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学力评估 八年级科学学科(PDF版,无答案 第1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学力评估 八年级科学学科(PDF版,无答案 第1章)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21: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学力评估
八年级科学学科
命题:八年级科学备课组审核:八年级科学备课组
调研须知: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愿卷的相应的地方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种情
况体现的方式相同()
A.吃西瓜
B.闻花香
C.摸东西
D.听声音
2.西湖龙井享誉中外,是茶中佳品,品茶时唇齿留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在()
A.大脑皮层B.鼻
C.舌
D.口腔
3.有一种新型锁一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
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4.如图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x),吹獒时能发出宫、商、角、徵、
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如图,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
声变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
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块抽机←三
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要介质
6.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
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观众们的听觉形成路径:声波→外耳道→听小骨→耳蜗一鼓膜→听神经→大脑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响度低
D.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第1页(共7页)
7.下列关于耳朵的结构及对应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听小骨的作用是接受声波,产生听觉
B.耳蜗的作用是传导振动并将振动放大
C,前庭和半规管有听觉感受器,产生俏息
D.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皱模内外气压平衡
8.如图是学习声音知识时所用的几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通过乒乓球的弹开可知声音的产生原因
B.图乙中击鼓时用力不同,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图丙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振动快慢,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
的关系
D.图丁,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控制噪声的产生
9.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配备自动泊车系统,其原理是通过车身周围的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
声波,根据反射信号判断周边的障碍物距离。下列关于超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A.该系统与蝙蝠飞行的定位原理相同
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C.利用超声波扫描可以得到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图像,获得人体内部是否有病变的信息
D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使用超声波,如超声波洗牙
10.每年3月3日,是我国“全国爱耳日”。引起听力下降或损伤的原因很多,某同学经
医生诊断是由于细菌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可能原因为()
A.·一定是听神经受到损伤
B.一定是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
C.耳郭受到细菌感染而损伤
D.鼓膜或听小骨受到损伤
11.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12.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B.
C
D
第2项(挑7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