示幻灯片:《清明上河图》(视频资料、图片)。
提问:北宋东城东京城的商业发展如何?
【非常繁荣:店铺林立,货物堆积如山,车船络绎不绝。】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交子”;商贸交易的需要,金属货币不便于携带。】
东京城中的“瓦肆”是什么样的区域?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娱乐场所,如戏曲、艺人说书、杂技等表演;说明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补充小故事: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来到开封后,画成一画,取名为《上河图》,悬挂在开封城内供人观赏,正好被微服私访的宋徽宗看到。对书画研究颇有造诣的宋徽宗非常喜爱此画,遂提笔在画上加上“清明”二字,取“政治清明”之意。北宋灭亡后,此画丢失,张择端非常痛心,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幅,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出示幻灯片: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图片)。
出示幻灯片。
材料三:
中唐以前,中国的长途贩运主要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这些产品价值高而体小量轻,容易获取高额利润,总体上是服务于社会上层,除盐、铁等特种商品外,与乡村百姓的生活没有直接关联。
而宋代投入市场的商品,在品种上较前代大大丰富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牛之类的高档奢侈品,其消费对象仍以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为主;二是农具、手工业工具以及船只耕牛之类的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镇市城郭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需品。宋代商业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主要表现在后二类商品急剧进入市场,其比重不断上升,并与城乡的生产与生活发生了日益广泛的联系。
——包伟民《宋朝简史》
提问:从材料三可看出,唐宋的商业活动有何变化?
【与唐朝相比,宋朝时期投入市场的商品种类增加,与百姓生活有直接联系,如生产资料、人们生活必需品等增加。】
结合书上第13页的第一段正文部分。
提问: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最早的纸币;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出示幻灯片:元朝运河、通惠河(图片)。
元朝实现了空前规模的大统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在各地还设了驿站,商业十分繁荣。首都大都(今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d.
明清商业的新特点
出示幻灯片:明朝后期国内市场(地图)。
提问:从图示可看出,明朝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国内市场交易频繁,远距离的运输较普遍。】
结合书上第13页的第二段正文部分。
提问: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重要;出现“商帮”。】
出示幻灯片:“商帮”的含义(文字)。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出示幻灯片:明清“十大商帮”。
山西商帮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州商帮
--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福建商帮
--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
--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山东商帮
--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
--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
--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
--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
--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陕西商帮
--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其中,徽商和晋商尤以人数最多、资本最雄厚而闻名全国。】
出示幻灯片:徽商故里(图片)、徽商的主要经商路线(地图)。
结合书上第15页的“学习延伸”。
提问:从上述材料可看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有经商的传统;团结,互相帮助;崇尚节俭、不奢华。】
出示幻灯片:《徽商》的“第一集~儒商”(视频资料)。
提问:从此段节选可看出,徽商能够发展还有什么原因?
【重视学习传统的儒家思想,“商贾结合”。】
出示幻灯片:“红顶商人”胡雪岩(图片)。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红顶商人”。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
出示幻灯片:胡庆余堂、胡雪岩的“戒贪缸”(图片)。
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
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
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
出示幻灯片:《走西口》、“杀虎口”(图片)。
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与绥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统称归绥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库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多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乌里雅苏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科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出示幻灯片: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海报(图片)。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
出示幻灯片:雷履泰及其故居、“日升昌”票号(图片)。
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因家寒而弃学就商,成为我国银行业----山西省票号的创始人。先为本县达蒲村李家独资经营的“西裕成”颜料庄经理,以制作、经营铜绿为业。在达蒲村设有规模不小的作坊,在县城西大街、北京崇文门外草厂九条和天津、汉口、重庆等城市设有分庄。后由于晋中平、祁、介、太等县在各地开字号店铺者颇多,货币周转极为频繁,公私饷银等运送费用既高,又不安全,实感不便。雷履泰总结借鉴了我国历史上“汇票”等经验,与东家李氏商议决定,开始经营京晋埠际间商业汇兑,后来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将“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业务。
尽管“日升昌”小小的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日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日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升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
出示幻灯片:晋商主要经商路线(地图)。
出示幻灯片:对晋商的评价(文字)。
“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
《马可波罗游记》
“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结合书上第13页的“历史纵横”。
提问:晋商的经商之路是怎样的过程?
