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养评价(新情境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养评价(新情境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30 10: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养评价(新情境卷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心中有光亮,人生就有光芒。”学校要出一期以“追光行动”为主题的校刊,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辑:沐光之行
1.温馨提示:请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做到校刊版面整洁。(2分)
2.请将校刊主题规范地抄下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分)
在情感积淀中,开启沐光之行;
在光辉岁月中,铭刻闪光事迹;
在时光长河中,留存时光印记。
3.阅读“沐光之行”板块的主题词,完成相关练习。(7分)
追光路上,我们讲究读书的方法,沐浴着书籍的光芒,领略zhuàng guān( )的山川湖海,重温háo mài( )的革命岁月, qīng tīng( )历史的声音, péi yǎng( )思考的能力,感受成长的xǐ yuè( )。
(1)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2)“讲究”在词典中有多种意思: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对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高,追求精美。
在主题词中,“讲究”的意思是( );“京剧脸谱的绘制很讲究”中“讲究”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
“沐光之行”板块中出现了很多易错的字词,下面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不朽(xiǔ) 镊子(niè) 马蹄 跳望
B.戛然(gá) 铁锹(qiāo) 拍摄 跺脚
C.玛瑙(nǎo)收敛(liǎn) 衣襟 距离
D.矗立(chù)盔甲(kuī) 苔藓 错踪
5.校刊中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惊叹。
B.天还未亮,环卫工人就粉墨登场,走上大街小巷清扫路面。
C.在乒乓球团体赛中,中国队技高一筹,最终赢得了金牌。
D.取得成绩后,我们千万不能忘乎所以,要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6.下面是校刊中的一段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家庭贫困,初中时便辍学,但他立下志向,自学成才。他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A.名人都有志向。 B.有志者事竟成。
C.要辍学才能成功。 D.家庭贫困才能成功。
7.校刊中提到了“守边老人”魏德友为国戍边、一生坚守的故事。下列名言符合老人故事的一项是( )(2分)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诗文之光,润泽心灵。请用积累的诗文,完成校刊的编写。(8分)
时光中,历一段刻骨铭心的光辉岁月。抵抗外敌,历代军人坚不可摧,“ ,视死忽如归”;面对困境,中华儿女万难不惧,“五岭逶迤腾细浪, ”。
荣光中,传一代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发扬狼牙山五壮士 的精神,铭记《桥》一文中老支书 的品质,挺直不屈的脊梁去完成先辈未完成的伟业。
春光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寻访《草原》,你会看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轻轻流入云际”;春风拂面,随处可见姹紫嫣红,你会和朱熹发出同样的感叹:“ , 。”
9.小李想要竞选校刊总编辑,他向老师毛遂自荐。(4分)
(1)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么跟老师说,以求得到老师的支持。(先说想法,再把你的优势讲清楚)
(2)为了测试小李的文字功底,老师让他在“微弱的灯光、燃烧的火光、清幽的月光”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请你代替小李也来
写一写。
10.校刊要在“走近名人”专栏放鲁迅的相关材料。请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1)大家阅读鲁迅的相关作品后,决定制作一张鲁迅作品推荐卡。如果你是其中一位编辑,你会怎么推荐 (3分)
(2)“走近名人”专栏中还设置了“交流分享区”。如果你在场,请根据同学们的发言,结合自己的认识表达你的想法。(2分)
第二辑:闪光言行
板块一 历史上的闪光人物
(一)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①,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②,名其庵③曰“绿天”。书不足,乃漆④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⑤,盘板皆穿⑥。
【注释】①书:书写。②挥洒:挥毫写字。③庵:住所。④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⑤再三:一次又一次。⑥穿:穿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乃漆一盘书之”时,应该这样停顿:乃/漆/一盘书/之。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12.把“贫无纸可书”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素是怎么解决“无纸可书”这一问题的 用原文回答: 。(2分)
1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板块二 革命岁月里的闪光力量
(二)重走长征路
【材料一】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进驻遵义并顺利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挥师北上,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走过荒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材料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三天会议,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与会同志对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军事领导上所犯的错误作了严厉批评,纠正了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遵义会议纪念馆基本概况
中文名 遵义会议纪念馆 属性 国家一级博物馆
占地面积 40000多平方米 预约方式 可通过“遵义会议纪念馆”公众号或者“遵义会议纪念馆”官网进行线上门票预约或现场扫码预约
类别 革命纪念馆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8:30—21:00,20:30停止入馆
14.同学们要制作“红军长征路线图”,需重点阅读材料 。在绘制路线图时,应把红军长征的起点设定在 。红军两次会师的地点分别是 和 。如果在“泸定桥”处设立一块路牌,正确的拼写是 。(5分)
15.同学们计划去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3分)
(1)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一座国家级革命纪念馆。( )
