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4 Follow the rules Lesson 2 Part A Let's learn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从语言能力看,四年级学生要能听说读写交通相关词汇与简单句子;思维品质上,需通过观察、分析交通场景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文化意识方面,要理解遵守交通规则是普遍的社会规范,培养规则意识;学习能力上,借助多样活动培养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 分析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人与社会范畴下的 “社会公共生活”,聚焦交通规则与安全出行。 主题内容围绕交通场景,呈现了 “stop(停止)”“cross the street(过马路)”“keep to the right(靠右行)”“take turns(轮流)”“wait in line(排队等候)”“traffic lights(交通信号灯)” 等交通相关词汇与表达,还有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It's red. Please stop and wait.” 等关于交通规则的简单对话及指令。 2.Why(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文明礼让的良好品德,让学生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文明的出行意识,明白在交通场景中遵循规则是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的关键。 3.How (文体、语言结构、语言特点) “Let's learn” 属于语言输入型文体,以对话为核心语言结构,通过角色间关于交通规则的简短交流引出核心词汇与句型,如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It's red. Please stop and wait.”,语言特点是简洁易懂,多使用祈使句和简单陈述句,搭配对应交通场景图片,帮助四年级学生直观理解并识记交通相关表达。 “Color and say” 为语言实践与创意结合的文体,语言结构以指令性短语和提示性词汇为主,语言特点是简洁明了,指令清晰,将涂色动作与口语表达相联系,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运用所学交通词汇,增强语言输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Look and write” 属于语言应用类文体,语言结构以图片提示和句子填空为主,通过呈现交通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示填写对应的交通规则表达,语言特点是侧重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式的书写应用,难度适中,既巩固了认读能力,又初步培养了四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体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过渡。
学情 分析 1.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掌握red,green, follow the rules,traffic lights,cross the street,stop,wait等基础词汇,熟悉Please...Don't...等句型,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形式,能配合完成教材活动。 2.障碍点:“traffic lights”“cross” 等词汇易混淆,“look at...” 等介词短语运用不熟练,部分学生难将知识迁移到新场景。 3.发展点:可拓展交通词汇并提升辨析运用能力,熟练运用相关句型描述不同交通场景,增强协作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信息提取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学习理解 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交通标志并理解其对应指示和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 能听、说、认读keep to the right,take turns,wait in line 等交通相关词汇,以及祈使句(如 “Don't cross the street!”)、建议指令句型(如 “Let's stop and wait.”)等交通规则相关句型,形成对交通规则基础语言知识的认知与记忆素养。 2.应用实践 能借助 “Color and say” 的涂色操作与小组对话、“Look and write” 的看图填空活动,在模拟的过马路、排队等交通情境中,运用所学的交通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交流,解决语言知识从认读到运用的转化问题,形成初步的语言实践与合作交流素养。 3.迁移创新 能在创设的 “班级秋游排队乘车” 情境中,综合运用交通规则相关英语表达提醒同伴遵守规则 形成在真实集体活动场景中迁移运用语言、践行文明出行规范的综合素养。 核心词汇:right,keep,keep to the right,take turns,line,wait in line 核心句子: Please stop and wait. We can cross the street. Keep to the right! Wait in line and take turns.
