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9 21: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训练
(满分:100分)
素能分层 题目组合 建议时间
培基组 1、2、3、4、5、6、7、8、9、11、12、13、15 20分钟
固能组 2、3、4、5、6、7、8、9、10、11、12、13、14、15 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2.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B.C.D.
3.【新考向·地域特色】2024年,辽宁产的宝马牌新能源汽车畅销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有效保护的能源是(  )
A.沼气 B.风能 C.太阳能 D.石油
4.在篝火晚会上,将木柴架空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大氧气的浓度
5.【新考向·地域特色】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B.饭店失火时,将煤气罐搬走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6.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7.【新考向·素养提升】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活动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推广使用脱硫煤 B.废旧电池可统一回收并进行填埋处理
C.为减少空气污染,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D.提倡绿色出行,逐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
8.区分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三瓶气体,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引燃气体,观察火焰颜色D.引燃气体,检验燃烧产物
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干电池工作时电能变为化学能 D.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10.【新考法·科学技术】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7分)
11.(1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1)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室内起火,要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降温
②电器在使用时若火,应先切断电源
③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后拨打火警电话119
(2)森林火灾现场,救援人员开挖三条隔离带来控制火情,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楼房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4)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可导致爆炸。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填序号)。
A.沼气和空气 B.N2和O2 C.CO和O2 D.H2和O2
12.(15分)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_______。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导致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常利用氢氧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火焰)切割金属。氢气属于清洁燃料,是因为 。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填序号)。
A.风力发电 B.潮汐发电 C.太阳能发电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24分)
13.【新考向·跨学科实践】某兴趣小组以燃烧为课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项目一】认识燃烧
(1)生活中常常看到木炭、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下列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火焰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项目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根据图1分析:
(3)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4)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 。
【项目三】利用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2装置,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并绘制氧气含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图3分析:
(5)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
(6)容器内物质总质量:a点______(填“>”“<”或“=”)b点。
(7)c点时,观察到红磷熄灭,据此你对燃烧的新认识为 。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
14. 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D 4.C 5. B 6.D 7. B 8.D9.C 10.C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
11. (12分)(1)②③ (2)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ACD
12. (15分) (1)天然气 2CH4+3O22CO+4H2O
(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3)ABC
(4)开发使用新能源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24分)
13. (1)ACD
(2)C+O2CO2
(3)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5) 小于
(6)=
(7)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
14. 解:设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二氧硫质量为:53.3kg×5=266.5kg
SO2 + Ca(OH)2═CaSO3 + H2O
64 74
266.5kg x
x=308 kg。
答: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308kg的Ca(OH)2来吸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