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度高中地理 9 月月考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D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C A A D B D
1.C
【详解】联系已学可知,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
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所以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即两
者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但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以外,两都不存在包含关系,
且不能相交,故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如图 C 所示,图
ABD 均不能准确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2.B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嫦娥一号发射前停留在地球表面(或地球大气层内),
未进入宇宙空间,不属于人造天体,A 错误。嫦娥三号绕月规律运行时形成较低
级的天体系统,B 正确,D 错误。嫦娥五号“回家后”指其返回地球表面(或进入
地球大气层并着陆),此时已脱离宇宙空间,不再符合天体的定义,不属于人造
天体,C 错误。故选 B。
3.A 4.C
【解析】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
近,表面温度更高,公转轨道更短,A 正确,D 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体积、
质量与地球相近,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
吸的大气,B、C 错误,故选 A。
4.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温度更高,A 错误;金星属于类地
行星,体积与质量与地球相近,B 错误;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
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没有生命存在,C 正确;太阳系八颗行星
的宇宙环境都是相对安全的,D 错误,故选 C。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点睛】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还包括少量的氮气、水蒸气、氩气
和一些硫酸颗粒。大气层非常厚重,厚度约为地球大气层的 100 倍。
5.D
【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因为太阳处于壮年,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①d;地球的自身特点,日地距离适中,获得太阳辐射适中,温度适宜,②a;地
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水存在液态,
气态,固态的三态转化,③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具有足够的引力来
维持一个稳定的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中含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④b,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6.D 7.D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
性剧烈扰动现象,色球层的耀斑、日冕层的太阳风都是较剧烈的太阳活动,可以
引起地磁暴,B 错误,D 正确;黑子和日珥不会引发地磁暴,AC 错误。故选 D。
7.地磁指数数值大小与黑子数量呈负相关。1960 年地磁指数小,说明太阳黑子
数多,A 错误;1965 年地磁指数大,说明太阳黑子数少,激烈天气较少发生,B
错误;1991 年地磁指数小,说明太阳黑子数多,太阳活动较强,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太阳活动强的年份农业倾向于增产,C 错误;2009 年地磁指数大,说明
太阳黑子数少,太阳活动较弱,极光现象频次低,D 正确。故选 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
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
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额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
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水旱灾害
等。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8.B 9.D
【解析】8.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
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 33 千米,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
米。该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为 17 公里,震源深度已超过地壳范
围,位于地幔,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9.地震波包含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
体和气体传播,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传播速度慢,仅能通过固体传播,引发
水平晃动。轮船处于海水中,海水属于液体,只能传播纵波,无法传播横波,所
以船上的人仅能感受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到水平晃动。D 正确,ABC 错误,故
选 D。
【点睛】地球内部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被划分为三个主要圈层。从外至内依次为
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薄薄的固体外壳;地幔主要由致密的硅酸盐岩石构成,
是体积最大的圈层;地核则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主要成分为铁和镍。各圈
层在物质组成、温度、压力和物理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
10.B 11.C
【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而非
地壳、下地幔或地核,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1.火山喷发后,火山灰首先被喷发到大气中,并随气流扩散;随后,火山灰通
过降水或直接沉降进入水体或落在植被上;最终,火山灰沉降并堆积在地表,经
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火山沉积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即其迁移顺序是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最外层,
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 33 千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主要成分为铁镁硅酸盐,呈固态,厚度从 33 千米延伸
到约 2900 千米。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主要由
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获得,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受到不同材料的影响,从而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的内
部构造。
12.A 13.C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①光球层,
②色球层,③日冕层,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3.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的是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①错误; 太阳活动会
干扰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
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正确; 太阳活动中的太阳风产生的带电粒子会使高
纬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干扰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
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剧烈
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使信鸽迷路;③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产生影响;④在
高纬度的夜空中,经常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14.A 15.A 16.D
【解析】14.太阳通过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氢变为氦)释放巨大能量,A 符合题
意;核裂变是重核分裂释放能量,并非太阳能量来源,B 错误;岩浆活动是地球
内部现象,与太阳无关,C 错误;放射性元素衰变是地球内部热能来源之一,与
太阳无关,D 错误。故选 A。
15.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也间接来自
太阳能,A 符合题意;目前工业所使用能源中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地热能)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占比极小,核能也并非当前工业能源主体,BC 错误;潮汐能由天体引力形成,
在工业消耗的能源中占比也极低,D 错误。故选 A。
16.太阳能电站初期投资较高,并非显著优势,A 错误;太阳能技术(如光伏)
要求较高,B 错误;核电站建设周期长,与建设核电站相比,建太阳能电站工期
短,但太阳能发电不稳定,收效快不是区位优势,且工期还与电站的规模、区位
条件等有关,C 错误;太阳能电站运行无污染物排放,而核电站存在核废料处理
问题,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太阳能光热电站的优缺点。优点:①对环境污染小,利于环保;②原料
丰富,且方便易得。缺点:①在城区会形成光污染;②反光板反射阳光,影响飞
行安全;③发电不稳定,易受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④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用
地不足。
17.B 18.D
【解析】17.同向性指行星公转方向相同,图中没有涉及公转方向,A 错误;共
面性指行星公转轨道平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黄道面附近),题目中行星“几乎位
于一条直线上”正是共面性的直观表现,B 正确;近圆性指行星公转轨道接近圆
形,图中未涉及轨道形状,C 错误;类地性,非太阳系行星公转规律,属于行星
分类特征,D 错误。故选 B。
18.从太阳系结构看,金星是地内行星,木星、土星是地外行星,但“距离金星
更近”需明确比较对象(如地球或其他行星),表述不严谨,A 错误;冥王星已被
降级为矮行星,且不属于八大行星中的远日行星,B 错误;金星属于行星,本身
不会发光发亮,C 错误;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行星公转主要受太阳引力
支配,故图中行星的公转运动受太阳影响最大,D 正确。故选 D。
【点睛】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由近至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其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
转轨道具有近圆性、共面性的特点。
19.(1) 火星 木星
(2) 共面 近圆
(3) 两 太阳系 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考查学生的天体系统、行星
绕日公转的特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2)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示意图中最中心的天体是太阳,所以图中可能有两级天体系统。有地月系
和太阳系。图中最高的一级为太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
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
有大气。
【点睛】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
因。外部原因:1、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
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稳定的光照。内部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温度
适宜。2、有液态水。3、有大气。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
性。
20.(1) 横 纵
(2) 莫霍 地壳 17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3) 消失 减小 固 古登堡
(4) E 外核 内核
(5) 1/一 多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
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以传播,所以 A 为横
波,B 为纵波。
(2)图中 C—H 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 界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增快,
所以 D 表示莫霍面界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它的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主要由
岩石组成。
(3)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
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以传播。读图可知,在 F 处横
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说明 F 面以上为固体,F 为古登堡面。
(4)读图,结合上题分析,E 为地幔,上地幔顶部有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G
为外核、H 层为内核。
(5)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试卷第 1 页,共 6 页2025-2026 学年度高中地理 9 月月考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54 分)
1.(本题 3 分)下图中,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 )
