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襄阳市第四十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襄阳市第四十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09: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颅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
3.考武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经典与精神家国”主题班会即将举行,小明撰写了发言稿《用文字筑起心灵的墙》(片段),
请你帮他完成以下检查与修正。(6分)
①读《敬业与乐业》,我懂了“敬业乐群”不是对职业的机械应付,而是对工作的热爱与对同事
的友善:②读《论教养》,我悟了“恪()守规则”不是刻板的束缚,而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③可现实中,有人为了追名逐利,断章取义地解读“竞争”,甚至把别人的成采据为己有:④面
对这种行为,我们不能盲从,而应坚守底线,拒绝同流合污:⑤读《精神的三间小屋》,我明白
精神的港湾需要用诚馆、友善填充,这样才能相得益zhāg,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
那些埋头苦干、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用行动告诉我们:精神的
富足不是恃()才放旷的炫禄,而是持之以(hég)的坚守:⑦让我们以经典为灯,照亮心
吴的角落,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吧!…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持之以h6.ng一一
2湘得益zha.ng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恪守-(A.kèB.ge特才放旷
(A.zhi B.shi)
3.探,本义是摸取。甲骨文的“探”字形就像是一只手在洞穴里必有所求地摸索。根据字义,为“探”
字选择对应的甲骨文()(2分)
A.纳
B.

c.及
4.(4分)校刊编辑在排版时,发现短文AB两句表达有错误,请找出病因并改正。
A.屈家岭陶罐上的稻纹,是长江文明最早的
B.型铧不是翻开了春泥,而是谱写了一卷“灵秀湖北”的文旅诗篇。
5.(2分)小雨准备在第二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字正腔圆读经典声声入耳”,请你从下列各项
中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A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含韵B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通神
C.点横撇捺写人生笔笔含韵D,点横撤捺写人生笔笔通神
6.人生之路总有风雨与坦途,总有失意与坚守。请根据以下整体情境,补写出名篇名句的下句。
(8分)
当遵遇困境、前路受阻时,我们会想起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1)
”的无奈与苦闷:当历经磨难、重获希望时,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
舟侧畔千帆过,(2)
”的哲理,又能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当面对离别、牵挂亲人时,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但愿人长久,(3)”的祝愿,成为跨越千里的慰
藕:当坚守初心、无惧贬谪时,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知汝远来应有意,(4)一”
的嘱托,更显忠臣的赤胆忠心:当感到迷茫、不知未来方向时,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
来垂钓碧溪上,(5)
”的典故,能唤起我们对机遇的期待:当久别重递、感慨时光流逝
时,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6)”的怅惘,恰是心
境的真实写照。当需以豁达心态接纳世事无常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
欢离合,(7)”的认知,能帮我们平复心绪当身处逆境、回望故乡难寻时,韩愈《左迁
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8)
”的悲叹,道尽贬谪途中的孤苦与牵挂。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这首诗和《水调歌头》均以“月亮”为核心意象,请结合诗句分析“月亮”在两首作品中的共
同作用。(2分)
8.同样是写“秋思”,《水调歌头》与本诗的情感表达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3题。(13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年又最高,故自
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蓉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