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
锥形瓶中的溶液
滴定管中的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2.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 mol·L-1 的NaOH溶液滴定,指示剂用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溶液的起始读数/ml
NaOH溶液的终点读数/ml
第一次
0.20
18.75
第二次
0.50
19.10
⑴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⑵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3.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 (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4.进行中和滴定实验使用的下列仪器,用蒸馏水洗涤后立即使用,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酸式滴定管 B.锥形瓶 C.碱式滴定管 D.以上均不正确
5.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6.用下列某种仪器盛有一定量的溶液,甲同学平视读数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若x>n>y,则这种仪器是 ( )
A.量筒 B.酸式滴定管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7.盐酸滴定NaOH溶液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 )
A.黄色变为红色 B.黄色变为橙色
C.橙色变为红色 C.红色变为橙色
8.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
A.④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②⑤
9.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l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 B.7.2 C.10 D.11.3
10.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⑴根据步骤III 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⑵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
/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1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⑴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⑵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
⑶滴定时,若滴定过程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参考答案
1.CD
2.
⑴0.1486mol/L
⑵最后一滴NaOH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3.A 4.B 5.C 6.B 7.B 8.D 9.C
10. ⑴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
⑵ 18.85℅
11.
⑴不会,当酚酞变色时的pH值条件下,HCl是与NaOH发生反应,不会与BaCO3作用。
⑵浅红色 无色
⑶不能。因滴定管下方刻度线距活塞处有一定空间,不能测出其所用的滴定液体积
⑷不能 偏高
专题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4.强化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思考】⑴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
⑵已知某土壤溶液呈酸性,要想测定其氢离子浓度,根据中和反应,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1、中和反应的实质 。
2、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 的酸(或碱)去滴定一定体积 的碱(酸),通过测定反应 时消耗已知溶液酸(或碱)的 ,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 的方法。
3、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思考与交流】酸碱中和滴定实验,P74信息提示。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空白。
1、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思考并回答]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刻度特点和读数方法:
①0刻度在 。
②精密度:0.01mL,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 位。
③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 的读数-滴定 的读数。
④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 溶液。
⑤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 溶液。
2、滴定操作步骤
①准备:检漏、洗涤→ → → → →读数。
②滴定:移液(放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计算。
3、滴定数据及数据处理
用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次数
稀盐酸体积
(mL)
碱式滴定管的读数
(mL)
NaOH溶液的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
稀盐酸的浓度
1
25.00
前:1.00
后:18.60
2
25.00
前:0.30
后:18.00
【交流与讨论】怎么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酸碱指示剂: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变色
阅读课本P77 【拓展视野】
5、绘制滴定曲线
【活动与探究1】阅读课本P75 ,表3-8实验记录,绘制滴定曲线图。
表3-8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记录
V(NaOH)/mL
pH
绘制滴定曲线图于课本P75图中。
【活动与探究2】阅读课本P76,完成表3-9。求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滴定
次数
盐酸的体积/ mL
NaOH的体积/ mL
NaOH溶液的浓度
/ mol·L-1
V1
V2
V2-V1
V1′
V2′
V2′-V1′
1
2
6、滴定误差分析
【交流与讨论】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下列操作将使测定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①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就装入溶液 。
②读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调零时仰视,滴定结束时俯视 。
③锥形瓶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
④酸式滴定管在调零后尖嘴处有气泡,放出酸液后气泡消失 。
⑤滴至恰好变红,但半分钟内又褪色
⑥滴定后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处留有半滴溶液 。
课件24张PPT。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H++OH-=H2OH+与OH-物质的量的关系是:当酸碱刚好完全反应时: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nH+= nOH-aC酸V酸=bC碱V碱酸与碱的元数相同时:C酸V酸=C碱V碱a元酸与b元碱反应时: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有C1mol/L的NaOH溶液V1L,需加入C2mol/L的HCl溶液V2L才能完全中和,则有:启示:酸和碱的溶液的浓度及体积关系是怎样的?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中和滴定的两个关键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办法:1、用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与量筒对比)。2、选用恰当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铁架台
滴定管夹
锥形瓶滴定管: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构造介绍:有关操作:①检查②洗涤:先水洗,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⑤放出反应液④排气泡、调液面、记读数③装液相关仪器及试剂:滴定管夹(滴定台) 、锥形瓶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用途:精确的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思考: 酸碱中和滴定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但它们在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C)完全反应后再多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 时的PH值(PH=10)(D)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00mL时溶液的PH值(PH=13)(1)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值。(PH=1)(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完全反应相差
一滴(0.05mL)时,溶液的PH值(PH=4)(A)未滴氢氧化钠溶液时盐酸溶液的PH值 在0.1000mol/L的盐酸20.00mL中逐滴滴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0.00mL。(2)跟完全反应后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相差一滴(或 多加一滴),对计算盐酸的浓度有没有影响?跟实际浓度0.1000mol/L相比,误差很小。结论:1、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值发生突跃。2、酚酞或甲基橙的变色点落在溶液PH值的突跃范围内。3、按PH值突跃范围内体积计算,结果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度。 所以强酸强碱的滴定可以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0 10 20 30 40 V(NaOH)mL 12 10 8 6 4 2
PH颜色突变范围中和滴定曲线酚酞甲基橙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指示剂一般选用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选用 。 强酸与强碱滴定 酚酞或甲基橙
强酸与弱碱滴定 甲基橙
弱酸与强碱滴定 酚酞 甲基橙:(红)-3.1~橙 色~4.4-(黄)酚 酞:(无)-8.2~粉红色~10.0-(红)终点的判断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
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 强酸滴定强碱强碱滴定强酸二、酸碱中和滴定操作步骤1、滴定前的准备:实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溶液(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2)洗涤仪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3—5ml。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用滴定管装液,先驱赶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然后调整溶液到零位以下,记录数据。2、滴定(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用滴定管或移液 管),放入锥形瓶中。(2)加指示剂2—3滴。(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逐滴放出溶液, 右手摇动锥形瓶。(4)确定滴定终点(半分钟不变色)。(5)读数(使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6)重复操作2—3次。(7)计算。3、数据记录与处理三、滴定误差分析1、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待测液。2、将待测液用水冲稀。从实验操作对V0的影响进行分析:V0无变化滴定结果无误(1——2)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无气泡。4、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出现。5、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取标准液时,仰视刻度。6、滴定管末用标准溶液润洗,直接盛装标准液。7、移液管移液时,将最后一滴吹入锥形瓶内。8、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盛装待测液。9、确定终点过迟。10、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V0偏大滴定结果偏大(3——10)11、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直接量取待测液。12、移液管尖嘴处悬着一滴溶液未“靠”入锥形瓶内。13、待测液附在锥形瓶口。14、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俯视刻度。15、摇荡锥形瓶使溶液溅出。16、接近终点时,停止摇动锥形瓶。17、确定终点过早。V0偏小滴定结果偏小(11——17)习题 1、取相同体积(25ml)的两份0.01mol/L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上述两种溶液,若中和第一份(在空气中放置过)所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A,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B,则:
(1)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VA和VB的关系是
(2)以酚酞作指示剂时,VA和VB的关系是相等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