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月潭》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日月潭》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30 12:45:46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核心任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单元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游大美河山,赏人文风光。这节课,让我们来到第三站,去发现家乡美,争当家乡代言人。同学们,加油哦!
争当家乡代言人
学习任务三:游台湾赏日月潭景观
跟着课本去旅行第三站——日月潭。去看那美丽的日月潭,感受台湾省的风光秀丽。争当美景代言人,把自己家乡的美景介绍给更多的人。
40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课时:2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日月潭
9
第一课时
学习活动
活 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 动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活 动 三: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活 动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读课文,圈画二类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序号。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日月潭 茂 盛 名胜古迹 中央 小岛
隐隐约约 倒 映 整个 童话 吸引 游客
tán
yǐn
dǎo
mào shènɡ
shèng
yāng
zhěnɡ
tóng
xī yǐn
yuē
dào yìng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字义识记
潭(一般指很深的水池)
岛、客、引
字理识记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宀”(代表房屋),“各”(表示到达)整体表示“外人来访”。
借助图片识记记
茂盛
整(整体、工整、整洁)童(儿童、童心、童年)隐隐约约
组词识记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形声字识记
倒、映、吸
央(人在框中央)
口诀识记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日月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位置
环境
形状
晨午美景
2.用一个词概括日月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风光秀丽
活 动 二
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读第1自然段:
圈:画日月潭的位置。
说:日月潭周围美在哪里。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环境美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环境美
日月潭周围
环境美在哪里。
日月潭四周有多处名胜古迹,有文武庙、玄光寺、涵碧楼、孔雀园等等。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的地方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环境美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形状美
日月潭周围
环境美在哪里。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叫________;南边像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
圆圆的太阳
日潭
弯弯的月亮
月潭
日潭


小岛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形状美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形状上相似,一读就能
想象到它的样子。像这样
的句子我也能说……
☆ 照样子说一说: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清晨的露珠
一颗颗小珍珠。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形状美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小岛
指导朗读
重读
活 动 三
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湖面 山区 名胜古迹 小岛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湖 胜
区 岛
1.观察分类


书写指导:“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穿插在“古”下方。
部首:氵
组词:湖面 湖水
音序:H
结构:左右
2.写好汉字

shènɡ
书写指导:“月”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生”首笔短撇起笔于竖中线,竖笔起笔高于“月”。
部首:月
组词:胜利 名胜
音序:S
结构:左右
2.写好汉字

dǎo
书写指导:第4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山”的竖折偏左。
部首:山
组词:小岛 台湾岛
音序:D
结构:半包围
2.写好汉字


书写指导:第1笔横稍短,撇、点在“匚”内居中,最后一笔竖折的折笔稍长。
部首:匚
组词:地区 区分
音序:Q
结构:半包围
2.写好汉字
规范
整洁
正确
3.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
活 动 四: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活 动 五:拓展阅读,代言家乡
活 动 六: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活 动 四
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请默读课文的3~4自然段,圈画你觉得可以体现日月潭风光秀丽的句子。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1.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晨午之美
语速要慢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晨午之美
重读
读得舒缓、轻柔
背诵积累
借助关键词背诵2~4,并根据评价表评价。
第2自然段:湖水、湖中央、北边、南边。
第3自然段:清晨、湖面、天边、山上。
第4自然段:中午、清晰、下雨、朦胧。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
内容 背诵准确无误 ☆☆☆
态度 背诵积极且自信大方 ☆☆☆
活 动 五
拓展阅读,代言家乡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五花山”名字的由来。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颜六色”的意思。
拓展阅读《五花山》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非常多。
拓展阅读《五花山》
活 动 六
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弯刀 现在 就是 中外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现 就 外

1.观察分类

wān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亦”写得宽一些,下半部分“弓”写得窄而扁,横向笔画等距。最后一笔竖折折钩的钩要钩回到竖中线上。
部首:弓
组词:弯刀 弯曲
音序:W
结构:上下
2.写好汉字

