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强化提升·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2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它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还能完成撰写邮件、文案、代码、论文等任务。下列能判断ChatGPT不是生物的是( )
A.ChatGPT不能运动 B.ChatGPT不能对话
C.ChatGPT不能繁殖 D.ChatGPT不能表达情绪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繁殖能力,而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程序,没有生物意义上的繁殖能力。因此,不能繁殖这一特征可以用来判断ChatGPT不是生物。而运动、对话和表达情绪都可以通过设置程序来实现。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A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虎克发现了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A错误。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为细胞学说原有的内容,B正确。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为细胞学说原有的内容,C正确。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魏尔肖在1858年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这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D正确。
故选A。
3.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从纸上的目标到现实的行动,需要汇聚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资源时不能盲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等自然资源,B错误。
C.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影响。其中,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正确。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4.显微镜在研究微观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助于我们高效探索未知世界,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②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④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⑤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④③②⑤① B.③②①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⑤③①
【答案】C
【详解】使用显微镜“观察”操作的正确步骤是: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便于观察绘图→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找到像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便图像更加清晰,故正确步骤为③①②④⑤,故C正确,ABD不正确。
故选C。
5.学习勇士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昆虫——蜂鸟鹰蛾(如图1)。蜂鸟鹰蛾和蜂鸟(如图2)无论是外形、体重,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区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蜂鸟鹰蛾属于鸟类 B.蜂鸟鹰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蜂鸟是脊椎动物 D.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答案】A
【分析】蜂鸟鹰蛾是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
蜂鸟是鸟类,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A.蜂鸟鹰蛾是昆虫,不是鸟类,A错误。
B.作为昆虫,蜂鸟鹰蛾的身体结构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正确。
C.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蜂鸟属于鸟类,是脊椎动物,C正确。
D.昆虫和鸟类都是细胞类生物,遗传物质均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A。
6.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出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B.②还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C.制作该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D.该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多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液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详解】A.①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A正确。
B.②是液泡,里面溶解着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没有遗传物质,B错误。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C错误。
D.洋葱表皮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所以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多具有细胞壁、液泡,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7.2024年3月,我国植物学家在大别山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时,收集了某种植物的花、果和种子等信息,确认其是一种植物的新物种,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如图)。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
【详解】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根据题意科考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观察,采集了该植物的花、果实等并进行了研究,可判断此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而沙僧的原型最让人困扰。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表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与沙僧原型对应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将特征不同的一群动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
【详解】根据题干得知扬子鳄是沙僧的原型,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首先不具备体外的毛皮,因此选择1b项“体外没有毛皮,卵生”。然后根据步骤进入2a和2b,扬子鳄没有羽毛且体温不恒定,因此选择2b“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接着选择3a和3b,扬子鳄的表皮干燥,且体内受精并在陆地产卵,因此选择3a项“表皮干燥,体内受精,陆地产卵”。最终确认扬子鳄符合选项“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自然界中存在复杂的生物关系,歇后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关系中的(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答案】A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关系复杂多样,包括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寄生关系等。这些关系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A.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歇后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螳螂捕捉蝉,黄雀在后待机而动,意在捕食螳螂,因此这反映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A符合题意。
B.虽然生物之间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但在这个歇后语中并没有体现。竞争关系通常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如食物、空间、配偶)而进行的斗争,B不符合题意。
C.寄生关系是一种生物(寄生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这个歇后语中没有体现寄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都为对方提供某种利益。这个歇后语同样没有体现共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图中数字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用鳃呼吸 B.②表示卵生