教学重点 1.语言知识层面:掌握 “stop”“traffic lights”“cross the street”“wait in line” 等交通主题核心词汇,以及 “It's + 颜色. Please + 动作.”“We should + 动作.” 等描述交通规则的基础句型。 2.技能运用层面:能在 “Let's learn” 的对话场景和 “Color and say”“Look and write” 的实践活动中,听懂、说出并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完成简单的语言输出任务,如描述信号灯规则、补全交通场景句子。
教学难点 句型灵活迁移:能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句型表达,如从描述信号灯规则自然过渡到提醒同伴 “Take turns to get on the bus”,实现语言知识向实际交流能力的转化。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Warm up 1.播放说唱,师生一起说唱 Red light, red light. Stop. Stop. Don’t go. Yellow light, yellow light. Wait. Wait. Don’t go. Green light, green light. Go ahead. Go, go, go. 2.教师提问:“ What should we do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yellow/green ”学生逐一进行回答。 1.Let's chant 2.ask and answer 通过说唱激活学生对交通场景的已有认知,自然引出本课主题,为新知学习铺垫,同时调动学习兴趣。
环节二 Presentation 一、呈现情境图,示范学习 1.提问What color is the light?What should we do? 2.播放录音,呈现对话:---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 It’s red. Please stop and wait.---Ok.引导学生圈关键词red,stop and wait, 3.模仿跟读,并抽学生进行展示。 4.场景聚焦:指向情境图中行人过马路的画面,用手指沿着行人行走轨迹示意,说:“Look at the picture. The woman is go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street to the other. She is crossing the street.” 同时强调 “cross the street”,让学生将画面与短语建立联系。 5.动作演示:老师在教室模拟过马路的动作,边做边重复 “cross the street”,如从教室一侧走到另一侧,说:“I'm crossing the street.” 邀请学生模仿,加深对短语动作含义的理解。 6.情境问答:结合情境图中交通信号灯的状态提问:“When the light is green, can we cross the street ” 引导学生回答 “Yes, we can cross the street.” 再问:“When the light is red, can we cross the street ” 让学生说 “No, we can't cross the street.” 使学生在问答中掌握短语的运用语境。 二、在情境中学习keep to the right 1.指向情境图:老师用手指向情境图中行人沿着右侧行走的部分,说:“Look here. The girl is walking. She keeps to the right.” 2.动作演示:老师在教室过道做沿着右侧行走的动作,同时重复 “keep to the right”,让学生观察。 3.学生模仿:邀请学生到过道模仿沿着右侧行走的动作,并说出 “keep to the right”。 在情境中学习wait in line 和take turns 整体感知场景:指向图中公交站人群整齐排列的画面,说:“Look! Many people want to get on the bus. They are standing in a line. They wait in line.” 同时用手比划排队的直线,强调 “wait in line”,教授新短语 再指向人们依次上车的动态画面,接着说:“Now, one by one, they get on the bus. They take turns.” 做 “依次” 的手势,将两个短语与连续场景关联。 3.连贯动作演示:邀请 6 名学生到讲台前,先引导他们随意站着,说:“No, no. When taking the bus, we should wait in line.” 示意他们排成一队;然后说:“Now, let's get on the 'bus'—take turns!” 让学生按排队顺序依次走过讲台,老师同步说:“They wait in line first, then take turns to get on the bus.” 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两个短语的逻辑关联。 4.情境对话互动:结合图示提问:“What do they do at the bus stop ” 引导学生答 “Wait in line.”;再问:“How do they get on the bus ” 鼓励学生说 “Take turns.” 随后小组合作,一人模拟公交站场景描述,一人回应 “wait in line” 和 “take turns”,如 “A: Look at the people! B: They wait in line. Then they take turns to get on the bus.” 5.拓展情境运用:切换至 “上火车” 场景,说:“When we get on the train, we should... ” 引导学生结合动作说出 “wait in line and take turns”,让短语在不同情境中自然迁移。 一、1.观察情境图,回答问题 2听录音,圈画关键词, 3.模仿朗读、展示 4.学习cross the street 5.模仿动作演示 情境问答 学习keep to the right 观察图片 动作演示 模仿跟读 学习wait in line 和 take turns 观察图片,学习新短语 动作演示 情境互动 情境运用,看图说规则 本部分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图观察、师生问答、动作演示、模仿体验、对话互动及场景拓展等多种形式,将 “cross the street”“keep to the right”“wait in line”“take turns” 等短语与具体画面、动作、场景紧密关联,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亲身体验和互动运用中理解词汇含义、掌握句型结构,既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语言知识与生活场景的联系,实现从感知到理解、从模仿到运用,最终达成对交通规则相关英语表达的掌握及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的目标,同时渗透文明行为规范的素养培养。 教师观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及时加以纠正并鼓励。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完成角色扮演,展示对话内容,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展示环节,教师突出表扬有自己独特想法的表达。
