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21: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训练
(满分:100分)
素能分层 题目组合 建议时间
培基组 1、2、3、4、5、6、9、10、11、 20分钟
固能组 2、4、5、6、7、8、9、10、11、12 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新考向·素养提升】“倡导低碳生活,争做节能达人”。“低碳”中的“碳”指的是(  )
A.二氧化碳 B.碳单质 C.一氧化碳 D.碳元素
2. 【新考向·地方元素】河南柘城被誉为“钻石之都”。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与构成金刚石的粒子类型相同的是(  )
A.Hg B.CuSO4 C.H2 D.C60
3.古代的字画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  )
A.颜料质量好 B.字画保存得好
C.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是黑色的
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
C.金刚石硬度大——作钻头 D.石墨熔点高——作铅笔芯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产物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放热 B.燃烧发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 D.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CO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利用如图装置,欲除去X气体中的杂质,对应的Y正确的是(  )
选项 X(杂质) Y
A CO2(CO) Cu
B CO(O2) CuO
C N2(O2) Cu
D CO(H2O) CuO
8.【新题速递·2024重庆】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零碳甲醇(CH3OH)”。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CO2转化成甲醇,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的化学式为 H2
B. 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
C.Ⅰ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D.该转化中CO2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
9.【新考法·生活情境】(6分)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1)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______的物理性质。
(2)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SiO2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10.【新考向·素养提升】(15分)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要完成关键任务“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CO2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______效应增强。
(2)下列试剂能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鉴别开的是______。
A.灼热的铜 B.灼热的CuO C.CaC12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3)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到2050年,碳减排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排在第_____位。
②运用“碳封存”技术,将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会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③“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产品 B.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私家车
④CO2与氨气(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1.(18分)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CO气体在使用或点燃前要进行______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2)实验过程中,B处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3)甲同学认为A为C的对照实验,通过A、C现象的不同证明B装置中有CO2生成,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知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12.(15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3. 【新考向·传统文化】《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ZnO+COZn+CO2,若制得130 kg Zn,请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是多少?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A 3.C 4.D 5.B 6.B 7.C 8.D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
9.(6分)(1)硬度大(2)导电性 (3)还原
10.(15分) (1)含碳燃料的燃烧 温室(2)BD
(3)①2 ②小 ③AB ④CO2+NH3=CO(NH2)2+H2O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1.(18分)(1) 验纯 CO2+Ca (OH) 2=CaCO3↓+H2O
(2)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燃尽CO,防止污染空气
(3)点燃酒精灯前,已经先通一段时间CO,可知CO通过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
(4)还原性、可燃性
12.(15分)(1)试管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A (3)m(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3.解:设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x。
ZnO+COZn+CO2
28 65
x 130kg
答: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56 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