C.③表示体温恒定 D.④表示体内都有一条脊柱
【答案】A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鸟类特征: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双重呼吸,卵生,体温恒定等。图中①表示金鱼和白鲸的共同特征,②表示金鱼和家鸽的共同特征,③表示白鲸和家鸽的共同特征,④表示金鱼、家鸽、白鲸的共同特征。
【详解】A.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白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所以①不能表示用鳃呼吸,A错误。
B.金鱼和家鸽都是卵生,所以②表示卵生,B正确。
C.家鸽属于鸟类,白鲸属于哺乳动物,二者都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所以③表示体温恒定,C正确。
D.金鱼、家鸽、白鲸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所以④表示体内都有一条脊柱,D正确。
故选A。
11.下列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眼睛朝目镜内注视
B.图乙中②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①多
C.图丙中为使视野中细胞a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答案】C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详解】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应该是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在下降过程中压碎玻片标本,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图乙中,②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比①近,说明放大倍数比①;因此,②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①少,B错误。
C.在显微镜下,物像是倒立的,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细胞a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了将其移到中央,就需要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正确。
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没有涂抹均匀,与细胞是否经过染色处理无关,D错误。
故选C。
12.如图甲和乙是表示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表示洋葱根尖细胞 B.乙可以表示菠菜叶肉细胞
C.a可以表示叶绿体 D.b可以表示细胞核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图中,甲图表示动物细胞结构,乙图表示植物细胞结构。
【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而甲细胞只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a,甲应该为动物细胞,A错误。
B.菠菜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等结构,同时叶肉细胞中也含有叶绿体,这与图乙中的结构相符,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由题图可知,a是甲、乙共有的结构,不可能是叶绿体,C错误。
D.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而b只存在于乙细胞中,不可能是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13.武陵腹水草是中国科学院胡光万研究团队命名的新物种。该植物会在顶端开紫红色小花,并可借助种子繁殖。如图是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部分)。关于这三种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多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
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 D.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
【答案】C
【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
【详解】A.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同属,与车前草同科,属比科小;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少,A错误。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种,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科,B错误。
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同属,与车前草同科,属比科小;因此,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C正确。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由二歧分类检索表可知,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科,D错误。
故选C。
14.一路上,小嵊一边哼着歌,一边踩着满地的落叶,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好不惬意。突然一片落叶活了过来,在小嵊面前飞起。原来这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伪装
【答案】C
【分析】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详解】
保护色指的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警戒色指的是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拟态指的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翅的背面颜色鲜艳。在停息的时候,两翅合拢起来,翅的腹面向外,现出枯叶的模样),这属于拟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河道、湖面上分布着种满植物的浮板。这就是生态浮岛。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实现净水。下列关于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的描述中,未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能吸收水中营养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能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
C.能起到遮阴作用,防止水温升高
D.能在水生环境中存活,茁壮成长
【答案】D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详解】选项D描述的是水生植物自身的生存状态,未涉及到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其他选项描述的都是植物如何通过自身活动影响环境,如吸收营养物质防止富营养化,提高含氧量,降低水温等。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1分)
16.小海记录了海亮教育园不同品种桂花叶片的特点,如图所示,并用二歧分类法制作检索表,请帮助他将检索表填写完整。
1a叶面不平整… 1b叶面平整…22a叶片细长…丹桂2b叶呈长椭圆形… 3a叶边缘有较稀疏锯齿…四季桂3b …银桂
【答案】 金桂 3 叶边缘没有锯齿
【详解】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知:
金桂:叶呈长椭圆形,叶面不平整,叶边缘上部有较稀疏锯齿。
银桂:叶呈长椭圆形,叶面平整,叶边缘没有锯齿。
丹桂:叶呈细长形,叶面平整,叶边缘有明显细密锯齿。
四季桂:叶呈长椭圆形,叶面平整,叶边缘上部有较稀疏锯齿。
根据以上信息,用二歧分类法制作检索表如下:
1a 叶面不平整 ………… 金桂
1b 叶面平整 ……… …2
2a 叶片细长 ………… 丹桂
2b 叶呈长椭圆形 … ………3
3a 叶边缘有较稀疏锯齿 … ………四季桂
3b 叶边缘没有锯齿 ……… …银桂
因此,题干检索表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写:金桂、3、叶边缘没有锯齿。
17.《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流传广泛,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有原型。
(1)孙悟空的原型是猴,在脊椎动物中属于哺乳类,哺乳类的典型特点是 。
(2)蜘蛛精的原型是蜘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
(3)金翅大鹏鸟的原型是蛇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与蛇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体温 。(选填“恒定”或“不恒定”)
【答案】(1)胎生哺乳/体表被毛#3体腔内有膈
(2)节肢动物
(3)恒定
【详解】(1)哺乳类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特点包括: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以及体腔内有膈膜。这些特征使得哺乳类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如鸟类、爬行类)区别开来。胎生和哺乳保障了幼体在出生后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护;体表被毛是为了保温;膈膜则是呼吸结构的重要部分。
