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Follow the rules Lesson 4 Fun time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Follow the rules Lesson 4 Fun time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陕旅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29 17: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4 Follow the rules Lesson 4 Fun time 课时 第四课时
课标要求 1.语言能力:能听懂、认读校园规则相关简单英语表达,用简单语句交流、描述内容。 2.思维品质:能分析李伟行为,判断是否符合规则,对其进行简单评价推理。 3.文化意识:了解中外校园都重视规则,增强对校园规则文化的认同与跨文化理解。 4.学习能力:在引导下,通过合作、模拟等方式学用相关表达,总结学习方法,提升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
教材 分析 What(主题和主题内容) 主题是校园规则与行为规范,围绕李伟在校园里(教室、取餐等场景)违反规则(在教室奔跑、上课玩耍、在课桌上画画、不排队等)以及老师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的一系列事件展开。 2.Why主题意义 传递出要遵守校园秩序、尊重规则,同时也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愿意改正错误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 3.How(文体、语篇结构、语言特点 ) 文体:属于叙事性语篇,通过多幅漫画场景讲述李伟的校园行为故事。 语篇结构:以场景(教室场景、取餐场景等)为单位,每个场景呈现李伟的行为和对应的规则要求,最后有对李伟的总结引导,整体是分 - 总结构,清晰展现事件发展和规则传达。 语言特点:使用简单的祈使句(如 “No shouting! No pushing!”“Don't play in class.”)来表达规则要求;用简短的对话(如 “Sorry!”“Thank you. I will!”)体现交流互动;词汇和句子结构简单,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便于理解和学习。
学情 分析 一、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 1.词汇:学生可能已掌握一些简单的校园生活类词汇,如 “classroom”“teacher”“student” 等,对与行为相关的基础动词也有一定认知,如 “run”“draw”“sit” 等。 2.句型:熟悉简单的祈使句结构,如 “Don't + 动词原形”,也能运用简单的回应语句,像 “Sorry.”“Thank you.” 等。 3.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图像观察与理解能力,能结合图片辅助理解英语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学习内容。 4.学习特点:对直观、生动的漫画类教材内容兴趣较高,喜欢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英语,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丰富的活动维持学习兴趣。 二、障碍点 1.对于部分表述规则的语句,如 “Please wait in line and take turns!”,在理解 “take turns” 等短语含义时可能存在困难,影响对整体句子的把握。 2.用英语完整描述李伟的一系列行为并表达自己看法时,语言组织会有障碍,难以流畅地进行表述。 三、发展点 1.语言方面:可进一步拓展关于校园规则、行为规范的词汇与句型,提升用英语清晰表达规则和观点的能力。 2.思维方面:能通过分析李伟的行为,更深入地理解规则的意义,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行为与规则的关系。 3.学习策略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图像辅助、同伴互助等策略,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率,增强英语学习的策略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学习理解 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校园里的规则,能听说认读相关词汇句型 应用实践 能借助角色扮演、对话练习,运用所学句型,在模拟校园情境中表达规则要求、回应他人 3.迁移创新 能通过小组讨论、创作,将句型拓展到图书馆场景,编写规则,提出行为建议,并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 核心词汇 行为动词:run(跑)、play(玩耍)、wait(等待)、push(推)、draw(画) 名词 / 介词:classroom(教室)、class(课)line(队伍)、desk(课桌) 情态 / 副词:please(请)、sorry(抱歉)、 核心句型 祈使句(否定):Don't + 动词原形. (如:Don't run in the classroom.) 祈使句(肯定):Please + 动词原形. (如:Please wait in line.) No shouting/pushing.
教学重点 1.听说认读写核心词汇,如 run、play、wait、push、draw 等行为动词,以及 classroom等场景词汇。 2.理解并运用核心句型,即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Don't + 动词原形” 和肯定形式 “Please + 动词原形”,能在校园场景中准确表达规则要求。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祈使句在不同校园场景(教室、食堂等)中进行恰当表达,区分不同场景下规则表述的细微差异。 2.结合具体情境,用英语流畅回应他人的规则提醒(如用 “Sorry.”“I won't do it again.” 等),实现自然的语言互动。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Warm up Let's chant: Rules, rules, we all know, In our school, let's go! (拍手) No running here, no running there, Classroom, hallway, everywhere! (拍手) Please wait in line, don't push, don't rush, Be nice to friends—we love that much! (拍手) No drawing on desks, no playing with fire, Safe and happy—we all desire! (拍手) Listen, learn, follow the way, Good kids, we shine each day! (拍手) 教师提问:What is the chant about?引导学生说出主题:School rules. 教师导入故事: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 about school rules. 说唱、拍手 回答说唱的主题 节奏简单(每句 7-8 个单词),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语言节奏感知能力; 融入核心规则表达(No running / Please wait / No drawing),与本课主题紧密衔接; 配合拍手动作,通过 “语言 + 肢体” 联动强化记忆,活跃课堂氛围,快速聚焦 “规则” 主题。
