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09:20:06

文档简介

九年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6 分)
(1)(2 分)①zh ēn ②ji ān
(2)(2 分)
(3)(2 分)我们要知道及时清扫精神垃圾,是圣洁的阳光重新照进我们世界的不二法门。
2.(2 分)C(选不正确的)
3.(7 分)(每空一分)因思杜陵梦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
共婵娟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阅读(45 分)
(一)
4. (3 分)(1)花 (2)陈列,摆开 (3)第二年
5.(4 分)
(1)示例: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2 分)
(2)示例: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2 分)
6.(3 分)B
7(2 分)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8.(2 分)放鹤亭不同季节和风雨阴晴的景色;(1 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 (1 分)
9.(2 分)【甲】文“太守之乐 ”指与民同乐;【乙】文“ 山人之乐 ”指圣贤之人以山水 为乐,寄情山水,志趣高雅。(意思对即可)
(二)
10.(2 分)
①需要走进对方的世界,深入对方的内心。
②看见问题却不直击要害,眼见顽疾却不手起刀落,给予情感支持,而非言语批评。
11.(3 分)
比喻论证(1 分)。把共情的过程比作进入别人的房间,虽然对别人房间的问题一清二 楚,但并不说出来,只是陪伴别人,更加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要忍住“我 ”,给别人空间和情 感支持才能共情(2 分)。
12.(3 分)
材料二(1 分)。材料二 中的王质能与范仲淹共情。范仲淹因主张改革而被贬,他的内 心是希望被理解、渴望被共情的,然而很多从前交往甚密的人害怕被牵连都疏远了他,只有 王质深入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不惧权势,抱病为他送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言之成 理即可)(2 分)。
(三)13.(2 分)
①每年过年写“福 ”字送给乡亲们。
②送“我们 ” 自家种的花生。
14.(3 分)(任选其一)
(1)(3 分)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的衰老和生活的艰难,反衬出老 人内心的坚强(2 分)。
(2)(3 分)
比喻,把写作福字的红字比作火苗,把女孩比作音符,(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女孩 在幸福环境中的活泼快乐,表达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2 分)。
15.(3 分)
插叙,补充交代了老人一家坎坷、不幸的遭遇,为下文写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和“我 ”默 默资助老人的情节做铺垫(或答:老人不幸的遭遇与下文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比),突出了老 人坚强乐观的人物形象。
16.(3 分)
示例:“花开屋外 ”指老人种在小院四周的花,也指老人写的铺在院中的像“梅花 ”一 样的“福 ”字春联;“福藏心中 ”指老人发自内心的如花般绽放的精神,似花一样幽香的美 好品质;表达了对老人乐观宽厚、懂得感恩的可贵精神的赞美之情。
17.(3 分)
示例:老人在悲凉、不幸的遭遇中依然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这种可贵的品质深深地 鼓舞了同处逆境的“我 ”,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应对困难,更让“我 ”走出了精神困 境。 因此作者说“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 ”。(言之成理即可)
(四)18.(2 分)A
19.(2 分)C
20. ①风②光明(希望、新生)。
21.(4 分)
示例:在对孩子这个主体意象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忙乱 ”“慢慢地 ”“小小的身子 ” 等词语,写出孩子很小,小到身躯被麦子遮挡,还不会用镰刀,就担负起生活的重任,他们 挥舞“ 闪着金光 ”的镰刀,不免让人揪心,这一系列的词语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 生活的艰辛, 民族的苦难。(也可从诗中有画, 以美衬哀等角度作批注,言之成理即可)
三、综合实践活动
22.(2 分) ①示例:不畏艰难(磨砺成长)(1 分)(符合题意即可)
②示例:坚强不屈(坚韧不拔)(1 分)(符合题意即可)
23. (2 分)示例:①余爷爷,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一生学习、研究棕编技艺?(1 分)
②余爷爷,您在学习棕编技艺过程中遇到过那些困难?您是怎么解决的?(1 分)
24. (2 分) 示例: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任意两点均可)
25. (4 分)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能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奖,我深表荣幸。首先要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同时 更要感谢同学们的鼓励与支持,谢谢大家。
26.(50 分)
评分说明:
(1)一等:50——46 分。主旨突出,思路清晰, 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二等:45——42 分。主旨明确,思路较清晰, 内容较充实,表达较流畅。
(3)三等:41——38 分。主旨较明确,思路基本清晰,内容基本充实,表达基本流畅。
(4)四等:38 分以下。主旨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充实,表达不够流畅。
(5)偏题:不高于 35 分。
(6)跑题:不高于 30 分。
(7)成段抄袭语料,不高于 20 分;文章大量抄袭语料,不高于 10 分。