(2)蜘蛛精的原型是蜘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动物 。具体来说,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对控制害虫数量、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3)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因此,蛇雕是鸟类,鸟类是恒温动物,即体温恒定,不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而蛇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
18.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请写出该同学从观察到物像②到物像⑥的具体操作步骤。
②-③向 移动装片,直至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③-④转动 ,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④-⑤换用 光圈,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⑥来回调节 ,使物像清晰。
【答案】 左下方 转换器 大 细准焦螺旋
【详解】从②到③需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所以要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从③到④是要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需要转动转换器。
从④到⑤观察时,高倍镜光线较暗,所以需要换用小光圈,并调节反光镜以增加亮度。
从⑤到⑥为了使物象更加清晰,需要来回调节细准焦螺旋。
19.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北极熊有很厚的脂肪层和厚厚的毛,以适应 环境;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以适应 ;由于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中学生可以做的有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低温或寒冷 飞行生活 生物圈 到野外不随意让垃圾
【详解】北极熊的厚脂肪层和厚毛主要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以御寒保暖。鸟类的前肢变成翼,这是为了适应飞行的需要,这样可以帮助它们在空中移动和觅食。由于地球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种类繁多,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了保护多样的生物,中学生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参与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知识、减少污染、到野外不随意让垃圾等活动。
20.切西瓜、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结构的 ;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一些植物的细胞质内还有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 液泡 细胞壁 叶绿体
【详解】西瓜和黄瓜的汁水主要是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液泡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溶解的物质。
植物细胞没有骨骼,但能保持挺立是因为植物细胞有坚硬的细胞壁,提供了结构支撑和形状固定。
一些植物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21.请根据题意,在框内填写生物都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① ,② ,③ ,④
【答案】 进行呼吸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长、发育和繁殖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生物之所以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2.网络博主“小孩哥”利用放大镜、固体胶、小灯泡、固定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1.0版”。如图甲所示,通过转动倒置的固体胶底座可调节装片上下移动,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1.0版”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图丁所示,他接下去的操作是 。
(2)图乙是该博主改进后制作的“简易显微镜2.0版”。新增的放大镜B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对2.0版按下列评价表评分,指标二评为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调节像的放大倍数 能放大像 无法放大像
指标二 在较亮和较暗环境中都能对光 只能在较亮环境中对光 无法对光
【答案】(1)微调固体胶底座
(2) 目镜 优秀
【详解】(1)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当图像不清晰时,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在简易装置中可通过微调装片与放大镜的距离等方式)来使物像更加清晰。对于自制的“简易显微镜1.0版”,若要使视野内不清晰的像(图丙)变为清晰的像(图丁),接下去的操作是微调固体胶底座,使装片上下移动至像清晰(或微调装片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2)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目镜、物镜等,其中物镜和目镜都起到放大物像的作用。在“简易显微镜2.0版”中,新增的放大镜B与放大镜A共同作用来放大物像,放大镜A相当于物镜,放大镜B相当于目镜,而在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目镜的作用也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成的像,所以新增的放大镜B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
已知指标二的评分标准为:
优秀:在较亮和较暗环境中都能对光;
合格:只能在较亮环境中对光;
待改进:无法对光。
图乙中“简易显微镜2.0版”有可调节亮度的小灯泡,在较暗环境中可以打开小灯泡进行对光,在较亮环境中可以关闭小灯泡,利用自然光对光,所以该“简易显微镜2.0版”在较亮和较暗环境中都能对光,指标二应评为优秀。
23.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
(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3)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图像如②所示;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
(4)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
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
【答案】(1)③④②①
(2)C
(3)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4)D
【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图甲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③先滴一滴水,然后用④镊子从洋葱鳞片中取得内表皮,将取得的表皮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②展平,最后①盖上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
(2)若未找到物像,应先降低镜筒再进行调整。在下降镜筒时,眼睛需要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以防损坏装片,并继续调整寻找物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显微镜成像是倒像,在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与实际操作的相反。因此,①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上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位于反光镜上。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污点不动;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污点随之移动。由此判定污点位于目镜上,因此,应该用擦镜纸清洁目镜。故D符合题意,ABCE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4.为保护海洋资源,2023年我省规定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休渔期结束后,一大波温州人爱吃的海鲜在开禁后又可以爬上餐桌。
(1)小联绘制了乌贼、梭子蟹、小黄鱼、鲳鱼四种动物的分类检索表,如表所示。你认为在甲乙丙丁中,丙代表哪种生物: 。
(2)同学们就“设立休渔期的目的”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有效恢复渔业资源
B.优化海洋生态环境
C.促进渔民转行就业,增加鱼群数量
D.留出足够的时间,满足鱼类繁衍生息