【获贩盐专利兴办票号。】
“票号”的出现,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中的什么现象?
【商贸频繁,货币交易量大。】
在“票号”的推行过程中,经商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品质?
【诚信。】
出示幻灯片:徽商与晋商的对比(表格)。
商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徽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
典当、走出国门
晋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
票号、走出国门
提问:对比上述表格材料的内容,晋商、徽商发家致富过程中的相同点是什么
【从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领域涉足金融领域,甚至走出国门,积累起巨额财富。】
出示幻灯片:古代商人群像(图片)。
提问:从这些古代商人的事迹中,能否归纳出其身上的优秀品质?
【智慧、勇气、辛劳、诚信、以义生利。】
出示幻灯片: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图示)。
先秦――兴起;秦汉――初步发展;隋唐――进一步发展;宋元――空前繁荣;明清――持续繁荣,深入到城镇、农村、边疆、海外。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a.
“市”的历史变迁
结合书上第13页的最后一段正文部分。
提问:宋朝以前,“市”主要是指什么样的场所?
【城中用于货物聚集、商品交易的场所。】
汉唐政府对“市”进行怎样的管理?
【限制区域,与民居严格分开;限定时间;设专门官员管理。】
出示幻灯片:汉、唐长安城的布局;唐长安城的“西市”(图片)。
材料四: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提问:从材料四的两段文字可看出,唐、宋都城商业活动有何变化?
【城市的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
出示幻灯片: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图片)。
材料五: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提问:从材料五可看出,当时东京城的商业发展状况如何?
【店铺众多,商品交易频繁。】
有关“两边皆居民”的记载,说明东京城的布局有何特点?
【商业区与住宅区的界限被打破。】
唐朝时,已出现了农村集市贸易;宋朝时,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明清时期就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即汉口镇(湖北)、佛山镇(广东)、景德镇(江西)、朱仙镇(河南)。
出示幻灯片:佛山镇的形成、朱仙镇(图片)。
出示幻灯片:江南市镇(地图)
材料六:
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它的发达是直接建立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商业贸易仍然是江南新兴市镇的一个主要功能……工商业并举,相互促进,是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的显著特点。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提问: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明清的江南市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主要特点是什么?
【江浙地区。特点:工商业并举,相互促进。】
b.
大城市的发展
提问:从古代商业发展史来看,哪个朝代是重大转折点?
【宋朝。】
出示幻灯片:司马迁对商业的态度(图文)。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
货殖列传》(汉)司马迁
汉朝政府,曾采取对商人的歧视政策;宋朝政府则采取了因势利导、与民共利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合书上第14页的第二段正文部分。
提问:古代大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哪两类?发展原因主要有哪些?
【都城即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南移商业中心。】
汉唐的长安、洛阳,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因为是各朝的都城,因而成为商业中心;唐朝的扬州、成都的商业繁荣,时称“扬一益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门的商业中心不断涌现。
出示幻灯片:明清时期的北京鼓楼与前门商业街(图片)。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结合书上第14页的最后一段正文部分。
提问: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如何?
【西汉发展: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广州为重要外贸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海外贸易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泉州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出示幻灯片:汉唐宋的海外贸易(图片)。
出示幻灯片: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图片)。
材料七: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计算)。”
提问:明朝的“朝贡贸易”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七、第15页的第一段正文部分)
【目的:不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特产的需求。】
“朝贡贸易”,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
出示幻灯片:中国古代商业概况(表格)。
提问:综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商业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下,取得发展并在宋元时期走向空前繁荣;
2、具有现代意义商业机构很早就出现了,如:邸店、柜坊、飞钱
、“交子”、票号等。
3、城镇商业繁荣程度较高,北宋后形成了市、镇、大城市为单位的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4、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提问: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小结
现代的经济学家有这样的共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尚书》中也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我国古代商业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仅仅是研究了其发展的基本脉络,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从中汲取先人的智慧。
4.布置作业
探究作业:三项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任选北京城某地,介绍其商业发展的今昔变化,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以明清时期的商帮某杰出人物为例,感受古代商人的智慧与辛劳。(要求:图文并茂,自身的认识)
3.学完本课,你对商业、商人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用文字、漫画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