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17:23:46

文档简介

九年级测评·语文
上册第一、二、三单元
注意事项:共三大题,总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诗文中多有与“行”相关的名篇名句。
(1)行至洞庭,范仲淹以“
”(《岳阳楼记》)抒写先忧后乐
的政治抱负;被贬归来,刘禹锡用“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道尽物是人非的凄凉。

(2)无路可行,最令旅人迷茫,而李白却发出“
”(《行路
难·其一》)的强音,将迷茫化为前行的信念,鼓舞了无数迷惘中的行路人。
(3)有“行”就有别离,有别离就有思念。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

”,借梦中的故乡之景写尽乡思之苦;而苏轼则一反离人之常情,用一句“
”(《水调歌头》),把离别的思念化为最美好的祝福。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4)题。(12分)
【甲】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乙】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在山腰里,田野上,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所不知道的啊!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饥馑的大地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朝向阴暗的天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m长呀!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节选自《艾青诗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给(
)予
家畜(
man(
)长
(2)下列对甲诗中画线词“咒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驱鬼、诛魔的话
B.控诉的言论
C.表达意念的口诀
D.恶毒的话语
(3)甲诗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乙诗出自《
》,两诗都创作于艾青诗歌创作的
(第一个/第二个)高峰期。(2分)
(4)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作中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请结合上面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
分析这一特点在这两首诗歌中的具体体现。(4分)
3.班级前往“六尺巷”景区开展“礼让文化之旅”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宣传小组为活动创作了一副对联作为标语,请用下列词语将这副对联组合完整。(2分)
巷传
德为邻
礼让
千载
三分
心自阔
【九年级测评·语文第1页(共4页)】
【R-PGZX B-AH(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名著阅读(12 分)
(1) jǐ;chù;漫(3 分,每空 1 分)
(2) B(3 分)
(3)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个(2 分,每空 1 分)
(4) ①甲诗中,诗人通过回忆大堰河的辛劳与苦难(“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养育了我的乳房”),
以及自己“飘泊回到故土”却身处狱中,体现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暗含“土地的忧郁”;②
乙诗中,“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失去家畜和田地的垦植者”“饥馑的大地”等描写,展现战争
对土地和人民的摧残,直接抒发对国家与人民苦难的忧虑,凸显“土地的忧郁”(4 分,每首
诗分析 2 分)。
3. 研学活动任务(13 分)
(1) 上联:礼让三分心自阔;下联:巷传千载德为邻(2 分,对仗工整即可)
(2) ①“六尺巷”精神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2 分,围绕“现实意义”提问,合理即可);
②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践行这种“礼让”精神呢?(2 分,围绕“践行方法”提问,合理即可)
(3) 示例 1:B;一幅浮雕,传递出跨越时空的礼让智慧(3 分);示例 2:C;一座牌坊,矗
立着以和为贵的精神标杆(3 分,符合建筑特点与精神价值,20 字以内)
(4) ①删去“通过”或“使”(2 分,修正缺主语语病);②将《让他三尺》的书名号改为引号(2
分,“让他三尺”是短语,非书籍名)
二、阅读(55 分)
(一)议论文阅读(23 分)
4.(3 分)B(“起点指的是天赋、勤奋与坚持”有误,“起点”仅指天赋,勤奋与坚持是地才后
天的努力)
5.(5 分)
运用比喻论证(1 分),将“天才”比作“雄鹰”,“地才”比作“蜗牛”,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才凭借
天赋快速成功、地才依靠坚持逐步成功的特点(2 分);通过两者对比,突出“地才虽过程艰
辛,但最终能达到与天才同等高度”的观点,使论证更通俗易懂,更具说服力(2 分)。
6.(4 分)
①对天才的期许:希望天才珍惜天赋,创造超凡事业(1 分);②对天的鼓励:肯定地才通
过努力可获成功,劝诫其不必妄自菲薄(2 分);③对所有读者的激励:传递“天道酬勤”的
信念,引发共鸣(1 分)。
7.(5 分)
不能删掉(1 分)。第⑥段引用希腊神话中安泰的事例,从“借助外部力量(大地)获力”的
角度论证地才可通过努力获力(2 分);第⑦段举莱辛的事例,从“普通人通过长期坚持获成
功”的角度论证地才可超越天才(2 分)。两段事例角度不同,共同支撑“地才通过努力可成
功”的观点,删掉则论证不全面。
8.(6 分)
小语,被老师夸奖作文很棒值得开心,但不能因此认为自己是“语文天才”而忽视基础学习哦
(1 分)。文中说“天才是天生的,地才靠后天奋斗”,就算有写作天赋,也需要通过基础学
习(如积累字词、练习表达)来巩固能力(2 分);萧乾、莱辛等“地才”都靠反复推敲、长
期坚持才成功,基础学习就是我们积累实力的过程(2 分)。重视基础,再结合你的写作优
势,才能在语文学习上走得更远呀(1 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6 分)
9.(3 分)A(“到 2050 年”前缺“若不采取紧急政策改革和行动”的前提,表述绝对)
10.(3 分)
“致肥胖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习俗、家庭等层面,导致青少年儿童能量摄入增
加、身体活动减少的环境(如食物选择不当、缺乏运动、父母不良习惯影响等)(3 分,核
心要素完整即可)。
11.(4 分)
(2) 运动助力,激活活力;(3) 耐心坚持,健康减重(每空 2 分,句式与前两段一致,贴合“运
动”“坚持”主题)。
12.(6 分)
①家庭层面: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健康饮食习惯(少吃高油高糖食物),陪伴孩子参与
运动(如跑步、游泳)(3 分);②社会层面:学校增加体育课程时长,社区建设运动设施,
媒体宣传儿童肥胖危害与健康减重知识(3 分,任提两条,结合材料,合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13.(3 分)D(“每往益杀”的“益”是“逐渐”,“自以为大有所益”的“益”是“好处”,含义不同)
14.(2 分)
自境主庙北行/稍折而东/为东龙眠
15.(6 分)
(1)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得”“寓”翻译准确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2) (溪水)又向前流淌,(地势)渐渐平缓,最终汇入山谷(“稍”“卒”翻译准确 1 分,句意
通顺 2 分)。
16.(5 分)
①甲文:由远及近(1 分),先写“环滁皆山”,再聚焦“西南诸峰”“琅琊山”,接着写“酿泉”,
最后到“醉翁亭”,逐步聚焦描写对象(2 分);②乙文:由近及远(1 分),先写“境主庙”,
再写“东龙眼”,最后重点描写“碾玉峡”的溪水、石壁、树木,逐步展开描写(1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