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培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B C C B C
1.B
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从图中看,右端的刻度在5cm又多7mm处,所以这支铅笔的长度是5cm7mm。
故答案为:B
2.C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小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 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课桌面的厚度比较薄,因此计量课桌面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测量课桌面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3.C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可知2分米6厘米=26厘米,1分米8厘米=18厘米,这个物体长26厘米,宽18厘米,厚6毫米。也就是这个物体是一个略长的,很薄的东西。结合各选项可知,这个物体可能是数学书。以此答题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
2分米6厘米=26厘米
1分米8厘米=18厘米
这个物体长26厘米,宽18厘米,厚6毫米。
A.手机的尺寸通常为长16厘米,宽7厘米,厚8毫米,不符合题意;
B.橡皮的尺寸通常为长6厘米,宽3厘米,厚6毫米,不符合题意;
C.数学书的尺寸通常为长26厘米,宽18厘米,厚6毫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B
1米=100厘米,2米里面有2个100厘米。1分米=10厘米,9分米里面有9个10厘米。据此把2米和9分米转换成厘米作单位,再与120厘米比较。谁大,谁就跳的远。
1米=10分米,9分米=90厘米
1米=100厘米,2米=200厘米
90厘米<120厘米<200厘米
也就是9分米<120厘米<2米
所以,青蛙跳得最远。
故答案为:B
5.C
根据题意,用开始相距的千米数减去1时后相距的千米数,就是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再根据选项中的交通工具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90-30=60(千米),说明这种交通工具1小时行驶60千米。
A.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0千米,不符合要求。
B.高铁每小时大约行驶300千米,不符合要求。
C.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60千米,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6.B
根据行走的路程是1千米=1000米,我们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60-100米,逐项分析。
A.根据我们步行的速度,2分钟大约走120—200米,所以2分钟太短了,不合适。
B.根据我们步行的速度,14分钟大约走840米—1400米,14分钟比较合适。
C.根据我们步行的速度,1个小时大约能走3600-6000米,所以1个小时太长了,不合适。
故答案为:B
7.C
1米=100厘米。看700里面有几个100就有几米,把700厘米换算成“米”作单位;1米=10分米,看50里面有几个10就有几米,把50分米换算成“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3个1000米相加换算成“米”作单位,统一单位后比较谁最长。
700厘米里面有7个100厘米,700厘米=7米
50分米里面有5个10分米,50分米=5米
1000+1000+1000=3000(米),3千米=3000米
3000米>7米>5米,即3千米>700厘米>50分米
3千米最长。
故答案为:C
8.C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即可解答,这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等,1千米大约是跑道长度的2圈半,1米大约是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是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是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飞机飞行大约2小时,且整个航程大约1200的长度单位选择千米合适。
国庆假期,乐乐一家从上海乘坐飞机到北京旅行,飞机飞行大约2小时,整个航程大约1200千米。
故答案为:C
9.B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写字时,手指离笔尖应保持适中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A.3毫米非常短,差不多是两枚硬币叠加的厚度,手指离笔尖的距离太近,无法完成精细书写动作;
B.30毫米相当于普通粉笔的长度,手指离笔尖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符合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
C.300毫米相当于一支铅笔的长度,手指离笔尖的距离过远,无法完成精细书写动作。
故答案为:B
10.C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生活中餐桌的高度约是1米;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标准操场的一圈是400米,2圈半就是1千米;据此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判断即可。
A.学校教室的长大约是8米,不符合题意;
B.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大约是400米,不符合题意;
C.一般1米大约走2步,2000步是1000个2步,2步是1米,1000个2步就是1000米,1000米=1千米,所以明明走2000步的长度大概是1千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 3 7
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物体的一侧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直尺上一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由此解答。
4厘米7毫米-1厘米=3厘米7毫米
花边长3厘米7毫米。
12. 40 70 8 30 90 5
1厘米=10毫米,在4厘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毫米为单位;1分米=10厘米,在7分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厘米为单位;去掉80毫米末尾的1个0即可换算成厘米为单位;在3分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厘米为单位;1米=10分米,在9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分米为单位;去掉50厘米末尾的1个0即可换算成分米为单位。
