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第6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第6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资源包【教学课件+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1:42:42

文档简介

第6课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一、单项选择
1、佛教在我国民间开始流传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道教兴起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
D、东汉
3、被道教尊为教主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4、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5、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司马迁 ②扁鹊 ③华佗 ④仓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问答题
6、佛教在西汉时传人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2)佛教的传人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种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C
6、(1)印度。西汉末年,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2)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1)《史记》。
(2)司马迁。西汉。
(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课件28张PPT。 佛教的传入和
道教的兴起一、佛教的传入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后人 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一、佛教的传入1、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长安 东汉初年,朝廷开始重视佛教,派人去印度研究佛教,佛教开始在上层社会流传。东汉时期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什么佛教会在中国传播?1、佛教的教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较有利;
2、统治者的拥护和提倡;
3、对人民群众具有吸引力。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峨眉金顶峨眉万年寺普贤金铜像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普陀山观音造像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地藏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五台山文殊菩萨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西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那时没有尼姑庵,
肯定是你看错了”“我没看错,是吕后进错了门”二、道教的兴起1、道教是东汉后期兴起的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2、道教的思想来源:
黄老思想与巫术相结合。3、道教的创始人:
于吉、张陵
尊老子为教祖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二、道教的兴起5、意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风俗中的玉皇大太上老君、城隍庙、土地庙等都来自道教;道教的炼丹术还直接促进了我国古代化学和医药学的发展,火药的发明就与道士炼丹直接有关。
4、基本教义: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遍布各地的城隍庙无处不在的土地庙课堂练习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BB课堂练习3.道教的思想来源于( )
A.老子的《道德经》和神仙方术
  B.儒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C.道德思想统一结合
  D.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D3、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统治者信佛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 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 因果轮回。
4、东汉后期兴起的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