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8-26 16: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
周次:第4-5周
执教人:罗嘉燕
时间:2016.3.5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1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A:设计具有美观和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B:能运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发现身边点、线构成元素的美。
4、重
点: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点: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表达一定情感。
解决方法:开阔视野,激发灵感。
教具:课件、点线面构成图形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
2.板书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教授新课:
活动一:欣赏与探索
1、小组观察讨论30秒,派代表到讲台与大家分享你从学校中找到的点、线、面。
2、师生对小组的探索进行评价。
3、提出问题,展示范例,让学生加深平面构成中点与线的特征。
活动二:欣赏与探索
1.
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2.展示图例作品,归纳分析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3、欣赏康定斯基的抽象画,欣赏不同形式的抽象画。
活动三:欣赏与创作
1.听一听,描一描:闭上眼睛,欣赏不同节奏的音乐,画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和联想。
活动四:构成的表现与创造
1.听一听,画一画:睁开眼睛,边听音乐,边联想画画
2.想一想:添加点、线、面元素,寻找有趣的造型,让画面更统一。

三)欣赏与评价
1、请学生对自己作品自评和互评,共同解决后期处理问题。
2、教师展示范画小图,讲解解决办法。
(四)作业布置:
聆听不同节奏乐器伴奏,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表达音乐的情感、节奏和韵律。
教学反思: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检查材料工具
(2)知识回顾:
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画面调整的方法?
(3)作业布置:
聆听不同节奏乐器伴奏,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表达音乐的情感、节奏和韵律。
(4)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5)小结:
1.作业评述:展示学生作品互赏互评。
2.教师小结:点评学生本次作业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