4厘米=40毫米;7分米=70厘米;80毫米=8厘米;
3分米=30厘米;9米=90分米;50厘米=5分米。
13. 公里 km
表示较远的距离,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公里。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14.1
1米大约走2步,2000步看里面有多少个2步,然后再乘1米,再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2000里面有1000个2,
1000×1=1000(米)
1000米=1千米
一般1米大约走2步,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
15. 800 200
根据题意,用周长×圈数即可求出她每天跑的距离;再根据1千米=1000米,用1000减去她每天跑的距离,据此解答即可。
400×2=8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800=200(米)
她每天跑800米,她再跑200米就是1千米。
16. 米/m 千米/km
根据生活经验和数据的大小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知,较短长度的单位一般选择厘米、毫米,一般长度的单位一般选择米,远距离单位一般选择千米;根据题意,飞机的自身长度选择“米”作单位,航程用“千米”作单位。
由分析知,C919大飞机自身长度约为45米,最长航程约为5555千米。
17. 40 15 600厘米
小学生一步大约长40厘米,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步长度乘步数,即得家里客厅大约长多少厘米。
40×15=600(厘米)
我走一步大约长40厘米,沿着客厅的长边走,我走了15步,客厅大约长600厘米。
18.5
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计算。
7-2=5(厘米)
所以,树叶长大约5厘米。
本题考查了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19.12
把一块2米长的布对折后,长2÷2=1(米),然后根据1米=10分米,将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再用对折后布的长度加2分米,就是这根绳子的长度。
2÷2=1(米)
1米=10分米
10+2=12(分米)
因此这根绳子长12分米。
20. < = = < > =
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把每组中不同单位的长度,转化为相同单位,再比较数值大小,从而确定符号。以9分米和2米为例,先把2米转换为分米,即20分米,因为9<20,所以能判断9分米和2米的大小关系,即可确定括号里填的符号。
(1)因为1米=10分米
所以2米=20分米
又因为
所以9分米<2米。
(2)因为1厘米=10毫米
所以5厘米=50毫米
又因为
所以50毫米=5厘米。
(3)因为1千米=1000米
所以2000米=2千米
又因为
所以2000米=2千米。
(4)因为1米=100厘米
所以700厘米=7米
又因为
所以700厘米<70米。
(5)因为1千米=1000米
且
所以800千米>1000米。
(6)因为1米=10分米
所以3米=30分米
因此3米7分米转换为分米后为:
(分米)
又因为
所以37分米=3米7分米。
21.×
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判断,1厘米约为食指的宽度,1分米约为一拃长度,铅笔的实际长度通常在十几厘米左右,20分米相当于2米,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一根铅笔的实际长度约为15~20厘米,而20分米等于200厘米,即2米,远超过正常铅笔长度。
故答案为:×
22.√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米大约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所以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
由分析可知,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已学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长度单位间进率都是10。已学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1吨=1000千克,1千米=1000克,这3个质量单位应是相邻的质量单位间进率是1000,据此来解答。
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
24.×
根据生活常识,字典的厚度一般不可能超多10厘米,根据这里的数据4,应选择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4厘米,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一个人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妙妙家距离爷爷家60千米,她最好乘车去。
根据分析可知,
妙妙家距爷爷家60千米,最好乘车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60千米是一个比较远的路程,不适合步行。
26.见详解
钉子的长度看直尺的“0”刻度线到钉子另一个端点的刻度,就是该钉子的长度,长是4厘米,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4厘米=40毫米,再用40毫米减去5毫米,就是所要画的线段的长度,用直尺画出即可。
钉子的长度是4厘米,
4厘米=40毫米
40毫米-5毫米=35毫米
如图所示,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
然后在直尺上找出35毫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并标注线段的长度即可。
27.见详解
(1)画图时对准直尺的0刻度处点上一个点,55mm的位置再点一个点,连接两点就可以画出55mm的线段了;
(2)根据1cm=10mm,先统一单位,比6cm长14mm的线是74mm,再画出线段;画图时对准直尺的0刻度处点上一个点,74mm的位置再点一个点,连接两点就可以画出74mm的线段了。
由分析可得:
(1)
(2)1cm=10mm,6cm=60mm,60mm+14mm=74mm
28.360千米
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比火车每小时少行30千米,可以用汽车的速度加上30就是火车的速度,再用火车速度乘所用时间等于火车3小时的路程。
(90+30)×3
=120×3
=360(千米)
答:火车3小时行360千米。
29.140厘米
剪去20厘米后对折2次,彩带分成了4段,每段长3分米,用3×4即可计算出减去20厘米后的彩带长度,再根据1分米=1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然后再加20厘米即为总长度。
2×2=4(段)
3×4=12(分米)
12分米=120厘米
120+20=140(厘米)
答:这条彩带原来长140厘米。
30.4分米
根据1米=10分米,所以2米=20分米,老师剪了4次,剪成了5段,用总长度除以段数求出每段的长度即可。
2米=20分米
4+1=5(段)
20÷5=4(分米)
答:每段毛线长4分米。
31.