环节二 Presentation 呈现教室场景漫画(李伟在教室奔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Where are they? What is Li Wei doing? 先遮挡对话文本,提问:“What will the teacher say to Li Wei Discuss in pairs.” 给学生 20 秒小组讨论时间后,邀请 2-3 组分享猜测(如 “He can't run.”),再揭晓文本 “No shouting! No pushing! Li Wei! Don’t run in the classroom!。”领读时用手势辅助(摆手表示否定),强调祈使句的降调语气,同时板书 “run - Don't run”,引导学生发现 “动词原形” 特点。随后开展 “动作接龙” 游戏:教师做 “jump”“sing” 等动作,学生快速回应 “Don't jump!”“Don't sing!”。 3.呈现李伟上课随意站立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进行呈现文本:“Don’t play in class. Sit down, please!”,引导学生理解并朗读 4.呈现李伟画桌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猜测“What is Li Wei doing?What will the teacher say to Li Wei ” 进而呈现“No, Li Wei! Don’t draw on the desk!”引导学生理解并朗读,尝试变换句式表达No drawing on the desk./ Please keep the desk clean. 呈现取餐场景漫画时,提问:“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dining hall ” 引导学生观察后呈现:“Please wait in line and take turns.”教学 “wait in line”“take turns” 时,组织 “模拟排队” 活动:学生轮流取教师手中的 “食物卡片”,边做动作边说 “Please wait in line. Take turns!” 6.引导学生预测老师针对他的表现会对他说什么?呈现老师找Li Wei 谈心的情景,呈现老师和李伟说的话,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老师对李伟行为规范的耐心引导以及李伟愿意改正的积极态度。 7.引导学生思考并说一说:What do you think of LiWei? Look and say Look and guess Guess and say 4,Guess and say 5Look and say guess and say Think and say “猜测 - 验证” 环节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培养推理能力;“动作 + 语言” 联动符合课标 “倡导体验式学习” 的理念,帮助学生在具象操作中掌握句型结构,突破 “祈使句动词用原形” 的难点。 “模拟排队” 活动将抽象短语 “take turns” 转化为具体行为,解决词汇理解障碍;“场景 + 规则” 的抢答要求强化语言运用的情境性,符合 “语言学习需结合具体语境” 的课标理念。 在语篇学习时深挖育人价值,渗透育人价值观。
环节三 Practice 模仿朗读 Look, listen and repeat 分角色表演 两人一组,分角色扮演,演绎课本32页的对话内容 图文匹配,情景快答 match and say 1.模仿朗读 2.分角色表演 3.图文匹配,情景快答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完成角色扮演,展示对话内容,观察学生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及时加以纠正并鼓励。进一步巩固内化语言知识和能力,为后期输出做准备。
环节四 Production 一、小组活动:“校园安全小管家” 1.除 “问题解决卡”(如 “有人在走廊追逐打闹”)外,额外发放 “规则意义卡”。要求小组讨论时完成两项任务:①用英语表达规则(“Don't run in the classroom!”);②选择一个关键词说明原因(“Because it's dangerous!”)。 2.展示环节采用 “星级评价表”(语言准确性、原因合理性、合作默契度各 1 星),组间互评时需说明评分理由(如 “You said ‘Don't run’ clearly, so 1 star for language!”)。 为图书馆设计2条以上的规则,提供情境提示和评价标准,四人小组完成。如: Be quiet. No loud talking. No eating or drinking. Don't write in books. Put books back after reading. 一.小组讨论时分工合作(1 人记录语言,1 人分析原因),展示时清晰表达观点,互评时认真倾听并学习评价用语。 二、设计图书馆的规则 “规则意义卡” 引导学生从 “知其然” 到 “知其所以然”,培养逻辑思维,落实思维品质目标;“星级评价表” 使互评有章可循,提升学习能力中的反思与评价素养,符合课标 “核心素养四维融合” 的要求。 图书馆场景具有公共性,贴近课标 “解决真实生活问题” 的迁移要求;动词替换练习拓展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突破 “只会用教材词汇” 的局限。
总结评价 1.师生共同回顾:“What did we learn today ”(词汇、句型),板书梳理重点。 2.情感引导:提问 “Why should we folllow the rules ”,引导学生说出 “Follow the rules,Keep safe and happy.”,升华主题。 3.小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归纳梳理本节课核心词句、学习技能方法等 2.联系生活说感悟 自我评价 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学习重点,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课标 “立德树人” 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及时 反馈学习效果,培养元认知能力。
分层作业 1.基础层作业 词汇句型抄写与朗读:抄写本节课核心词汇(run、play、wait、push、draw、classroom、dining hall)各 3 遍,并用 “Don't + 动词原形”“Please + 动词原形” 各造 2 个句子(如 “Don't draw on the wall.”“Please listen to the teacher.”) 2.提升层作业 规则海报设计:选择一个校园场景(教室、操场等),用彩笔绘制该场景下应遵守的 2-3 条规则,每条规则旁用英语标注(如操场场景:“Don't push others.”“Please take turns.”),下节课带到课堂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从整体上看,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Don't + 动词原形”“Please + 动词原形”“No + 名词 / 动名词” 等结构来表达校园规则,基本达成了语言知识目标。例如,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校园场景图片,准确说出对应的规则表达,像看到教室奔跑场景,能说出 “Don't run in the classroom.”。但在规则意义的深入理解和用英语阐述原因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这表明在思维品质培养目标上,还有提升空间。 二、教学方法有效性 Chant 导入:设计的 Chant 节奏轻快,融入核心规则表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营造了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跟读和拍手过程中,对规则主题有了初步感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游戏教学:在词汇和句型练习阶段,采用 “情景快答”“动作反应” 等游戏,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游戏,学生对规则表达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有所提高。 情景创设:创设校园场景,如教室、食堂、走廊等,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规则表达,增强了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但在情景创设的丰富度上还可加强,可引入更多校园活动细节,如运动会、社团活动中的规则,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三、学生学习表现 参与度: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举手发言、参与游戏和小组讨论。但仍有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课堂上较为被动。 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在区分 “Don't + 动词原形” 和 “No + 动名词” 结构的用法时存在混淆,如将 “Don't running” 表达错误。在运用规则表达进行自由对话时,词汇量不足和语法错误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