A. B.
C. D.
2.(本题 3 分)2018 年 12 月 8 日 2 时 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北京时间 2020 年 12 月 1 日 23
时许,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2 日 4 时 53 分完成了月球钻
取采样及封装。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下面关于“嫦娥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发射前就是人造天体
B.嫦娥三号绕月规律运行时形成较低级的天体系统
C.嫦娥五号回家后是人造天体
D.嫦娥四号绕月规律运行时没有形成天体系统
(本题 6 分)“月掩金星”是指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
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2023 年 3 月 24 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
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1 页,共 7 页
3.(3 分)与地球相比,金星( )
A.表面温度更高
B.属于巨行星
C.大气环境相似
D.公转轨道长
4.(3 分)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宇宙环境不安全
5.(本题 3 分)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相互
关系,下图中数字①到④按顺序与下列字母对应正确的是( )
a.日地距离适中;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c.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d.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第 2 页,共 7 页
A.a、c、b、d
B.a、d、c、b
C.d、a、b、c
D.d、a、c、b
(本题 6 分)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的
一种现象,可用地磁指数(Dst)来表示,其数值大小与黑子数量呈负相关。下图示
意 1957-2023 年期间 Dst 指数的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6.(3 分)易引发地磁暴的太阳活动及其发生圈层组合正确的是( )
A.黑子 光球层
B.耀斑 光球层
C.日珥 色球层
D.太阳风 日冕层
7.(3 分)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1960 年太阳黑子数最少
B.1965 年激烈天气最多发
C.1991 年农业倾向于歉收
D.2009 年极光现象频次低
(本题 6 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在 2025 年 7 月 30 日发
第 1 页,共 7 页
生一场强烈地震,震级经修正后定为 8.7 级,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因为
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还波及太平洋周边多个国家。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
克东南约 144 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仅有 17 公里,这种浅源特性让能
量释放得特别猛烈,导致地面剧烈晃动和海啸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3 分)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9.(3 分)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本题 6 分)当地时间 2024 年 7 月 10 日,厄瓜多尔中部的桑盖火山持续
喷发出大量火山灰,气体和火山灰喷发高度达火山口水平面以上 1800 米至 3000
米之间,多地报告发现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轰鸣声、爆炸声和建筑物门窗震动等现
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3 分)这些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自( )
A.地壳
第 2 页,共 7 页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1.(3 分)喷出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本题 6 分)读下面的太阳大气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3 分)在太阳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光球、色球、日冕
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13.(3 分)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现象 ④极光现象
A.①②
B.①③
第 1 页,共 7 页
C.③④
D.②④
(本题 9 分)近日希腊通过了高达 270 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将新增
100 亿瓦(10GW)太阳能发电装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3 分)太阳能量巨大,是因为( )
A.内部有核聚变反应
B.内部有核裂变反应
C.内部有岩浆活动
D.内部有放射性元素
15.(3 分)目前工业所使用能源的大部分归根结底是来自( )
A.太阳能
B.地球内部能量
C.核能
D.潮汐能
16.(3 分)与建设核电站相比,建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是( )
A.投资少,建设快
B.技术要求低
C.工期短,收效快
D.没有污染
(本题 6 分)“星空地图”是一款星空观测应用软件,当你把手机对向天空,
就可向你显示你当前所在位置的星空图,而且星空图会跟着你手机转动的方向移
动。某同学于 10 月 29 日 13:30 在大连海拔最高的操场上,把手机对准东南方
第 2 页,共 7 页
向天空,利用星空地图所得星空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3 分)观察得知木星、土星、冥王星、金星几乎位于一条直线上,这体现了
太阳系行星公转规律的( )
A.同向性
B.共面性
C.近圆性
D.类地性
18.(3 分)关于行星信息,以下描述准确的是( )
A.相比木星、土星距离金星更近
B.八大行星中冥王星为远日行星
C.图中发光亮度最大的是金星
D.图中行星的公转运动受太阳影响最大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46 分)
19.(本题 18 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1 页,共 7 页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写行星名称)
(2)此图反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还具有 性和 性。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是 ,其中心天体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
宙环境是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20.(本题 28 分)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
(2)图中 C—H 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 表示 界面;C 代表 ,它的平均
厚度为 千米。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 ,地震波 B 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 态,F 面是 界面。
(4)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 层叫 ,H 层叫 。
(5) 一次地震有 个震级,但有 个烈度。
第 2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