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能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描述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
2、能初步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
3、了解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
【学习重点】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难点】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思考交流】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探究1】 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
现象:
原因:
【思考交流】 可溶电解质既然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Ag+和Cl-的反应真的能进行到底吗?
【实验探究2】
向盛有2mL0.1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几滴0.1mol/LAgNO3溶液,然后再滴加数滴0.1mol/LKI溶液,观察、记录现象。
步骤
NaCl和AgNO3混合
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
现象
离子反应
【思考交流】
1、往过量的NaCl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gNO3溶液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是否含有Ag+?
2、AgI是如何生成的?溶液中极微量的Ag+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AgI?
【归纳整理】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2、方程式(以氯化银为例):
【练习1】书写碘化银、氢氧化镁溶解平衡的方程式
3、特征:
【归纳整理】
4、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
(2)外因:
①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浓度:
A、加水,平衡向 方向移动;
B、同离子效应:加入与电解质相同的离子,平衡向 方向移动。
二、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思考交流】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知识,尝试写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归纳整理】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1、概念:
2、表达式:
对于下列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MmAn(s)mMn+(aq) + nAm-(aq) Ksp=
【练习2】已知:一定温度下AgCl、 AgBr 、Ag2CrO4 它们的Ksp分别为1.8×10-10 、5.0×10-13 、1.1×10-12,则它们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最大的是哪一个?
【思考交流】比较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离子积Qc=[c(Mn+)]m · [c(Am-)]n)
注意:代入Ksp计算的离子浓度为平衡后的,而Qc计算的离子浓度为某一时刻的。
【归纳整理】
3、溶度积规则:
当Qc > Ksp时, ;
当Qc = Ksp时, ;
当Qc < Ksp时, 。
【练习3】已知Ka(HF)=3.6×10-4,CaF2的Ksp=1.46×10-10。现向1 L 0.1mol?L-1的HF溶液中加入11.1 g Ca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不反应
C.因为HF是弱酸,HF与CaCl2不反应
D.如果升高温度,HF的Ka、CaF2的K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