(3)即使在休渔期,人们的餐桌上也时常能看见海鲜,这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因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养殖业遭受重大打击。铬为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较大影响。小联为探究铬污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铬污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表中两处“______”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探究不同浓度的铬污水对小黄鱼存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大小相似、活力良好的同种小黄鱼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无污染海水,在容器B、C、D中添加① 的铬污水。将四组小黄鱼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容器中。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三 将容器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喂养。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答案】 乌贼 ABD 不同浓度的铬污水 大小、活力
【详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小黄鱼和鲳鱼的身体里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乌贼和梭子蟹身体里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属于无脊椎动物。乌贼没有外骨骼,梭子蟹有外骨骼。据表中各种动物的特征可见:甲处是鲳鱼,乙处是小黄鱼,丙处是乌贼,丁处是梭子蟹。
(2)A.制定禁渔期,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有效恢复渔业资源,A正确。
BD.制定禁渔期,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留出足够的时间,满足鱼类繁衍生息,优化海洋生态环境,BD正确。
C.促进渔民转行就业,增加鱼群数量,不属于禁渔的主要目的,C错误。
故选ABD。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探究铬污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铬污水设计实验方案,所以变量是不同浓度的铬污水。所以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无污染海水,在容器B、C、D中添加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铬污水。将四组小黄鱼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容器中。
每天观察②小黄鱼的大小、活力状况,并做好记录。
25.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研究。
(1)伊蚊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2)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 。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 两种气味分子。
【答案】(1)无脊椎
(2)伊蚊根据气味区分人和动物
(3)c
【详解】(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伊蚊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2)实验结果显示伊蚊全部朝向人的气味一侧,说明与人的气味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可以假设这些成分对伊蚊具有特别的吸引作用。
(3)根据图2所示的气味分子含量比较,人气味中的分子a和c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动物对应的分子含量较低。这表明a和c可能是吸引伊蚊的气味分子。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26.野鸡尾是蕨类植物(左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清热降火、解毒等功效。
(1)野鸡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分)
(2)如图是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如果S代表葫芦藓,则野鸡尾对应检索表中字母 ,3a和3b分别为 和 。
(3)植物P与S的亲缘关系比P与Q的 (填“远”或“近”)。(2分)
【答案】(1)细胞
(2) R 有根 无根
(3)远
【详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野鸡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但有茎和叶的分化;野鸡尾等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如果S(3b)代表葫芦藓,说明在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中,3b则代表无根的植物,而3a则代表有根的植物。所以,野鸡尾作为蕨类植物,无种子,对应1b;蕨类植物有根,对应3a。因此,野鸡尾对应检索表中的字母R。
(3)根据检索表,P代表有种子且有花的植物,通常属于被子植物;S代表无种子的苔藓植物;Q代表有种子且无花的植物,通常属于裸子植物。由于被子植物与苔藓植物在分类上的差距较大,而与可能属于裸子植物的Q相比,P与S的亲缘关系更远。
27.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你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给你写出的食物链中的生物编制一个二歧分类检索表.(4分)
【答案】(1) 4/四 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2)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鸟→猫头鹰、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植物→田鼠→猫头鹰、植物→田鼠→蛇→猫头鹰;共4条。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2)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图中食物链涉及的生物有:植物、昆虫、鸟、猫头鹰、青蛙、田鼠、蛇,对上述生物按二歧分类法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强化提升·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2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它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还能完成撰写邮件、文案、代码、论文等任务。下列能判断ChatGPT不是生物的是( )
A.ChatGPT不能运动 B.ChatGPT不能对话
C.ChatGPT不能繁殖 D.ChatGPT不能表达情绪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从纸上的目标到现实的行动,需要汇聚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资源时不能盲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显微镜在研究微观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助于我们高效探索未知世界,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②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④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⑤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④③②⑤① B.③②①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⑤③①
5.学习勇士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昆虫——蜂鸟鹰蛾(如图1)。蜂鸟鹰蛾和蜂鸟(如图2)无论是外形、体重,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区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蜂鸟鹰蛾属于鸟类 B.蜂鸟鹰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蜂鸟是脊椎动物 D.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6.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出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B.②还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C.制作该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D.该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多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7.2024年3月,我国植物学家在大别山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时,收集了某种植物的花、果和种子等信息,确认其是一种植物的新物种,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如图)。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而沙僧的原型最让人困扰。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表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与沙僧原型对应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自然界中存在复杂的生物关系,歇后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关系中的(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10.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图中数字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用鳃呼吸 B.②表示卵生
