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填空题
1、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是 ,距今约 年,其遗址
位于今天的 省境内。
2、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原始居民。
3、人类建造房屋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建造的木头房子。
4、约6000年前,生活在今 半坡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 石器,
他们把 加工成小米,还会纺织 。
5、 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有美丽图案,陶器上还有一些刻画符号。
二、选择题
1、下列是原始农耕文化遗址代表的是( )
①周口店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下列哪个遗址中发现了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3、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骨耜,它的距今年代约是( )
A、170万年前 B、18000年前 C、7000年前 D、6000年前
4、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
5、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是( )
A、麦面食 B、小米粥 C、大米饭 D、玉米馒头
6、如果你想参观半坡遗址,就要去(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成都
7、下列能吃上小米、穿上麻布衣服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
8、在干栏式建筑里居住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三、简答题
半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四、看图分析题
识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 式房屋,图二是 式房屋。
(2)图一和图二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他们分别为什么原始居民居住?
(3)这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的不同与什么有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再现其中一处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河姆渡 7000 浙江
2、河姆渡
3、河姆渡居民
4、陕西西安 磨制石器 粟 麻布
5、半坡
二、选择题
1-5 DBCCC 6-8 CDC
三、简答题
半坡居民使用新石器,山顶洞人使用旧石器;半坡居民会建造房屋,山顶洞人住在天然洞穴里;半坡居民会种植庄稼饲养家禽畜,山顶洞人只会采集和打猎;半坡人会纺麻织布,会烧制陶器,山顶洞人不会。
四、看图分析题
(1)干栏;半地穴。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3)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想象中史实正确即可)半坡略。
课件14张PPT。原始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大家来说一说 神农制天之时,分天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地点:浙江省余姚市
3)活动区域:长江流域
4)原始农耕:磨制石器,耒耜,种植水稻
5)住房:干栏式房子
6)原始养殖业:饲养牲畜
7)原始手工业:挖井、制陶器、玉器、乐器干栏式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井架复原图2.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地点:陕西西安
3)活动区域:黄河流域
4)原始农耕:磨制石器,石刀,种植粟
5)住房: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养殖业:养猪狗
7)原始手工业:制彩陶,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出土的耒耜复原图半地穴式房子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建造半地穴式房子,能冬暖夏凉。比一比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概括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哪些异同点吗?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比较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从以上的学习中,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找一找找一找:请在遗址图的空白方格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人类走出洞穴住进房屋的重大意义
1、结束了长期迁移、颠簸流离的生活,安定下来使人类有更多时间进行生产劳动,为种族繁衍、农牧业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聚居数量的增多,促进了同氏族的联盟团结,为集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定居下来的种族容易受到异族的入侵掠夺,在战争过程中俘虏奴隶,客观地促进了生产经验的交流,发展了生产力。
4、定居的人类改造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驯化了一些牲畜,如马、狗等。使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
课件5张PPT。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点和距今年代 长江流域 距今约七千年2、生产和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饲养家畜干栏式的房屋 定居生活种植水稻制作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耒耜农业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至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等堆积层,其中最厚处达80厘米。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且以籼稻为主。
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干栏式建筑
所谓干栏式就是竖立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板,在木板上建造长脊短檐的房屋,最后在房顶上覆盖茅草。今天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如傣族、壮族、高山族等住房仍保留着干栏式建筑的样式。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