(8)只写题目给 1 分。九年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6分)
(1)(2 分)①zhēn ②jiān
(2)(2 分)
(3)(2 分)我们要知道及时清扫精神垃圾,是圣洁的阳光重新照进我们世界的不二法门。
2.(2分)C(选不正确的)
3.(7 分)(每空一分)因思杜陵梦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
共婵娟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阅读(45 分)
(一)
4. (3 分)(1)花 (2)陈列,摆开 (3)第二年
5.(4分)
(1)示例: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2 分)
(2)示例: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2 分)
6.(3分)B
7(2 分)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8.(2分)放鹤亭不同季节和风雨阴晴的景色;(1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1 分)
9.(2分)【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乙】文“山人之乐”指圣贤之人以山水
为乐,寄情山水,志趣高雅。(意思对即可)
(二)
10.(2 分)
①需要走进对方的世界,深入对方的内心。
②看见问题却不直击要害,眼见顽疾却不手起刀落,给予情感支持,而非言语批评。
11.(3 分)
比喻论证(1 分)。把共情的过程比作进入别人的房间,虽然对别人房间的问题一清二
楚,但并不说出来,只是陪伴别人,更加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要忍住“我”,给别人空间和情
感支持才能共情(2分)。
12.(3 分)
材料二(1 分)。材料二中的王质能与范仲淹共情。范仲淹因主张改革而被贬,他的内
心是希望被理解、渴望被共情的,然而很多从前交往甚密的人害怕被牵连都疏远了他,只有
王质深入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不惧权势,抱病为他送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言之成
理即可)(2 分)。
(三)13.(2分)
①每年过年写“福”字送给乡亲们。
②送“我们”自家种的花生。
14.(3 分)(任选其一)
(1)(3分)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的衰老和生活的艰难,反衬出老
人内心的坚强(2 分)。
(2)(3分)
比喻,把写作福字的红字比作火苗,把女孩比作音符,(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女孩
在幸福环境中的活泼快乐,表达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2分)。
15.(3 分)
插叙,补充交代了老人一家坎坷、不幸的遭遇,为下文写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和“我”默
默资助老人的情节做铺垫(或答:老人不幸的遭遇与下文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比),突出了老
人坚强乐观的人物形象。
16.(3 分)
示例:“花开屋外”指老人种在小院四周的花,也指老人写的铺在院中的像“梅花”一
样的“福”字春联;“福藏心中”指老人发自内心的如花般绽放的精神,似花一样幽香的美
好品质;表达了对老人乐观宽厚、懂得感恩的可贵精神的赞美之情。
17.(3 分)
示例:老人在悲凉、不幸的遭遇中依然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这种可贵的品质深深地
鼓舞了同处逆境的“我”,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应对困难,更让“我”走出了精神困
境。因此作者说“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言之成理即可)
(四)18.(2 分)A
19.(2 分)C
20. ①风②光明(希望、新生)。
21.(4 分)
示例:在对孩子这个主体意象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忙乱”“慢慢地”“小小的身子”
等词语,写出孩子很小,小到身躯被麦子遮挡,还不会用镰刀,就担负起生活的重任,他们
挥舞“闪着金光”的镰刀,不免让人揪心,这一系列的词语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
生活的艰辛,民族的苦难。(也可从诗中有画,以美衬哀等角度作批注,言之成理即可)
三、综合实践活动
22.(2 分) ①示例:不畏艰难(磨砺成长)(1 分)(符合题意即可)
②示例:坚强不屈(坚韧不拔)(1 分)(符合题意即可)
23. (2 分)示例:①余爷爷,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一生学习、研究棕编技艺?(1 分)
②余爷爷,您在学习棕编技艺过程中遇到过那些困难?您是怎么解决的?(1 分)
24. (2 分) 示例: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任意两点均可)
25. (4 分)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能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奖,我深表荣幸。首先要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同时
更要感谢同学们的鼓励与支持,谢谢大家。
26.(50 分)
评分说明:
(1)一等:50——46 分。主旨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二等:45——42 分。主旨明确,思路较清晰,内容较充实,表达较流畅。
(3)三等:41——38 分。主旨较明确,思路基本清晰,内容基本充实,表达基本流畅。
(4)四等:38 分以下。主旨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充实,表达不够流畅。
(5)偏题:不高于 35 分。
(6)跑题:不高于 30 分。
(7)成段抄袭语料,不高于 20 分;文章大量抄袭语料,不高于 10 分。
(8)只写题目给 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