30毫米
首先用总长度10厘米减去吃掉的7厘米,得到剩下的3厘米,再将厘米转换为毫米。1厘米=10毫米,据此转换。
10-7=3(厘米)
3厘米=30毫米
答:还剩30毫米。
32.58厘米
读图可知,用两根铁棒的长度和减去焊接处的长度,即可求出焊接后铁棒的长度。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焊接处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再进行计算。
20毫米=2厘米
30+30-2=58(厘米)
答:焊接后的铁棒的长度是58厘米。
33.A瓶更高;2毫米
用尺子测量长度时,把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另一端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根据1厘米=10毫米,由此可知B瓶的上边的刻度是33毫米,下边刻度是52毫米。A瓶上边的刻度是39毫米,下边的刻度是60毫米。不从“0”刻度线测量时,用直尺下边的刻度减去直尺上边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
52-33=19(毫米)
60-39=21(毫米)
21毫米>19毫米
21-19=2(毫米)
答:A瓶更高,高2毫米。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培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共20分)
1.如图,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
A.5cm B.5cm7mm C.5cm5mm
2.测量课桌面的厚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米 B.分米 C.毫米
3.一个长2分米6厘米,宽1分米8厘米,厚6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 )。
A.手机 B.橡皮 C.数学书
4.在跳远比赛中,小兔跳了120厘米,小狗跳了9分米,青蛙跳了2米,这3只动物中( )跳得最远。
A.小兔 B.青蛙 C.小狗
5.爸爸回家的路上和荣荣通过手机北斗定位共享实时位置,开始相距90千米,1小时后相距30千米,爸爸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自行车 B.高铁 C.汽车
6.典典家离学校大约1千米,他步行去学校大约需要( )。
A.2分钟 B.14分钟 C.1小时
7.在700厘米、50分米和3千米中,最长的是( )。
A.700厘米 B.50分米 C.3千米
8.国庆假期,乐乐一家从上海乘坐飞机到北京旅行,飞机飞行大约2小时,整个航程大约1200( )。
A.厘米 B.米 C.千米
9.学生看书写字时,正确的姿势:手指离笔尖的距离约为( )。
A.3毫米 B.30毫米 C.300毫米
10.下面( )表示的长度大概是1千米。
A.学校教室的长 B.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 C.明明走2000步的长度
二、填空题(共26分)
11.花边长( )厘米( )毫米。
12.4厘米=( )毫米 7分米=( )厘米 80毫米=( )厘米
3分米=( )厘米 9米=( )分米 50厘米=( )分米
13.千米又叫( ),用字母( )表示。
14.一般1米大约走2步,走2000步大约是( )千米。
15.一个运动场周长是400米,王老师每天晨跑2圈,她每天跑( )米,她再跑( )米就是1千米。
16.C919大飞机自身长度约为45( ),最大起飞重量为72500千克、载客人数为158~168人、最长航程约为5555( )。
17.我走一步大约长( )厘米,沿着客厅的长边走,我走了( )步,客厅大约长( )。
18.
长大约( )厘米。
19.李奶奶把一块2米长的布对折后,用一根绳子去量,结果绳子多出2分米。这根绳子长( )分米。
20.在括号里填上“>”“<”或“=”。
9分米( )2米 50毫米( )5厘米
2000米( )2千米 700厘米( )70米
800千米( )1000米 37分米( )3米7分米
三、判断题(共10分)
21.一根铅笔的长约为20分米。( )
22.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 )
2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24.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4分米。( )
25.妙妙家距爷爷家60千米,军军建议她最好步行去。( )
四、作图题(共12分)
26.画一条比下面的物体短5毫米的线段。
27.画一画。
(1)画一条长54mm的线。
(2)画一条比6cm长14mm的线。
五、解答题(共32分)
28.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比火车每小时少行30千米,火车3小时行多少千米?
29.露露将一条彩带剪去20厘米后,连续对折2次,此时得到的彩带每段长3分米。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
30.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用毛线粘小鱼。老师把一根2米长的毛线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剪了4次(不对折)。每段毛线长多少分米?
31.一根火腿长10厘米,琪琪吃掉了7厘米后,还剩多少毫米?
32.将两根长度都是30厘米的铁棒焊接成一根(如下图),焊接处的长度是20毫米。焊接后的铁棒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33.A瓶和B瓶哪瓶更高?高多少毫米?(共6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培优卷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95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厘米的认识
2 0.8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米的认识
3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4 0.7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5 0.75 千米的认识
6 0.85 千米的认识;时间的估计
7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8 0.65 长度单位的选择
9 0.64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
10 0.60 千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95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2 0.9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3 0.85 千米的认识
14 0.85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5 0.7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6 0.75 长度单位的选择
17 0.85 长度的估测
18 0.85 长度的测量方法;长度的估测
19 0.64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0 0.60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1 0.75 长度的估测;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2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3 0.65 吨、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克、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4 0.55 长度单位的选择
25 0.65 基础行程问题;长度的估测
知识点分布
四、作图题 26 0.75 用直尺画线段;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长度的测量方法
27 0.65 用直尺画线段;厘米的认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五、解答题 28 0.85 千米的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基础行程问题
29 0.7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图形的折叠问题;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30 0.7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31 0.6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2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3 0.60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