xiàn
书写指导:“王”第4笔是提,“见”竖撇的撇尖伸至“王”下。
部首:王
组词:现在 现金
音序:X
结构:左右
2.写好汉字

jiù
书写指导:“京”的第8笔是点;“尤”的长撇撇向“京”下侧。
部首:尢
组词:就是 成就
音序:J
结构:左右
2.写好汉字

wài
书写指导:“夕”上部稍低,“卜”下部稍低,“卜”的竖写在竖中线右侧。
部首:夕
组词:中外 外面
音序:W
结构:左右
2.写好汉字
规范
整洁
正确
3.互相评价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日月潭,观赏了五花山,还找到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课下请试着向大家介绍你家乡的美景。
争当家乡代言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日月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单元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游大美河山,赏人文风光。本单元我们将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游两“西”,想古诗美景;任务二:游安徽,品黄山奇石;任务三:游台湾,赏日月潭景观;任务四:游新疆,尝美味葡萄;任务五:说美景,为家乡做代言。
【拓展资源】
丛书:《五花山》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任务三:游台湾,赏日月潭景观
跟着课本去旅行第三站——日月潭。去看那美丽的日月潭,感受台湾省的风光秀丽。争当美景代言人,把自己家乡的美景介绍给更多的人。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潭、茂”等15个生字,指导书写“湖、区”等4个字,“山区、群山”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比喻句的使用。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4.带领学生积累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要求:
(1)读课文,圈画二类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序号。
2.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日月潭 茂盛 名胜古迹 中央 小岛
隐隐约约 倒映 整个 童话 吸引 游客
(1)字义识记:潭(一般指很深的水池)。
(2)字理识记:岛、客、引。
(3)借助图片识记:茂盛。
(4)组词识记:整(整体、工整、整洁)、童(儿童、童心、童年)、隐约。
(5)形声字识记:倒、映、吸。
(6)口诀识记:央(人在框中央)。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日月潭?
◎日月潭周围环境、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的形状、日月潭的晨、午美景。
2.用一个词概括日月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风光秀丽。
活动二: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环境美。
1.再读第1自然段,
圈:画日月潭的位置。
说:日月潭周围美在哪里。
2.分享交流。
◎日月潭在台湾省中部山区。
◎日月潭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还有很多名胜古迹。
随文识记:盛、胜。
3.积累词语。
结合图片理解、积累“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形状美。
1.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比较句子: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南边叫月潭。
2.出示图片,品读句子,感受比喻的奇妙。
(1)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比喻句是从湖的形状想象的。
(2)照样子说句子。
清晨的小露珠像一颗颗小珍珠。
3.指导朗读。
重点读“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这两个短语,感受日月潭形状的美。
活动三: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一)读好生字词,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湖面 山区 名胜古迹 小岛
左右结构:湖 胜
半包围结构:区 岛
(二)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观察“湖、区、胜、岛”,想想怎么写美观。
◎书写要点:
“湖”:“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穿插在“古”下方。
“区”:第1笔横稍短,撇、点在“匚”内居中,最后一笔竖折的折笔稍长。
“胜”:“月”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生”首笔短撇起笔于竖中线,竖笔起笔高于“月”。
“岛”:第4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山”的竖折偏左。
2.教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
3.借助评价小工具,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
课堂小结:在这节课里,我们来到了台湾,看到了美丽的日月潭,还知道了它名字的由来,下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它的美。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湾、现”等4个字,“灯光、中外”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带领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
3.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朦胧”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四: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晨午之美。
1.自读要求:默读3~4自然段,圈画出你觉得可以体现日月潭风光秀丽的句子。
2.分享交流。
(1)清晨隐约之美。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①联系上文和现实生活,理解并积累“隐隐约约、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联系上下文结合薄薄的雾)看不清楚。
②指导朗读。
朗读时语速要慢一些,“薄薄”“隐隐约约”读得轻柔一些。
(2)中午清晰之美。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指导朗读,重音读出“清晰”一词,读出晴天日月潭的清晰美。
(3)雨天朦胧之美。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①理解“朦胧”。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朦胧”的意思,抓住“蒙蒙细雨、披上轻纱、像童话中的仙境”等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日月潭和周围的建筑在细雨中一片朦胧的景象。借助图片进一步感受。
②指导朗读:朗读时读得舒缓一些,轻柔一些,读出雨天的朦胧美。
(二)借助关键词背诵2~4,并根据评价表评价。
第2自然段:湖水、湖中央、北边、南边。
第3自然段:清晨、湖面、天边、山上。
第4自然段:中午、清晰、下雨、朦胧。
背诵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
内容 背诵准确无误 ☆☆☆
态度 背诵积极且自信大方 ☆☆☆
活动五:拓展阅读,寻找美景
(一)带着要求自由阅读。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五花山”名字的由来。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颜六色”的意思。
(二)分享交流。
1.“五花山”名字的由来。
◎因为随着四季变化,山上有不同的景色。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颜六色”的意思。
◎形容色彩非常多。
(三)寻找家乡美景。
想一想或者询问爸爸妈妈,找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美景。
活动六:认真书写,展示风采
(一)读好生字词,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弯刀 现在 就是 中外
左右结构:现 就 外
上下结构:弯
(二)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观察“弯、现、就、外”,想想怎么写美观。
◎书写要点:
“弯”:上半部分“亦”写得宽一些,下半部分“弓”写得窄而扁,横向笔画等距。最后一笔竖折折钩的钩要钩回到竖中线上。
“现”:“王”第4笔是提,“见”竖撇的撇尖伸至“王”下。
“就”:“京”的第8笔是点;“尤”的长撇撇向“京”下侧。
“外”:“夕”上部稍低,“卜”下部稍低,“卜”的竖写在竖中线右侧。
2.教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
3.借助评价小工具,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
课堂小结:在这节课里,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日月潭,观赏了五花山,还找到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课下请试着向大家介绍你家乡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