环节三 Practice 一、图文匹配游戏 二、Color and say 教师引导:展示 “Color and say” 的图片,向学生说明任务:“Boys and girls, let's color the traffic lights first. Then we can say the traffic rules.”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用彩笔给交通信号灯涂色。涂色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用英语说一说交通规则,如 “I color the light green. We can cross the street.”“I color the light red. We should stop and wait for the bus.” 班级展示:邀请 2 - 3 组同桌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涂色成果并大声说出交通规则,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三、Look and write 1.教师示范:展示第一幅 “Look and write” 的图片(交警指挥学生过马路),引导学生观察,提问:“What's the police officer doing What should the students do ” 然后在横线上示范填写 “stop and wait”,并带着学生一起读 “Please stop and wait.” 2.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主观察剩下的三幅图片,结合所学交通规则短语(如 “keep to the right”“cross the street”“wait in line”),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3.小组交流与订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讨论是否正确。教师巡视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之后,每组派代表公布答案,教师进行订正和总结。 1.图文匹配 2.color and say 3.Look and write 图文匹配强化交通规则词汇的认读。 “Color and say”:通过涂色这种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涂色过程中更直观地感受交通信号灯与交通规则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对交通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Look and write”:借助图片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将所学的交通规则短语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巩固对交通规则的掌握。
环节四 Production 情境导入与创设 教师展示班级秋游的图片,说:“Boys and girls,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autumn outing. Look, this is our school bus. Before getting on the bus, what should we do ” 2.小组讨论与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与乘车、交通规则相关的卡片(如画有排队、轮流上车、靠右行等场景的卡片)。 教师要求小组内成员讨论:“In the autumn outing, when we get on the bus, what rules should we follow Use the English expressions we learned.” 3.小组情境表演 每个小组进行 “班级秋游排队乘车” 的情境表演。例如,一组学生模拟同学们在公交站排队等候,有人想插队,其他同学用英语提醒:“Please wait in line.”“Take turns to get on the bus.”;下车后,提醒同伴:“Keep to the right.” 等。 其他小组认真观看表演,并准备评价。 4.评价与总结 各小组派代表评价表演小组的表现,说说哪些交通规则表达运用得好。教师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强调在集体活动中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出行的重要性。 学生观看秋游相关素材,思考乘车前应遵守的规则,积极回应教师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与准备 小组情境表演 4.学生代表积极评价表演小组,分享对交通规则表达运用的看法,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 1.通过展示秋游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 “班级秋游排队乘车” 的情境,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2.学生在讨论中回忆和巩固所学的交通规则英语表达,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学生在表演中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迁移能力,同时加深对文明出行规范的理解。 4.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确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养。
总结评价 知识回顾:核心词句 组织学生说收获、感悟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进行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反思总结自己的课堂学习 教师评价与反馈 认读核心词句 说收获、感悟 自我评价与反思 1.通过回顾核心知识,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强化记忆。 2.自我评价和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能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分层作业 基础层作业: 1.听录音,模仿朗读Let's learn 部分 提高层作业:2.用 “stop”“cross the street”“keep to the right”“take turns”“wait in line” 这些词汇,结合所学句型,编写 3 - 5 个关于交通规则的句子,如 “When you cross the street, you should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拓展层作业(选做):以 “Traffic Rules Around Me” 为题,画一幅包含至少 3 种交通场景(如过马路、等公交、乘车等)的图画,并用英语在图画旁简单描述每个场景对应的交通规则,如 “People wait in line at the bus stop.”。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亮点与成效 1.素养导向的情境融合:始终以 “社会公共生活” 为主题语境,将 “cross the street”“keep to the right” 等短语与交通信号灯、公交站、秋游乘车等真实场景紧密结合,通过情境图观察、动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 “做中学” 中理解语言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符合课标中 “语言学习要与真实情境相结合” 的要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规则意识。 2.活动设计的梯度性:从热身环节的说唱激活旧知,到新授环节的词句感知与模仿,再到实践环节的 “Color and say”“Look and write” 分层任务,最后到迁移创新环节的秋游乘车情境表演,活动设计遵循 “学习理解 — 应用实践 — 迁移创新” 的逻辑,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难度,兼顾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课标倡导的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3.跨学科与德育渗透:通过 “画图描述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情境表演” 等活动,将英语学习与美术创作、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又渗透了 “遵守规则、安全出行” 的德育目标,契合课标中 “发展学生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 的要求,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问题与不足 拓展文化视野不足:可增加 “中外交通规则小对比” 环节(如介绍 “靠左行” 的国家),引导学生在跨文化对比中深化对规则普遍性的理解,进一步落实课标中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的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