(2)同学们可约在周六下午4点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 )
(3)可通过“遵义会议纪念馆”公众号进行线上门票预约或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官网购买门票。 ( )
16.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阅读材料,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板块三 捕捉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三)母亲的话
①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胸无点墨,只想厮守几亩地,大步不迈,小步不移。但她从土地里捡拾的只言片语,却有谷粒般的生命力。
②小时候,学校里没有劳动课和劳动作业,因为家家都有干不完的活。放学回到家,就是父母的“接班人”,大人有大人的活,孩子有孩子的活。那几亩地就是写不完的作业本,一垄垄庄稼则是四线格或田字格,等我们一遍遍填写。最让人头疼的是层出不穷的杂草,如同防不胜防的错别字,需要反复修改,订正。
③暑夏,杂草野孩子般疯长,几天就淹没玉米。每天,母亲都带着姐姐和我薅草。每人半天薅两垄,薅完回家。我薅着玩着,还没薅一半,姐姐就薅完准备回家了。我抱住姐姐的腿,让她帮我。母亲可不惯着,手里顺着什么都往我身上招呼。直到我老老实实蹲下薅草,她才收手,(1)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④以后多年,我常对母亲抱怨,我还不如她的玉米娇贵。但也正是这份野蛮生长,我打小就养成自立自强的秉性,野草一般韧性十足。经常听人喊累,说到累,有什么能比割麦累!头顶烈日灼烤,地面热浪滚烫,手里麦芒扎刺,脊背大汗淋漓……那累,是无孔不入无死角的累。我割三垄,母亲割六垄。我割一堆,站一站,抹抹汗,发发呆。母亲则像坦克车,闷头向前推进。很快,我就被落在后面。我越站,落得越远。
⑤母亲割到头,又割回来。看我傻站着,她(2)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你有站的这些工夫,弯弯腰都割到头了。”
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这句话始终鞭策着我。没有天赋异
禀,但我不会嫌自己笨,更不会站在那儿等,而是俯身前行。我相信母亲的话,只要坚持走着,那“二里半”就不在眼前,而在脚下。
⑦在城里安家后,每年国庆我都回家秋收。虽然机械化了,但母亲的身板和体力衰退得比现代化进程更快,稍微上一点强度,她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⑧对机械,母亲颇有微词。她嫌机械毛手毛脚,收不干净,糟蹋粮食。机械收完后,她还要一垄一垄地扒拉搜一遍。起初,我还陪她搜,很快就缴械了。这一大块地,猴年马月能搜完 母亲头也不抬,(3) 道:“眼是孬蛋,手是好汉。”我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
⑨母亲只知农事,她的话也像地里开出的野花,简单,朴实无华,却又无比厚重。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3分)
18.根据提示填写表格。(6分)
19.在以下表示“说”的词句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A.喃喃 B.扔下一句 C.抖动着嘴角衔着的半截麦秸
20.关注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2分)
(1)母亲可不惯着,手里顺着什么都往我身上招呼。
(2)母亲割到头,又割回来。
(3)机械收完后,她还要一垄一垄地扒拉搜一遍。
21.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朴实的名言让你深受启发 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3分)
第三辑:时光印记
阳光,可以驱走生活的阴霾,带来光明、温暖、生机与希望。快来寻找你内心深处的那缕阳光吧,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方景、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 请以“记忆中的那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习作,记录你的生活感受吧!(30分)
期末综合素养评价(新情境卷三)
1~2.略。
3.(1)壮观 豪迈 倾听 培养 喜悦
(2)① ②
4. C 5. B 6. B 7. C
8.捐躯赴国难 乌蒙磅礴走泥丸 英勇顽强
大公无私 那么柔美 到处翠色欲流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9.[示例](1)老师您好,我想要竞选校刊总编辑。因为我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我热爱阅读和写作,文笔比较好;其次,我担任过班委,擅于组织和沟通。如果我能当选,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这项工作。希望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谢谢老师!
(2)清幽的月光:夜晚,清幽的月光洒落在寂静的庭院里,满院的花朵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在晚风的吹拂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10.(1)[示例]《故乡》《故乡》记叙了鲁迅回到故乡的见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本学期学
习的《少年闰土》出自《故乡》,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小说中也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形象变化,与少年闰土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一探究竟。
(2)[示例]在《好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对社会现实不满,追求光明、美好的鲁迅先生。
11. C
12.家里穷,没有纸可以书写
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13.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学苦练。
14.一 瑞金 陕北 甘肃会宁 LUDING QIAO
15.(1) (2) (3)×
16.因为在本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纠正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17.小时候去地里干活,每当“我”想偷懒或放弃的时候,母亲就会用朴实无华的话鞭策“我”,这也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了积极影响。
18.(1)“我”求姐姐帮“我”薅草。
(2)要自立自强,不要依赖别人。
(3)割草时,“我”不时停下站一站,发发呆。
(4)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只要我们不断前行,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5)机械收完粮食后,“我”陪母亲再搜一遍,“我”很快就放弃了。
(6)付出实际行动是很重要的,在面对困难时不要畏惧,要勇于动手去做。
19. B C A
20.母亲是一个严厉、勤劳、做事麻利的人。
21.[示例]我刚开始学琴时,那些复杂的乐谱、严格的指法要求让我感到枯燥乏味。每当我因为弹不好而沮丧时,妈妈总会温柔地鼓励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学,坚持练习,就一定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妈妈的话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和动力。
22.略
同课章节目录