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文档属性

名称 公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2-27 09:46:00

文档简介

说明:本教案配合课件使用,主要教学内容均在课件之上,故此只说明主要教学步骤。
公 输
《墨子》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
2.了解墨子通过止楚攻宋实现他的政治主张(非攻)的奋斗精神,启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坚持实践,勤学苦练。
3.感悟论辩语言的严密逻辑美。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著书和讲学的风气越来越盛;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二、文学常识介绍:
1、出处:《墨子》一书的简介。(幻灯片2)
2、墨子其人及其政治主张。(幻灯片3-5)
3、春秋战国形势图。(幻灯片6)
三、课文朗读:(幻灯片7)
1、听录音朗读。
2、看幻灯片朗读,注意红色字体读音。(幻灯片8-13)
3、单独朗读加点字读音。(幻灯片14-16)
4、朗读方法指导。(幻灯片17-19)
四、理清课文结构:(幻灯片20-23)
第一部分:(第1段)事情的起因,楚国将要攻打宋国,墨子前往劝阻。
第二部分(2-22段)墨子成功地劝阻楚国攻宋。分成三步:
1、劝说公输盘
2、劝说楚王
3、以实际行动劝阻楚国攻宋。
五、词语解释,口头翻译(幻灯片24-58)
六、深入理解课文:(幻灯片59)
1、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打宋国的消息到见到公输盘,中间只用了“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郢”十二字来表达?墨子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幻灯片60)
2、墨子是怎样劝阻公输盘的?(幻灯片61-63)
墨子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请献十金”是什么目的?墨子共说了哪几个“不可谓”?哪句话说明公输班理屈词穷?
公输盘说“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是什么目的?(幻灯片64)
3、墨子又是怎样劝阻楚王的?(分析修辞方法与论证方法)(幻灯片65-68)
从他与楚王的对话看,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4、在“讲道理”不能阻止楚国攻宋的情况下,墨子与公输盘玩了一场“模拟军事演习”,请用课文原句回答:这场“模拟演习” 怎样进行?(幻灯片69-72)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从下文看,公输盘的“不言”之言是什么?
哪句话是迫使楚王说出“吾请无攻宋矣”,从而制止这场侵略战争的关键因素?
这场“模拟军事演习”说明了什么问题?
5、对墨子成功劝阻楚王攻宋的过程进行总结,同时也对全文的结构进行总结。(幻灯片73-74)
七、人物形象分析:(幻灯片75-79)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文表现了墨子的什么精神?
另一方面,对于文中的公输盘和楚王又该怎样来看?
八、总结:(幻灯片80)
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以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逻辑性强的特色。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有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譬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可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强,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的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定。
九、文言现象的梳理(幻灯片81-88)
十、拓展练习(幻灯片8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