C.③表示体温恒定 D.④表示体内都有一条脊柱
11.下列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图甲中镜筒下降时,眼睛朝目镜内注视
B.图乙中②的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比①多
C.图丙中为使视野中细胞a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图丁中细胞叠加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12.如图甲和乙是表示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表示洋葱根尖细胞 B.乙可以表示菠菜叶肉细胞
C.a可以表示叶绿体 D.b可以表示细胞核
13.武陵腹水草是中国科学院胡光万研究团队命名的新物种。该植物会在顶端开紫红色小花,并可借助种子繁殖。如图是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部分)。关于这三种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多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
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 D.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
14.一路上,小嵊一边哼着歌,一边踩着满地的落叶,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好不惬意。突然一片落叶活了过来,在小嵊面前飞起。原来这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伪装
15.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河道、湖面上分布着种满植物的浮板。这就是生态浮岛。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实现净水。下列关于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的描述中,未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能吸收水中营养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能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
C.能起到遮阴作用,防止水温升高
D.能在水生环境中存活,茁壮成长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1分)
16.小海记录了海亮教育园不同品种桂花叶片的特点,如图所示,并用二歧分类法制作检索表,请帮助他将检索表填写完整。
1a叶面不平整… 1b叶面平整…22a叶片细长…丹桂2b叶呈长椭圆形… 3a叶边缘有较稀疏锯齿…四季桂3b …银桂
17.《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流传广泛,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有原型。
(1)孙悟空的原型是猴,在脊椎动物中属于哺乳类,哺乳类的典型特点是 。
(2)蜘蛛精的原型是蜘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
(3)金翅大鹏鸟的原型是蛇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与蛇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体温 。(选填“恒定”或“不恒定”)
18.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请写出该同学从观察到物像②到物像⑥的具体操作步骤。
②-③向 移动装片,直至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③-④转动 ,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④-⑤换用 光圈,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⑥来回调节 ,使物像清晰。
19.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北极熊有很厚的脂肪层和厚厚的毛,以适应 环境;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以适应 ;由于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中学生可以做的有 (写出一点即可)。
20.切西瓜、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结构的 ;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一些植物的细胞质内还有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1.请根据题意,在框内填写生物都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① ,② ,③ ,④ .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2.网络博主“小孩哥”利用放大镜、固体胶、小灯泡、固定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1.0版”。如图甲所示,通过转动倒置的固体胶底座可调节装片上下移动,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1.0版”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图丁所示,他接下去的操作是 。
(2)图乙是该博主改进后制作的“简易显微镜2.0版”。新增的放大镜B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对2.0版按下列评价表评分,指标二评为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调节像的放大倍数 能放大像 无法放大像
指标二 在较亮和较暗环境中都能对光 只能在较亮环境中对光 无法对光
23.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
(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3)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图像如②所示;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
(4)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
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
24.为保护海洋资源,2023年我省规定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休渔期结束后,一大波温州人爱吃的海鲜在开禁后又可以爬上餐桌。
(1)小联绘制了乌贼、梭子蟹、小黄鱼、鲳鱼四种动物的分类检索表,如表所示。你认为在甲乙丙丁中,丙代表哪种生物: 。
(2)同学们就“设立休渔期的目的”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有效恢复渔业资源
B.优化海洋生态环境
C.促进渔民转行就业,增加鱼群数量
D.留出足够的时间,满足鱼类繁衍生息
(3)即使在休渔期,人们的餐桌上也时常能看见海鲜,这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因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养殖业遭受重大打击。铬为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较大影响。小联为探究铬污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铬污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表中两处“______”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探究不同浓度的铬污水对小黄鱼存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大小相似、活力良好的同种小黄鱼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无污染海水,在容器B、C、D中添加① 的铬污水。将四组小黄鱼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容器中。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三 将容器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喂养。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5.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研究。
(1)伊蚊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2)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 。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 两种气味分子。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26.野鸡尾是蕨类植物(左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清热降火、解毒等功效。
(1)野鸡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分)
(2)如图是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如果S代表葫芦藓,则野鸡尾对应检索表中字母 ,3a和3b分别为 和 。
(3)植物P与S的亲缘关系比P与Q的 (填“远”或“近”)。(2分)
27.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你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给你写出的食物链中的生物编制一个二歧分类检索表.(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